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讲: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二)
17年前 [03-09 12:11 周五]
●培养孩子刻苦顽强的精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几句中国的古训,由于中学语
文里古文减少了,青少年再也学习不到了,父母们也渐渐淡忘了。但它包含的深刻的哲理教
育意义却是永存的,而且也是永不会褪色的。它的含意简要的说,就是一个人必须经过刻苦
的努力和磨难,才能担当大任,才能有所成就。最明显而且大家都在电视上所看到的例子,
我想要算是奥运、亚运和全国运动会上的金牌得主了。那些光芒四射的金牌得主哪一个不是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分寒暑、没有休假、终年苦练。跌倒了又爬起来,失败了又站起
来,在千百次的失败后才达到了一个个项目的顶峰。他们训练的刻苦,拼搏的顽强,不夺金
牌誓不甘休的毅力,无一不令我们叹服。
我们当然不是要求自己的子女个个都能成为运动健将、金牌得主或科技新星;也不是都
要求自己的子女不休息、不度寒署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守书斋或苦守机房。但是,
我们如果希望我们的子女能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们作父母
的从小培养孩子刻苦的精神,却是十分必要的了。因为一个害怕困难,畏难,怕苦的人,是
必然一事无成的。原因是世界上人世间没有一件什么事是可以不劳而获,心想事成的。要做
成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困难,都会有艰辛。只是困难的大小不同、艰辛的程度不一。一个人
没有一点刻苦的精神,必然会见困难就退却。也就是我们所常耻笑的五分钟热度,甚或连五
分钟热度都没有的懒汉。
我从前的邻居有一个女儿。她由于从小父母的溺爱,没有养成劳动和吃苦的习惯,所以
在上中学后,她感到理工很费脑筋,一道题要左想右想,还有数学公式背得不熟,很难学,
她在应付不了的时候,就改学了文科。文科也是很多东西要背,尤其是语文。要想写好一篇
作文,写好一篇文章,要更多读多背。所以她认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苦事,不想读书。然而
做事,又做什么事呢?做工吧?更苦。于是她又改学外语。入门确实不很难,同时又有些新
鲜感,所以她学了外语。可是人了门以后,接捶而来的大量的生词,纷繁的语法现象,样样
要读,样样要背。她又畏缩不前了。结果在门口蜘橱了两年,又退了回来。
由于生活的普遍改善,娇生惯养的子女现在很多。因而有些受娇惯的子女,普遍的是好
逸恶劳。拿起书包上学,放下书包吃饭。而在学校里也是上课不听讲,学习马虎。我也认识
几个这种青少年。他们虽然比前面我讲的那位邻居的女孩幸运一点。幸运地高中毕了业,又
幸运地混了一张大学文凭。但他们由于畏难、怕苦,学习虽然都勉强及了格,有的甚至是第
二次通过,但实际学识很少,进人工作单位后,也很少有人能做出一些突出的成绩。
刻苦就是要不畏难、不怕苦。因而要培养孩子不畏难、不怕苦,作父母的首先就不能够
时刻怕孩子吃了苦。而自己宁愿多吃一点苦,唯恐孩子吃了苦,恰好又正是我们这一代父母
常犯的一种通病。他们总是只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幸福轻松,总怕孩子吃了苦。因此,他们在
家里不让他们的孩子做一点事,不教育他们的孩子劳动,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他们忘记了
我国民间的一句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没有劳动习惯,不热爱劳动的
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难的;也就是说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刻
苦精神,就必须首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要使孩子从简单的劳动中学会人生的伟大哲理。
这就是房子不打扫,不会干净;盆中的花,不浇水灌溉,就会干死;地里不播种,不会长出
庄稼。也就是说世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必须有所付出,付出汗水。
●怎样纠正孩子说谎
孩子在玩耍时,无意中弄坏了东西,或闯了祸怕挨大人的骂,常想把错误掩饰起来。孩
子无意中折断了花盆里的花,为了怕大人发现,他们通常会把折断的花扔掉。打翻了墨水他
们会把墨水瓶藏起来,再把洒了墨水的地方用报纸或别的东西盖起来。当父母发现了问他们
时:“是不是你把花盆里的花折断了?”或者:“墨水瓶是不是你打翻的?”孩子联想到挨
骂,就会说谎:“我没有”,或者:“不是我打翻的!”或者:“我不知道。”
当然,孩子的这些谎言是很容易被父母识破的。“不是你折断的,家里还能有谁呢?”
“墨水不是你打翻的,家里还能有谁打翻,还把报纸盖上呢?”
