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课程一:为什么家庭教育如此重要?
各位亲爱的同行:
下午好!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职业—为人父母,所以今天我们有机会在一起探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什么是家庭教育?请朋友们说一说。
简单说家庭教育就是如何做父母,做合格的父母。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为什么说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今天我们将通过分析孩子常见的一个现象—粗心来讨论家庭教育为何如此重要?本次课程时间大约40分钟。
在我们咨询接待中常会遇到孩子的一些现象: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考试粗心,不自信,孤僻,人际交往困难,坏脾气,考试焦虑,追星甚至恶性伤人事件……我们还是请朋友们说说你认为孩子粗心的原因。
家长朋友说得最多的:孩子学习态度不好,不认真。请不要认为只是孩子主观不努力,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很多时候会冤枉了孩子。事实上可能的原因是在于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完善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孩子主观的选择。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时,就会在听、说、读、写、算等方面出现困难。我们来仔细做个分析,导致孩子粗心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是指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简单地说就是有意识地关注事物的能力。我们把注意力比喻成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都要经过它。如果这扇门没有开或半开半闭,信息就进不来。
注意力好坏的指标有这样的三个:指向性、分配性和转移性。注意力发展良好的孩子能够很容易地、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不会分心,或较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表现在上课时能够做到专心听讲,很少开小差、走神。能够同时关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在听老师讲课的同时也能够做好课堂笔记。
注意力分配性差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上课时窗外的鸟叫声、走廊上的脚步声,乃至操场上的踢球声都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在家里,门铃声、电话声、说话声统统都逃不过他的耳朵,这样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和写作业上。
注意力转移性是指能够速度较快地将注意力在不同目标之间进行转换,譬如课间活动后能够很快地在接下来的课堂听讲中集中精力,而不会仍旧不停地对课间活动内容进行回味。而转移性差的孩子在完成一件事之后作另外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注意力转移的速度非常慢或困难。
那么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又有哪些?
首先,注意力的发展与孩子在出生时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有关。一般来说顺产的孩子较剖腹产的孩子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因为顺产的孩子在出生时受到了更多的触觉、本体觉和呼吸方面的锻炼。当然出生的方式不是孩子能选择的。
其次,注意力的发展与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爬行运动是否充分有关。婴幼儿时期充分的爬行运动能够促使孩子的肢体肌肉发展更加成熟,肢体运动更加协调,较少出现因为肌肉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肌肉紧张、不舒服,进而坐不住的现象。是否爬得多也不是孩子自己选择的。
再次,注意力的发展与孩子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有关。电视画面丰富多彩,相对于书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更具有吸引力,看电视时间过长的孩子由于习惯了电视的丰富多彩,对于书本阅读和课堂听讲的兴奋性显然降低了,所以不能够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书本和课堂听讲中。这是我们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去控制的。
还有些孩子提早上学或过度教育。当他们入学时并没有达到小学生的入学能力标准,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充分,大小肌肉发展不足,课堂上坐不住,走神、粗心。
从注意力不集中的角度来说,很多原因不是孩子主观造成的。
2、视知觉能力发展不足也会导致孩子粗心。
视觉宽度与记忆不足的孩子在掌握知识点和解应用题时会遇到困难。这里视知觉讲的不是视觉。视觉是指眼睛看到的信息,视知觉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视知觉能力落后和粗心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视觉分辨,也就是对数学、字母、符号、汉字和图形的区分能力,特别是对相近或相似的数学、字母、符号、汉字的分辨能力是否能够准确地区分。视觉分辨不足的孩子在计算中就容易看错数字与符号,导致计算出错,把69写成96,分不清b和p等情况;把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对位不齐;在草稿上计算正确了,抄写时却抄错了。
B、视动协调,视动协调是指视觉与手部精细动作相配合的能力,在学习中的两大环节写作业和阅读,都要求眼睛看到的、大脑反映的和笔书写的达成一致。孩子首先通过眼睛将辨认的信息登记在大脑中,然后把大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操作。视觉集中度差的孩子阅读时容易出现加字漏字甚至跳行,做计算时就会把数字跳过去或看错,影响他的审题,也就是说总会丢掉什么,看错什么。
C、视觉记忆和理解,要求孩子对信息能够迅速地准确地接受并且能够牢牢地记住。这点特别反映在阅读上,对所读的内容,不论是图形的,还是文字的,看过了就能够牢固记住。视觉记忆弱的孩子,大脑对眼睛看到的信息、影像的保留能力弱,容易造成记忆性错误。记忆性的错误表现出来就是粗心。请注意这些也不是孩子不努力的错。
3、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这和孩子的听知觉能力密切相关。听知觉直接影响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掌握不好做作业就会出错,出错就会被我们认为是粗心。
听觉集中是指将听觉长时间地集中到一个目标的能力,听知觉能力发展良好的孩子,能够长时间地将听觉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目标上,不容易受到外界无关声音的干扰。能够清楚地辨别各种声音,清晰地区分各种不同的节奏和节拍,自觉地抵御各种外界干扰。良好的听觉集中能力,促使孩子在课堂听讲中紧跟教师的思维,从教师的话语中辨别重要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将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教师讲授重点上。
听觉宽度能力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声音信息加工的数量,孩子对别人的话语每次最大限度能记下多少内容。成年人的水平是7+/-2。听知觉能力发展良好的孩子能够对教师课堂讲授中的每一句话记忆的信息数量更多,能够抓住教师课堂讲授中更多的要点。良好的听觉宽度促使孩子在每一节课上能够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尽可能完整地接受,也就是说孩子在课堂听讲中“听全了”,而不至于出现教师讲了10个知识点,孩子只听到6个知识点,遗漏4个知识点的情况。
听觉记忆是孩子在长时间内对声音信息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听知觉能力发展良好的孩子,对声音信息的保持时间也较长,体现在课后孩子仍能够清晰完整地回忆出课堂听讲的内容,不会经常出现听后就忘、“左耳进右耳出”的情况。这种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力对孩子记忆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建立知识体系,以及将来及时地提取和运用所学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听觉理解能力将帮助孩子对课堂知识迅速的、深入的消化吸收,也就是听课内容真正地“听懂了”。此外,较强的听觉理解能力也会促进知识的记忆,孩子会学得快,记得牢。
4、家庭教育当中的不良环境--父母过高期望、重成绩轻全面、不良心理暗示等错误做法。
