主页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十二集)

12年前 [01-16 19:00 周一]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十二集)惩忿-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

2004/11/28檔名:52-115-32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提到了对一切人要恭敬,要有爱心,包含对坏人也不例外,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失教,失去中国圣贤教诲两代到三代,所以「先人不善」,他的父母不懂,「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有人教他。我们要停止对他人的指责、批判,要提起我们的包容心、关怀心,当我们已经懂了,就要有这一份使命,这一份责任,把这些圣贤的教诲传递给我们身旁有缘的人。

【泛爱众。】

爱护身旁亲友要在哪些地方去落实?《弟子规》也有讲到: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自己有能力要主动协助他人,别人有才华绝对不能嫉妒,一有嫉妒,我们心的恭敬就失去了。现在这个时代都很怕帮别人,自己的本事都被人家学走。我记得有听到一个报导,说有两个姐妹在讨论,姐姐就说:今天有一个同学问我这一题数学怎么做,我会,但是我不告诉他。这个妹妹就说了: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误的告诉他。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为什么?因为孩子从小教竞争,所以见不得人好,心量愈来愈狭窄,心量一狭窄,福分就下降,心量一狭窄就不懂得截长补短,不懂得见贤思齐,所以埋下一生很大的祸患。所以确实我们要时时教诲孩子,自己有能力可以助人,要多尽一分心力。那到底帮别人有什么好处?当然助人者人恒助之,为什么很多的人有状况的时候,一大堆朋友争先恐后来帮他,那都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我们有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帮我们,因就在时时处处广结善缘。

我记得我在补习那一段时间刚好补十几科,总共十三科,诸位朋友很难想象,连音乐、连美术、连体育都要补习,而且都要考一整本。我那个时候已经离课本有些科目都十多年没有碰了,但是我去考试的时候我很有信心,为什么?因为我目标坚定,我一定要当老师。考一年没上,我考两年,考两年我没上,我考三年,考到考上为止,所以目标确定。很多的人行百里路半九十,他就坚持不下去。所以一来我很坚决,二来我很专注,心无旁鹜,不会想东想西,因为我没交女朋友,所以他们有交,他们会分心,所以做事要很专注。再来,我读书的态度、听课的态度就是,今天这堂课上完,我马上就要全会,假如今天课上完了,我有一个地方不会,我马上追出去找那位老师,假如那位老师跑得太快我没追上,我就问这一科里面最好的同学,跟他讨论,所以学习绝对不能打包,要马上把它学会。你每天打包打到最后一大包,你都扛不动了,所以「今日事,今日毕」。

还有其中一点是我印象最深,就是任何同学来问我,我一定尽心尽力教,结果我们根本是无心插柳柳成行,我们只是很自然的去帮助他,但是却因为我们时时在教导别人,比方说这一题数学,我不是会算它,而是会教别人算,境界提一层。所以当那个题目一改的时候,很多人就算不出来,但是我们时时是引导别人如何去化解问题,所以虽然题目做得少,但是境界提得快,确确实实印证了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所以我那四个多月,我学的数学我没做多少题目,都是人家来问我,别的同学做到其它的补习班的题目去,还拿其它补习班的题目来跟我们研究,我连自己补习班的题目都没做,结果第一年考试我考了八十八分,数学。第二年又要参加代课考试,我已经一年没算数学了,结果一考,九十分,为什么?你学的是非常扎实的,是如何教别人的,整个如何思考,你已经扎下去,不是表面的运算而已。第三年正式考老师又考了八十八分,所以确确实实感受到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真实不虚。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己有能,勿自私』,自己进步最多,这才是真相。

【勿谄富。勿骄贫。】

对贫穷的人也要尊重,人生总有起落,我们决不能落井下石,这对人就没有恭敬之心。

问:其实当一个人对别人不恭敬的时候,首先受伤的是谁?