孩子不敢公开承认,而说谎,使大人苦恼、痛恨。因为任何一个作父母的都知道说谎是
最不好的习惯,最坏的习惯,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小事说谎,虽不值得追究,但可怕的是
一旦放过怕会养成孩子说谎的恶习。所以父母总是从小就教导孩子不要说谎,而遇到自己的
孩子说谎就非常气愤。总想好好地教训他一下,于是就狠狠地责备、骂几句,想使孩子有个
惧怕,以后不敢再说谎。
而事实却正好相反,父母责骂得越厉害,孩子为了怕骂,遇到了闯了祸或做了什么错
事,就又说谎。我从前有一个邻居的儿子顽皮得很,上课不听课,下课不作功课,结果算术
和数学考试次次不及格。父母又要看成绩表,那孩子怕骂就把成绩单的分数涂改成及格,有
时实在无法涂改,他就说成绩单丢了。父母一看就知道成绩单的分数是涂改过的,便质问。
追根到底是多少分?为什么要涂改?或者怎么丢的?是多少分?父母发现一次责骂一次,但
到时候儿子仍然涂改或谎说成绩单丢失了。父母气得咬牙切齿,拿儿子毫无办法。而且由对
儿子成绩的不满,渐渐转变为对儿子说谎的愤恨。那么这事的发展,责任究竟在谁呢?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
会挨骂,而寻求的一个避难所。”这话千真万确。孩子一方面被教导“不要说谎”,另一方
面却又有会因说实话而挨骂的经验。这种矛盾是造成孩子为自卫而说谎的主要原因。所以,
我们也可以说,在通常情况下,是大人给孩子造成了不得不说谎的形势。因而,杜绝孩子说
谎的最佳对策是不追究,让孩子消除说实话的顾虑,而自觉地不去说谎。从上面所举过的前
两个事例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折断了花时,可以说:“花儿开得好好的,可以供观赏,而
且也是生命,以后再不要折断了。”或者:“幸好墨渍渗透得还不多!”这样消除了孩子对
自己做错的事,或闯的祸会被挨骂的顾虑和惊怕,就不会再说谎;反而会反省:“当时应该
据实向父母讲清楚,父母会原谅我的。”
总之,孩子说谎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要想杜绝孩子说谎,养成孩子诚实的习惯虽然至关
重要,但确实不易。它要求父母耐心和热情开导,消除孩子对说实话的顾虑。当然,父母也
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说谎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那样,又会变成放纵。孩子
只会越说越厉害,直至走上邪路。
●怎样处理孩子说脏话
两三岁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偶而也会说出一两句不知在哪里学会的脏话“他X的”,有的
大人听了,不但不感到什么不雅,反而会发笑,觉得好玩:“这小家伙不知同谁学了这脏
话!”因而也不纠正。
可是到了孩子上小学,尤其是上中学以后,孩子再说脏话,一般家长就都会觉得不雅和
厌恶了。可是,大人虽是不喜欢,孩子却因从小无人纠正,越讲越多。原因在于小学和中学
生中有些脏话已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或见面的招呼语。
孩子们有他们的话题,有他们的小天地。他们也有他们的语言,我们做大人的不去要求
他们说我们的语言,尤其是作教师或知识份子的语言。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忽视孩子的这种心
理,一味地责骂他们不文明,就成了大人直接干扰孩子们的天地。而且强迫他们摒弃他们的
语言习惯,就会使孩子无法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融合到集体中去。这也就是我妻子的斗争无
法取得胜利,甚至反伤了母子感情的原因。
同时孩子进大学换了环境,语言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自然而然改掉自己所说的脏
话。所以在这些小节上,我深刻体会到父母耗费太多的精力去纠正和斗争是没有必要的。当
然。做为父母对孩子的脏话和不文明的言谈,日常交谈中一旦发现可以而且也应当指出和教
育,但不必小题大作,把它看得过于严重。至于有些人,到老还是一口脏话,那也是与他的
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密切联系,也不必过多责怪。
●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和受到批评
孩子在外面玩,免不了要闯些祸。男孩子在外面玩耍,争吵起来后又打了年纪小的玩
伴,结果被打的小朋友的父母来找大人兴师问罪。或者为抢玩具,而弄坏了别人的玩具,甚
或踢球玩,一脚不小心打坏了邻居的玻璃。这些在有孩子的人家都是常有的事。
我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妻子就为应付这类事情,有时被弄得焦头烂额。
在以前,当孩子闯了祸时,多是母亲出来抵挡,总觉得是自己没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
在外面欺侮了小朋友,或打坏了邻人的东西。因而遇到了这种事,做母亲的总是说:“妈替
你去道个歉,只是你以后不要再打别人!”
当然,为了避免和邻人起冲突,搞好人际关系,父母代孩子道歉偶而也有其必要。但是
对于已经能够分辨是非的孩子来说,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尽量从旁教育他协助他,使他认识到
错误而主动去向受害人道歉,养成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这样,孩子以后自己
也会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捡点。同时,长大了在社会上也会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否
则,一切都由家长负责,孩子无任何内疚感和责任感,不但不会像母亲所希望的“以后不再
犯”,而且会变成一个缺少独立性且无责任感的人。
欧美人士在这一点上就很注意。有一次我在一个美国友人家作客。那天主人还邀请了几
个美国朋友,有一位女士带了她的一个四岁的女孩。那女孩子很活泼。在端茶喝的时候,不
小心把杯子打破了。这时,她母亲很快地用手帕擦去泼在茶几上的茶水,然后对女儿说:
“你去向阿姨借一个盘子,把打破的碎片捡起来。然后再向她道歉!”