孩子一旦上了小学,很多家长便绷紧了一根弦:千万别让孩子在分数上掉队。于是,每当孩子放学回家,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考试了吗?得了多少分?上课认真了吗?很少有家长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快乐吗?上课有没有积极举手?今天交了几个朋友?家长死盯“分数”的后果是可怕的,孩子会受到家长和老师无数的批评和误解,比如说粗心被认为是不认真,意志不坚定等等。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下,不考虑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大人倾向于以更大的压力来矫正。比如打、骂、处罚,当我们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时,孩子会充满挫折感。学习能偷懒则偷懒,不专心审题不仔细检查等,出现我们说的粗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让大家感受到,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孩子的态度问题,可能还有能力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我们做父母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没有清楚的认识,不能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只是一味地将我们的所谓美好愿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有可能不堪重负。前面说的那些地问题,再加上逆反、冲突、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伤人都会出现。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由于青春期与性和科学孕育教育不到位,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的总数是80到120万,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四到六;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全国平均每天交通事故死亡400余人,其中8%左右是学生,相当于每天消失1个班的学生;由于健康保健教育与措施不到位,每年也有大量少儿死亡;由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一些家庭的未成年人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任性、自私、孤僻、粗暴、自大、缺乏爱心等问题,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路。我国每年因自杀死亡者高达28.7万,其中青少年的比例在不断攀升。青少年他杀的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早几年统计,全国每年1.6万中小学生、3000大学生非正常死亡。
大体算来,我国每年要降生100万残疾儿,有100万以上的少儿因家庭教育问题而死于非命。这样加起来我国每年要有200万的家庭因为家庭教育失当而直接导致家道败落、家破人亡。逐年积累,其数量惊人。这么多家庭的成员因为家庭教育失当而使个人人生质量和幸福指数大幅下降,这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不能不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因为庭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早期性。具有启蒙作用和奠基作用(略)。
第二、长期性。具有持续作用和渗透作用(略)。
第三、亲密性。具有示范作用、感染作用(略)。
第四、生活性。全面作用、实践作用(略)。
第五、针对性,具有独特作用、适切作用(略)。
重点说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联系又有联系。学校教育有固定的场所、专业的老师、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严格的考核要求,它是属于一种教学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关系亲情的维系,利用家庭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父母细雨润无声般的渗透子女的心田,而实施一种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基本上属于一种养成教。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基础,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会遇到很多坎。老师们会更有经验,一些孩子进入学校以后,有的孩子顺理成章,显得较为容易,有的孩子则需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才能有所成就。这时家庭教育给予孩子在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素养,就能够显现出特有的效能来了。
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材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绝不会因为有了学校教育而丧失。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正向教育,比如,最简单的过马路走横道线、依次上车,然而双休日和家长上街,跟着家长小聪明过马路、抢座位一次,那么所有原先的学校教育效果就变样了。因此,有教育工作者叹道:5+2=0 ,也就是说,老师五天的学校教育效果,不抵家长二天生活教育的影响。所以只有优化家庭教育,实现双向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和良性循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我们的家长不仅熟悉自己子女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而且也熟悉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可以说,每位家长不仅具有对其子女进行有效教育的优越条件,同时也应负担起教育子女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有的家长忽视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往往会以忙于事业,忙于工作为借口。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学校和社会,孩子有了问题,就习惯于责怪学校老师、埋怨社会环境。个人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如果家长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社会就多了一个好家长,家长就是向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学校和社会就会少了很多麻烦和负担。所以,家长要明白“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问题孩子很多源于问题家庭”,“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佛度自度之人”“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家长比较切实的做法是以学习代替懊恼,以学习代替抱怨!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熟悉、了解,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才能去谈教育。为了做一位好家长、合格的家长乃至优秀的家长,我们必须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努力达到专业化的水准。做家长的不要推诿,找教育问题从自我做起。
对学校及老师的建议:(略)
对社会教育的建议:(略)
好,我们来小结一下,家庭教育是什么?家庭教育就是为了要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能够独立生活的幸福的人这个目标,方式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的社会活动。内容不只是知识教育,不是只早期教育而是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理性地智能开发。家庭教育要求我们在做父母之前就要学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其中我最想讲的是家庭教育教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二课中讲。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讨论: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5000次的肯定。为了让孩子快乐成长,我们一起努力吧!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