答:自己。

对,自己的心念错了,影响你的身心状态。所以当一个人对人都不恭敬的时候,他的脸上无光;当一个人处处欢喜帮别人,你一看到他一定是脸上放光。所以『勿谄富』,当我们去巴结、谄媚别人的时候,那个心已经很不可爱了,已经很丑陋了。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所以对人的恭敬跟爱心是落实在家庭的点点滴滴,处世的人与人互动当中,所以当你要去跟人家讲话的时候要先观察什么?他现在忙不忙。你看现在很多孩子,妈妈还在那边炒菜,孩子一有什么问题马上跑过来,一定要妈妈马上给他回答,这个都是对父母不恭敬;都已经在煮东西了,你要体恤父母,等煮好了再来处理。所以相同的,我们在麻烦别人的时候也要观察别人目前的状态,你能时时体恤,他就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人不安,勿话扰』,你看到自己的妹妹今天心情很不好,回来脸很臭,坐在那里眉头都皱起来,她安不安?不安。这个时候要不要走过去唠唠叨叨的?要不要?你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个时候该讲不该讲,假如不该讲你就不要强讲,讲了之后她觉得你很烦,你不要管我。所以当我们发现她这个时候心情还很纷乱,这个时候跟她讲话不适合。「人不安,勿话扰」,但是也要表达我们的关怀之意,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不要看她的脸,倒一杯温开水走到她面前把它放着,然后你就走开,本来她觉得很绝望,世间人都很无情,突然你这个动作一做,她心情缓和了,这杯水再喝下去怎么样?好一半了。所以人只要能感受到有人关怀他,他就有力量慢慢产生了,等她情绪平和下来了,她先找谁谈?当然就先找你这个姐姐谈,你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她的需要,那她不找你谈,不然找谁谈,所以做很多事不要太急躁,要审时度势去做。再来: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这个都是一种恭敬心。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对善人恭敬,对善人赞叹,就能够让众人跟他学习。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你对恶人不恭敬,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你就得不偿失,所以言语当中要带有宽容。当他犯错的时候,你明明白白,但是没有去批评他;他有一点点好,你就怎么样?你就能够去肯定他。他会想,我这么一点好,人家就给我肯定;我这个不好,人家明明看得到还宽恕我,他能感受到你这分用心,他就会慢慢往好的去发展,而他愈好,你就愈称赞他。他想说,我当坏的自己心也不安,还要被人家瞧不起,不如多做一些好事才好,所以确实对人要循循善诱。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跟人不要有太多争,能多一点给人没关系,多给人,当你这个让让出去之后,你成就了你的学问,你慢慢剔除了你最严重的贪心问题,心愈不贪,学问就上升得很快。但是请问你让出去之后就没有了吗?愈让愈多。所以这是真相,你要用你的行道去印证。我记得我到海口的时候,前一个多月我都会去买水果,结果买水果的过程跟这位女士关系搞得很好,我们说走到哪都一片欢喜,那日子多好过。我每次就去跟她买,然后就会关心她的孩子教育问题,我还送了她一本《弟子规》,然后每次我去买完,我要走的时候,她一定又会把其它的水果挑几样,再帮我塞到我的塑料袋里面去,所以人跟人确实是你敬他,他就敬你,这是必然。但是一个月以后,因为我们跟很多老师、家长接触了,结果后来我的厨房里面都会莫名其妙就有水果,也不知道是谁送的,后来我就没有机会再去见这位女士,这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没有再能够多关心她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确确实实当我们懂得舍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更多的东西,因为你的舍是发自真诚心,而接受的人也会很真诚想要回馈,所以人不要怕舍。

【将加人。先问己。】

任何我们要加于别人的言语、行为,要先问这样的言语、行为,别人对我,我能不能接受?假如不能,那我们就不能这样去对待别人。好,所以「行笃敬」是落实在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之中。《弟子规》后面讲「亲仁」,那亲近仁德的人要不要恭敬?那当然要,所以求学问当中有一句很重要的关键,叫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所以一个人道德学问提升的速度不是外面决定的,而是我们自己的诚敬心决定的,所以亲仁你要恭敬。再来:

