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亲子关系新主张(李中莹经典总结)

12年前 [04-02 17:23 周一]

亲子关系新主张(李中莹经典总结)

 

        李中莹亲子关系新主张之一

        亲子教育的基础信念:

        1.孩子一生下来,便爱、信任及听从父母。

        2.孩子再坏的行为都不是针对父母的。

        3.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爱是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4、孩子在不断地努力学好,就算当他弄得最糟的时候也一样。

        5、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他把这份能力释放出来。

        6、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虽然他没在乎家长在乎的事。

        7、任何行为都不等于整个人。

        8、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长肯不肯去找

        9、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10、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

        请家长谨记:

        欲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上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

        李中莹亲子关系主张之二

        家长对于身份的正确态度:

        在面对孩子时,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身份:

        1. 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家长只是平常人。所以,家长需要承认自己:                  

        会胜,也会败。

        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比一些人聪明,也比一些人蠢。

        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另一些事情上能力弱。

        不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

        不能永远没有错。

        2.家长与孩子有相同的需要。因为家长与孩子都是人,所以:

        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在做得不好时,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是一样。

        当感到悲痛、烦恼、颓丧的时候,家长希望友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是一样。

        3.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家长,永远给孩子爱和支持。所以:

        孩子成功,家长分享喜悦。

        孩子快乐,家长觉得开心。

        孩子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家长不断地予以鼓励和嘉许。

        每次孩子倒下再爬起来,家长都给予支持。

        4.家长用说话和行为来实现上面的道理,因此所说的与所做的一致:

        在孩子面前,家长无须永远正确、成功、愉快。

        家长不害怕对孩子承认错误。

        面对孩子,家长无须隐藏内心的情绪。

        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脆弱。

        家长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表现出他/她就是这样,便已足够去走过他们的人生旅途,孩子自然也会以真诚、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去创造他们的人生。

        李中莹亲子关系主张之三

        亲子关系的十个基本要诀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

        ◎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

        ◎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都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性格。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所以,没有,只有'。因此,孩子重要,使孩子到了才更重要。

        ◎一个人不能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去接受另外一套。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明白的他一套,从他的角度看,才最有机会接受你的意见。

        (三)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强调自己说的怎么正确没有用,孩子接收到的讯息对他来说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会有最大的效果。

        ◎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告诉你说的话没有效果,你可以改变说话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会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是跟随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学习,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

        ◎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个情况时产生的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言语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体和脑子里产生有学习效果的行为或情绪反应。所以教导式的训导效果不大。

        ◎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模式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要先想一想孩子会不会不明白,修正了才开口。

        (五)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都要为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正面的意义,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说出来。

        ◎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分开。孩子行为的本质有错或效果不好,我们应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企图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的动机。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在引导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容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都会追随。

        ◎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的方法,他才会接受,因而改变。

        ◎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这个人自然采用那个方法。孩子就像每一个人,不断地在这点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帮助,即是给对方更多的选择;指定必须用某个方法,却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也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七)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至今未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

        ◎对一件事我们知道的办法越多,我们做起来的把握就越大;对孩子也一样,你的选择越多,你的孩子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几率就越大。

        (八)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使他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事情。

        ◎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

        ◎孩子的生活中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做成负面效应。孩子学不到,会依赖和缺乏自信。

        ◎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励和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的有能力和可以照顾自己。

        ◎孩子的自发性、积极态度、自律,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事中培养出来

        (十)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应凌驾一切事情,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源泉。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

        ◎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会渐渐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拿出来做条件。

        ◎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最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便是这个原因。         

      李中莹亲子关系主张之四­

      理想的家庭环境­

    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乐观、有信心、有能力、在所做的事里与各种各样的人都相处成功,能够达到自己定出的目标,对社会有贡献,并且有关满家庭生活的人,所需要的家庭环境是这样的:        ­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空间,并且受到尊重。尊重孩子,就像你会尊重任何人一样。­

      ()每个成员都有正面、积极的心态,充满信心及活力,帮助孩子发展出这样的心态,是家长的责任和真正挑战的所在。­

      ()成员们视信任、支持和爱为家庭里的最高价值,超越一切其他事物。因此,在家中每人都表现出在乎这些价值,亦引导孩子重视这些价值。­

      ()每个成员都诚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由自己做起,并不处处鼓励孩子这样做。­

      ()成员之间允许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更敢于尝试,敢于认错。不要坚持别人与自己一同看法;接受别人的错误,以身作则。­

      ()成员乐于助人、富于爱心。与孩子一同去做助人的事。­

      ()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学习,鼓励独立思考。对别人不同、新颖的想法,先听取一下,找其中正面的作出肯定,而不是一开口就否定它,鼓励孩子多思想不同的可能性。­

      ()成员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价值,包括自己的价值。肯定和说出每个人的能力和对别人的贡献。­

      ()成员乐于与家人分享,无论是乐趣或悲愁。不要只说欢乐的事,也讨论不愉快、伤心的事,关怀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共苦乐。­

