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教授上书中央呼吁重视家庭教育 得到总理批复
2010年01月15日09:27
|
骆风老师近照
|
一封上书中央、呼吁重视家庭教育的“千字书”,居然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亲笔批复,此事在民间和网友们中引起极大反响。
中央重视、民间舆论,两股洪流汇集一处,一时间,将“家庭教育”浓墨重彩地推至台前。
为何这封信引起了这么大的波澜,家庭教育究竟症结何在?日前,本报特别专访该信作者、广州大学教授骆风,探究该信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独到看法。
■事件回顾
写信缘起 大多数家长学校名不副实
“我不是大学生,我是一个学者,给总理写信,是经过深思熟虑,基于我的研究成果的。”这封短短“千字书”背后,是骆风十几年的实地调研和思索。自从 2000年开始参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工作史》,骆风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繁荣背后有隐忧。”骆风这样形容全国的家庭教育现状。“现在全国几乎所有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挂上了家长学校的牌子,但真正能为家长提供培训的学校又有几家?”
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没有家长交流经验的平台,在骆风看来,“家长学校”只是一块烫金的牌子。何为成功的家长学校?骆风讲起他印象深刻的一所学校。对于每个新生家长,学校都会请有经验的老师集中开办6到8次的讲座,包括如何正确对待成绩、辅导孩子读书、教育文明礼貌各个方面。这种讲座不是“一次性产品”,而是贯穿学生的整个读书过程中,直到中高年级依然会每学期举办2到3次讲座。
“虽然现在家长们普遍文化程度比较高,但有些落后的教育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骆风在对于家庭教育的调查中发现,“不打不成才”、“学而优则仕”仍然被很多父母奉为经典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管理体制不顺,经费缺少,专业人才匮乏,这些问题都在骆风的心里久久盘旋。骆风感觉这届中央领导特别重视民生问题,而且总理很关心、很懂教育。于是在去年5月,他寄出了酝酿近两年、反复修改十几遍的千字信件。
信件内容 提倡“大教育”观念
“以前教育规划通常就是指学校教育规划,我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中长期规划当中。”骆风说,家庭教育是奠基性教育、终身性教育,作用不容小觑。“现在有多少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太大,甚至小小年纪自杀?如果家长不那么在乎成绩和排名,学生们的压力会不会小一点?”
骆风在他的信件中附上了美国家庭教育的经验。美国政府在1993年就将家庭教育纳入美国发展十大战略,位列第八。十几年下来,美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已经融合得相当成功。“我们的学校只在开放日才开放给家长,但美国的学校却是欢迎家长听课的。”骆风说,美国有“家长教师会”这样的组织,会定期出版刊物、举办沙龙和派对,用轻松的方式让学校家长可以得以交流。“甚至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会发Email给家长代表,征求他们的意见。”骆风认为,美国的经验有借鉴之处。
“我们应当提倡‘大教育’的概念,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这也正是骆风努力的方向,在他名片的显著位置,印着一行字: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骆风说,国民教育就是他所说的“大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总理批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一刻,我感觉我的手在颤抖。”骆风这样形容他收到总理批复后的激动心情。虽然他曾无数次想象这样的结果,但上月初,批示的复印件从北京寄达时,他仍然没想到。“我以为多半会石沉大海。”骆风说。
记者在信件上看到了温总理批示字样———“请延东同志阅示,骆风同志的意见值得重视,请教育部研究”。一旁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同意批示精神,把家庭教育作为婴幼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谋划、部署相关法规,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据悉,目前全国妇联和教育部正积极贯彻批示精神。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采访骆风的记者络绎不绝。但更让骆风感兴趣的,是网上的舆论。“有赞同的,也有怀疑的,这都很正常。”在搜狐社区,网友xgy提出的意见颇为中肯。“支持,是利国利民的好主意,问题是,怎么个教育法,现在社会腐朽的东西太多了,孩子心中不好的东西也不少,如何引导下一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是现在非常迫切的大事。”
对于骆风来说,无论是怀疑还是支持,都表示了人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因此他觉得“要尽到学者的责任”。今年,他早早地给自己定下了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加强对几个研究基地的家庭教育工作指导,跟踪几个家庭的亲子活动。“期待有家长、中小学主动和我合作。”这是骆风希望媒体传达的。
问题一:怎样和“90后”、“00后”的孩子沟通?