【余力学问。】

对学问要不要恭敬?如何对学问恭敬?我们《弟子规》头两句说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一个人长了浮华之气了,有没有尊敬学问?没有了。但是你:

【但力行。不学文。】

只是去做,都没有读经典,都没有听课,就会:

【任己见。昧理真。】

你还没搞清楚真相,只凭着自己的想法硬去做,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求学问如何尊重学问,一定要重视解行相应,解得愈深帮助你去力行,力行得愈踏实,你的理解就愈深愈广,所以这两个轮子要同时转起来,只转一个跑不了,空转,所以对学问一定要解行并重,这是你对求学问的正确态度。求学问还要一门深入,不可以贪多,不可以求快,一个人贪多求快的心,心已经失去恭敬了。我们接下来看《弟子规》的句子:

【读书法。有三到。】

读书的态度是什么?「心眼口」都要「信皆要」,代表读书的时候要专注,要对书本恭敬,要对老师恭敬。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所以这个也是在读书当中你不能心神不定,不能表面上在看书,脑子里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这个都是对学问不恭敬。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所以求学问你可不能悠悠放任,学了十年好像连点成长都没有,那这样对学问有没有恭敬?就没有了。所以对学问怎么恭敬?时时要勘验自己的功夫,下个月有没有比这个月「言忠信,行笃敬」?下个月有没有比这个月「慎思、明辨」?这个就是重点。所以人贵自知,你可不要学半天,连自己是升是降都搞不清楚,这个就太胡里胡涂,所以一定要处处勘验功夫,最好、最直接的勘验就是从你的起心动念去看,所以我们可不能遇到圣贤学问当面再错过,可不能拿着圣贤学问来消遣消遣。很多的人拿着学问来研究,研究得挺好,还得到很多的这种名称,但是夫妻关系却没搞好,连孩子也没教好,这个确确实实叫玩弄圣贤学问,连家里的人会不会认同圣贤学问?甚至于都觉得那个圣贤学问是假的,因为我们没有演好。所以对学问我们要有一份责任,因为我们是圣贤人的招牌,可不能砸了他人对学问的尊重,所以连对求学问也要兢兢业业,也要恭恭敬敬。

所以从刚刚整个对人、对事、对物,到对学问都要恭敬,确确实实让我们体会到恭敬心是时时处处,处事做人当中都要能提得起来,所以「一真一切真」,「一」是什么?恭敬之心。所以《礼记》这本书非常重要,打开《礼记》第一个篇幅叫「曲礼」,「曲礼」第一句话叫「毋不敬」。你看礼仪第一句话就告诉你核心是什么?敬,而且在哪里敬?没有一个地方不应该敬,所以甚至于你四下都无人的时候也要敬,因为四下无人还有很多桌椅板凳,你可不能把它摆歪掉了,所以我们从这里能看到我们圣贤人特别强调「慎独」,没有人在的时候还是一样恭恭敬敬。

古代有一个大臣,他辅佐君王,他叫赵宣子,他的君王很不懂事,那他很忠诚,所以时时处处都去劝谏他的君王,结果这个君王很不耐烦,突然起了歹念,雇了一个杀手要去把赵宣子杀了。这个君王这个动作做下去假如做成了,你看会发生什么效果?所有的臣民都寒心。所以一个领导者没智慧,绝对会把他自己毁掉,甚至于把国家都毁了。这个杀手到了赵宣子的家里,那时候才凌晨三点多,还很早,天都还没亮,赵宣子穿得整整齐齐的官服等着上朝,然后坐在那里稍微闭目养神。这个杀手一看到,这个赵宣子完全没有人看到他的时候,他都毕恭毕敬,所以他那种威仪让这个杀手非常感动,他说这么样有礼仪的人绝对是国家的栋梁,我假如杀了他,我对不起国家,但是我又答应君王要来执行这个工作,我假如不杀他,我又失信,但是我杀了他,失义于天下人民,所以这个杀手自己就撞槐树自杀,所以一个人的恭敬居然能够让人生起这么深的佩服之意。所以我们还是要「毋不敬」,时时能提起恭敬之心。好,这是属于「行笃敬」的部分。