      ()成员们在一起所做的事,注重过程和意义更甚于结果。注重过程就是在乎对方的参与,肯定一起做的意义;反而结果怎样都不及这点重要。              ­

      在这个环境中无须很高的物质享受,因为与家人在一起便已经是最大的享受。它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动力,孩子在其中发展出完善的信念和价值观系统,内心充满自信、自爱和自尊。­

     李中莹亲子关系主张之五­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自信、自爱和自尊,而建立的过程也依此次序:须先建立自信、自爱才能建立,然后自尊才能跟着建立。­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的能力(可以取得人生里所追求的成功快乐的能力),所以能力的基础是经验。一次不做便没有经验;做过一次便有一次的经验。所以,让孩子多做事,便是建立经验,因而建立能力,因而建立自信的方法。鼓励孩子多用他本人的能力,无论是思考或行为,在种种事情上多肯定他做到的效果,孩子便能建立自信。­

妨碍孩子建立自信的行为,在现今社会的家庭生活中,比比皆是:­

1.只看到孩子的的失败,看不到孩子的成功。失败从来都不是全黑全白的的表现。孩子差一分不及格,我们只看这一分的欠缺而怪责孩子,却不会肯定孩子已取得的分数。望子成龙,很多家长会不自觉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沿未做到的2%,而忽略了他已做得很好的98%­

2.代孩子做他本来可以做的事。我称这为代替孩子成长。很多家长以为为孩子多做一点,例如代他背书包、收拾功课、做带返学校的三明治及午餐等,才显出他们对孩子的爱。其实这使到孩子不能充分地成长,不能建立出一份完善自我价值,又怎么可以称之为呢?孩子可以做的,让孩子做。慢慢地,注意到自己能做种种事的能力,他与其他同年的孩子比较一点也不逊色,更在某些事上显出超越他们,他的自信便能建立。一个事事要人代劳的成人,怎会觉得自己成功有能力?孩子也是一样!­

3.怕孩子冒险出意外,不让孩子去尝试、突破性。这种保护孩子终会产生事事却步的心态。人生里一些风险是无可避免的,虽然说可免则免,但是在一定程度之内,对安全没有太大威胁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困难环境中照顾自己的能力,更能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孩子若在家长的保护环境中学不到面对挑战时,所须付出的代价往往会大得多。­

  4.多批评少嘉奖的语言。这使孩子难以认识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孩子出生的时候完全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内心的一份彷徨和恐怖是十分大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秀我的不断的鼓励和肯定,才能建立出对自己成长中培养出来的能力的认识和信心。其实无论孩子所做的事臬失败,其中都有可以肯定之处;他的行为臬不当也都有能力的表现。先加以肯定,再助他把能力用在家长想孩子有所提升之处,会省力很多。­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说话,让孩子感受到有他自己的地位,会使孩子更易产生责任感和自律。既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家庭的事会影响孩子;孩子也有能力影响事情的结果,故此,孩子的参与和支持是重要性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信、自爱和自尊最容易培养出来。­

      李中莹亲子关系主张之六­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出足够的EQ­

      情绪在感性范围之内,其产生完全是一个人的潜意识所控制,其过程难以自觉。与之相比,事情的对错及道理属理性范围,往往由我们意识地控制。潜意识的能力比意识部分大得多,故此,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知道是对的事但不能下决心展开行动;不对的事却又总是忍不住偷偷去做。想起来便感到自己没用,不能控制自己。若经常有此感受,人生当然不能开心满意了。        ­

      其原因就是起源于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之中,每有负面情绪出现,总是被引导去尽快摆脱它们,而又从来都没有学到有效的摆脱方法(身边的成年人亦没有这些方法,所以无法教导孩子)。这样的情况重复地出现,小孩子便由感到迷惘(为什么这些不对的感觉经常出现?是否我不能做一个完整的人?),发展到不信任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憑观看身边的成年人的表示而决定行动。(这合了一般家长对孩子要听话的要求,故此会被鼓励多做。)这个过程,使到孩子无法建立自信、感到自己不完美、欠缺能力去控制自己、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于是,渐渐地,孩子与自己的内心感觉越来越疏远,对处理自己的情绪也越来越无能无力了。­

      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足够的EQ,所循的也就是上面EQ的两点定义:­

      ()清楚认识和正确运用情绪去帮助自己:­

    让孩子经常地注意到内心的感觉,能够随时说出现在的感受,能够随时说出现在的感受,知道自己的情绪状况,并且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

    我们亦应该使孩子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和帮助孩子学习针对情绪的意义设计出思想和行为,因而使自己提升。­

      ()了解和分享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

    这也就是同理心(Empathy)的定义。我们多去了解和分享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自然也会对别人这样做。如此,孩子会成为很有人缘的人,对其他人有爱心,亦有包容别人、谅解别人的能力。­

    当然,孩子在充满EQ的环境中成长,他才能发展出足够的EQ,所以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做出模范。­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