关心并非不够,而是不到位
对于这些“90后”、“00后”的孩子,人们给他们贴上很多标签,认为他们物欲重、独立。虽然表面上物质条件很充足,但其实他们压力大、孤独、没有玩伴,更需要家长们的关心。
现在很多家长不是关心程度低,而是关心不到位,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孩子。关心首先要去了解孩子,知己知彼。现在的家长很忙,有时虽然生活在一个房间,但很少聊天,甚至是孩子睡了才回来,孩子上学了才起床。这样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如何沟通?
其次,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家长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报了很多兴趣班,钢琴、英语、画画,恨不得孩子什么都会。孩子不愿意去,家长就会说“我花了那么多钱,你有没有良心?你太不知道好歹了!”这句话的逻辑是不对的,这种评价不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而是典型的家长制。要和孩子用商量、讨论的语气,尊重他们的意愿,即使劝说,也要采用心平气和的方式。强迫只能导致孩子的逆反情绪。
问题二:孩子见识甚至超过父母,如何树立父母威信?
亲子活动让孩子知道“老马识途”
现在孩子知道的事情确实很多,但不能夸大他们的见识。因为他们知道事情虽然量大,但质不高。知识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几个层次,孩子们通常在应用方面欠缺,而父母们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他们知道如何应用各种知识。
父母应当引导孩子,不能放纵他们,过多地赞美他们,这容易让他们滋生骄傲的情绪。要通过亲子活动,让他们知道“老马识途”,父母们的知识和阅历对他们依然是有启发作用的。这种活动可以通过读书的形式实现,比如说四大名著,孩子们能看得懂情节,能看得懂字句,但他们比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这时父母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孩子们讲述深奥的道理,树立自己的威信。
问题三:啃老,谁之过?
幼儿教育不当滋生“啃老族”
“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 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为什么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成年之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他们成年以后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鲜活的例子。
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认为,如果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而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专家观点
骆风建言 做父母是一项事业
观念加态度,骆风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必备的两个条件,但这两者比较,骆风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从事家庭教育这么多年,他印象最深的是浙江瑞安的乡村医生蔡笑晚。他有六个孩子,孩子们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中出了五个博士、一个硕士。“老蔡说,把孩子培养成才是他一辈子最大的成功。”骆风依旧记得老蔡和他说过的话,这也是他给广大父母的建议。“把‘父母’当成一项事业去经营,投入精力和感情,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骆风说。
观念加态度,骆风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必备的两个条件,但这两者比较,骆风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从事家庭教育这么多年,他印象最深的是浙江瑞安的乡村医生蔡笑晚。他有六个孩子,孩子们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中出了五个博士、一个硕士。“老蔡说,把孩子培养成才是他一辈子最大的成功。”骆风依旧记得老蔡和他说过的话,这也是他给广大父母的建议。“把‘父母’当成一项事业去经营,投入精力和感情,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骆风说。
■相关链接
你的家庭教育妥当吗?
对照以下几条,可以检查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
1.我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
2.看到孩子受委屈我就受不了。
3.我对孩子从来就是百依百顺。
4.我从来不责怪孩子。
5.我的孩子是完美的。
6.孩子小的时候常用哭闹逼我给他买东西,我也无可奈何。
7.我不会让孩子去参加野外训练之类的活动。
8.我反对磨难教育。
9.我的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了。
10.我的孩子是最棒的,我们都知道这一点。
11.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做家长的是一定要帮的。
选择“是”越多,说明教育方法中的不合理因素越多,及早地改变你的教育方法对于你的家庭和你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家庭教育核心原则
一、充满爱心
教育孩子的前提条件就是对于孩子的爱心。每个孩子都是充满生机的个体,具有无限的潜能。但只有家长精心呵护,给他们提供阳光、土壤和水分,才能健康成长。
二、品学兼优
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培养其兴趣、特长,同时也要要求和引导孩子懂得礼貌待人、和气处事、勤劳俭朴、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
三、精心培育
家长教育孩子是采取“例行公事”的态度,还是十分用心地去培养孩子,这两者的结果很不一样。
四、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家长不仅要用自己的语言教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五、与时俱进
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应当不断改进创新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六、和谐欢畅
和谐的亲子关系与欢畅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温床,是取得有效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两代人、三代人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竭力争取和保持精神的快乐。(吴敏)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梁秀梅(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