修身第三条要「惩忿」,「惩忿」很重要,一个人要「言忠信,行笃敬」一定要先做到,下手处在哪?「惩忿、窒欲」。一个人欲望很大了都想到谁?想到自己,那他怎么「言忠信,行笃敬」!所以下手处一定要窒欲、要惩忿。一个人连脾气都掌控不了了,他会对人恭敬吗?他的言语会给人家很舒服吗?那不可能。所以我们常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怒很有威力的。老祖宗很善于用譬喻让我们去领受一些道理,所以对于「欲」跟「怒」有一句常说的格言,这些很抽象的理,我们老祖宗都会用一些很具体的譬喻来让我们去领受。我们看一下,「怒是猛虎」,老虎给你什么感觉?凶猛,旁边的动物看到牠都很害怕,都敬而远之,所以一个人常常怒火止不住就好像一只猛虎一样,让所有的家人跟同事好像在地狱之中,所以这个怒很要不得。「欲是深渊」,代表欲望一踩下去,怎么样?有没有底?没底,瞬间堕落。所以惩忿、窒欲,「惩」跟「窒」代表要懂得去节制自己的脾气,去节制自己的欲望,这个就是你的修养功夫。

俗话说「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不能掌握情绪的人能不能掌握未来?他可能每次发完脾气,他以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都拿着石头砸自己的脚。很多人发完脾气之后会很后悔,到最后不是气别人,是气谁?气自己怎么又忍不住了!很多人都常说,假如照我以前的脾气,我就不是只有这样了,他的功夫还差了很远。

问:所以如何转怒气,如何能够让自己脾气变好,诸位朋友,你用什么方法?

答:深呼吸。

不要生气,等一下撑不下去怎么办?好,我们来看深呼吸,你准备呼几次?当然深呼吸一下,你会觉得情绪身心比较稍微舒坦一下,但是你继续看着他,心脏都快.

问:来,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有没有?

答:读圣贤书。

这个时候圣贤书还来得及吗?我知道了,这个方法挺好,因为他读《弟子规》,所以要发脾气的时候「言语忍,忿自泯;凡是人,皆须爱」,不能生气,「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这个方法挺好。你假如《弟子规》念得很熟,突然境界来的时候,那个经文就像一道光一样就到你的脑子里了。

问: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答:念阿弥陀佛。

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信耶稣基督的就赶快「耶稣基督」,信回教的就说「阿门、阿门」,把它伏下去,这也是一个方法。

问:诸位朋友的修养都很好,都用这么好的方法,那还有没有?

答:忏悔。

您的修养太高了,这位朋友是活在感恩的世界当中。忏悔自己以前可能是跟他过不去,所以他现在跟我们过不去,是不是这样?好,来,掌声鼓励一下。因为我们之前得罪他,所以现在他对我们发脾气是理所当然,我们要去包容。

你们这些答案跟很多地区都不一样,有一些朋友就说,「我赶快去买很多东西来吃,把这个情绪压下去」,压能压多久?这种方法叫症状解。吃很多东西,去跑步,把它忘了,是吧。那位朋友一说,他是都买很多东西吃,其实我一看就看出来,因为他的脸长了一些痘痘,我就跟他说「你买的是不是都是垃圾食物?」他就在那里笑,不敢讲。我说「你看你这个方法没有根本解决怒气,而且还产生很多后遗症,一来你吃了这些垃圾食物,身体搞坏了,二来买那么多东西又花一大堆钱,你的经济又有负担,所以你会愈来愈痛苦」,这个方法是症状解,不好。

另外有一个朋友说,打电话给朋友好好发泄发泄,哭诉哭诉,那你讲完之后情绪怎么样?他说舒服多了。我说你把垃圾倒给你朋友了,他听完之后觉得人生苦短,好惨,所以你很痛快了,他很痛苦了,所以这个方法也不好。你把这个情绪传给他,他一定觉得今天情绪很不好,刚好看到一只狗,他不顺眼就把牠踢一下,结果这个情绪传给那只狗,那只狗也觉得我怎么这么衰,看到另外一个人就咬他一下,这个被咬的人刚好是董事长,觉得我今天怎么这么衰,一进去就到处骂人。所以我们注意看,为什么现在的人脾气这么不好?因为很多的人都拿着情绪发泄,他一收到又把它传出去,大家都怒目相向,就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诸位朋友,我们走进我们这栋大楼就感觉情绪不一样,马上就觉得很欢喜,因为在这里的朋友不会把情绪撒在别人身上。所以我说这个也是症状,根本解决不了。

什么才是根本解?中国的文字就已经把这个学问告诉你,中国字不能乱改,字里面含有老祖宗的智慧,我们除了简便之外,要把这个真正的智慧好好研究,好好拿回来用。我们看一下,一个人发怒的时候,这是会意字,心变什么?变奴隶,变谁的奴隶?变你坏脾气的奴隶,它要你往东你就得往东,要你往西撞墙你就撞,等发完脾气之后觉得「我怎么会干出这种事来?」因为你已经被奴役了,你已经无法主宰你自己,所以怒很恐怖。所以不能继续怒下去,要转成什么?你看这两个字差多少,就差这么一点点,把这个棱棱角角削掉了变什么?宽恕。这个「恕」字我们看一下,一个「如」,一个「心」,叫如其心,叫同理心,你假如如其心,就是你从他的角度来看,你就能原谅他了。

问:所以我们教很多学生,看他的行为实在是很生气,但是一去了解他的家庭状况,我们怒气马上什么?

答:压下来。

不只压下来,提起来是觉得他很可怜,这个时候你就能体谅他的苦,能够包容他的过失,就是宽恕的态度,所以怒不能用压的,要包容,进而懂得去帮助他,感化他。所以我们这个佛门的弥勒菩萨大肚能容,能宽恕。

所以宽恕在《论语》当中有讲到,恕字终身可行。孔子的学生跟夫子讲,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一生去贯彻,然后可以提升道德修养,夫子就挑了这个「恕」字,所以宽恕的功夫很重要。如何宽恕?这句话也在《格言别录》里面,所以确确实实老祖宗这些智慧你学一句就受用无穷,「以恕己之心恕人」。你看我们一天原谅不了别人几次,但是我们一天原谅自己几次?太多次了,所以我们以原谅自己的态度去原谅别人,您那种宽容就能够全交,很多的朋友都跟你推心置腹。而「以责人之心」,责备别人这种刻薄的心来责备自己的缺点,就「寡过」,你的修养会提升得很快。所以能用宽恕就能转怒气,这个才能根本解决,也就是转念的功夫重要。什么样的人你都能够去宽恕,甚至于什么样的人你都能够去感激,去感恩。

之前有跟诸位朋友聊过一个观点,说按照逻辑来讲,没有人能够进入你的内心,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有。现在有没有办法进入你的内心?没有,你想想什么我又不能阻止你。

问:所以真正伤害你的人是谁?

答:自己。

对。所以当一个人能够处处宽容,甚至于处处怀着感恩,那他的怒气就消了。所以感谢伤害你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所以你看一个人进步最多的时候是什么?逆境。所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把你的能力挑战起来,磨炼起来。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经验,你总不会被他骗一辈子,骗了之后,你更清楚了解如何去判断是非善恶,所以我们也抱着一分感激的心。感激绊倒你的人,他不是拿脚给你绊倒,就是处处给你一些挫折,一些考验,你要感谢这个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能力,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谢遗弃你的人,很多朋友听到这一句可能没办法接受了,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人这一生,你不可能一直靠某一个人,最可靠的是自己,一个人要常常靠别人,你就生活在患得患失当中,没有真正快乐,所以感谢他遗弃我们,教导了我们要自立自强。感谢斥责你的人,他常常对你恶言相向,你要感谢他,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他这么恶言相向,你还能够如如不动,你的修养提升得很好,等他骂完,你说「谢谢你讲出我的缺点」,他一听,怎么样?下次都骂不出来了。

所以当人面对伤害、面对欺骗、面对别人对你的一种错误、恶劣的态度,你还能够平心静气去感谢他,这样的朋友迟早会被你感化,因为你的这些修养一定会激起他惭愧之心,你是用你的道德修养唤醒他的惭愧心。所以你能够这样去转念,不只怒气没有了,更重要的,还成就了别人修学圣贤的一个机会,都有可能这样产生。好,所以这是「惩忿」。

接下来,「窒欲」。欲是深渊,所以要懂得节制。我们来思考一下,人到底需要多少东西?不然你肆无忌惮的去追求欲望,可能一生都成了物质的奴隶,而一生当中很重要的本分到头来都没做好,你会觉得人生忙、盲、茫了。所以我来到香港,觉得香港人走路特别快,我们突然这样静下来,你看这样熙来攘往,我突然会想问他们「你这么忙,这么赶,要赶去哪?」你这么一问他,他突然觉得「我也不知道」,好像被这个生活的节奏推得停不下,突然蓦然回首,「我已经四十岁了」,自己都吓一跳。所以人生绝对不要去追求欲望,你追求欲望,又把这个错误的价值观种在谁的心田里面?种在你孩子,所以这个要谨慎对待。

一个人家财万贯也是日食多少?还不是吃三餐,是吧。家财万贯,一天吃几餐?你说我这么有钱,我要吃六餐,吃六餐,他可能寿命减短二十年,所以人现在是拿着钱找罪受;他吃那么多餐,宵夜一吃,把肠胃都搞坏了;所以有钱不代表健康,有钱不代表快乐。所以其实我们的所需是不多的,只要每天生活得简单,你就很没负担了,走起路来觉得很轻盈。广厦千间,房子再多,每天睡多少?你又不是姚明,还要睡那个加大床,加大两百多公分,最多也不会超过六尺,那你拼那么多房子要干嘛?所以人生的欲望一定要节制,要懂得知足常乐。

当我们的孩子生活知足,欲望很少,你已经让他的生命的质量提高了。当他都是在追求欲望的时候,他的整个心性就会埋没掉,所谓「利令智昏」,利益、欲望把他的智慧怎么样?就好像乌云一样,都封死,阳光照不出来。所以我们之前举了几个例子,为了一只手机把父母都杀了,诸位朋友,这可不是一件而已。另外一位孩子是从小要多少父母给多少,结果后来父母不给他了,雇杀手把父母给杀了,所以绝对不要等到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们才来后悔莫及。所以绝对不要让孩子的人生都是以利、以害为主,不可以往这里走,因为「上下交征利,国危矣」,整个国家的人只有利益的时候,国家危险了。我把它改了一个字,「上下交征利,家危矣」,父子关系危险了,兄弟关系也危险,所以我们要深谋远虑,不要长孩子的利欲之心。好,今天先到这边,谢谢。

第三十二集

一、    在哪些地方落实爱护亲友?

二、    人有什

三、    人不恭敬,先受

四、    跟他人讲话察什

五、    「善人」、「人」、「仁德之人」要不要恭敬?

六、    学问」如何恭敬?

七、    读书度是什

八、    「一真一切真」,「一」是什

九、    解「忿」?

十、    之方法?

十一、  气为恕之「根本解」?

十二、  时进步最多?如何感

十三、  解「窒欲」?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