这件事当时我看了感触很深。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父母肯定就会出来亲自收拾残局,
然后代孩子向主人抱歉,而不会要孩子做任何事情。虽然父母代孩子向主人道歉并不是什么
错误,只是这样作的结果会使孩子没有机会接受教训,并且丧失独立性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孩子在外面闯了祸,父母不在场,因而父母不知道,于是别人的父母找上门
来告状。这也是常有的。在外人来告状时,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害怕自己的
父母责骂,而不敢承认,甚至躲藏起来。一种是怯生生的承认了错误。
但是不管怎样,当外人来告状时,父母一定要冷静热情倾听受害人父母或本人的申述,
然后当着孩子的面弄清实情,应该向对方道歉的,应吩咐孩子向对方道歉,当然作父母的,
在自己的孩子认错后,也应向对方家长道歉,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应该在道歉后照价赔偿,
或者该付医药费的,就应该支付医药费。以此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事物。这是正确的态度,
也是不少家长所采取的态度。
但是应该看到,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不少的家长,他们不是采取教育自己子女,向对方
道歉的态度,而是对自己孩子采取护短的态度。事实俱在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的孩子,或
损坏了人家的东西。他不但不责备自己的子女,不教育自己的子女,反而认为对方来告状是
错误,认为孩子在外面打架或作别的事,与他无关。甚或强词夺理说:“我的孩子也挨了
打。”或“那东西根本不是我孩子打坏的,我孩子绝不会去损坏你家的东西!”
这样护短的结果是孩子在外可以作坏事不负责任,于是越学越坏,并且做坏事的胆子也
越来越大,公然喊叫:“你去告诉我父母好了,他们根本不会相信!”后果当然不堪设想。
近十余年来,台湾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在我工作过的两所大学里,我发现这些犯罪
青少年多是家庭中受父母溺爱、放纵,而在外惹了祸时,父母又总是维护自己的儿子,不分
是非,反责怪对方。
此外,孩子在外面玩,有时被一些大孩子或特别霸道的孩子欺侮了,夺走了玩具;打得
鼻青脸肿或摔得鼻青脸肿,而哭哭啼啼跑回家来,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学生中,相当
普遍。这时有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女,又恨自己的儿女在外面惹了祸,便闹着要去找欺侮她
儿女的孩子算帐。或者骂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会打他呀!下次他再欺侮你,你就还手!”
仔细想一想,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算帐和报复,只会使孩子间的打斗越来越
厉害,而且可能使无意的伤害转变成有意的伤害。
所以在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时,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申诉,帮助孩子洗
伤擦药,教导孩子以后尽量避免与那些顽童玩耍。同时,也可直接找欺侮了自己儿女的孩子
问明事情真相,勉励孩子们和睦相处,不要打斗。以免事态扩大,结成冤家。当然,必要时
还是可以找对方家长,共同进行教育。但注意一点,那就是找对方家长,不只为了算帐。所
以要冷静友善,以共同合作教育双方孩子为目的。
●怎样面对孩子的过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错误或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孩子少犯错误,免蹈覆辙,父母的
态度非常重要。
有一个企业家在回忆录中写道:“上小学时,即使我玩得过分,成绩退步了,父母也从
不严厉责骂我。当我把成绩单交给他们看时,他们看看各门分数的成绩,然后看看我的脸。
当然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而且等待着挨父母的骂。然而他们却没有骂我。这样反而使我更加
感到愧疚,决心下学期一定要好好读书。”
日本有一届议长在回忆他的童年时,也说过:“小时候母亲经常要我去买东西。有时我
不是买错了,就是买漏了。但是母亲发现后,从不责骂,只是说明天再去买回来。”这样就
养成了我把要做的事都写在纸上的习惯。
从上面这两人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犯了错误,他们自己也是有愧疚有改正的要求
的,而且也会想办法改正。问题是父母怎样对待,怎样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和感到愧疚。在前
面的章节中我曾经几次谈到这,简单地责骂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常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原
有反省的,也不去反省。因而又重犯错误;一而再,再而三。
但是要作到启发孩子的自我反省,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却是不那么容易的。我们日常最
常见的是简单地责骂,或者埋怨孩子不听话:“你看,我所说的没有错吧!”或者当孩子不
听大人的忠告而失败时,父母会说:“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吧!你总是不听!”
父母想强使孩子确认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使孩子对他们听从。他们的用心是可以
理解的。问题是这种埋怨和责问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判断,会使孩子丧失自信。有
的甚至还会对父母的这种怨词感到反感:“什么都是你说的对!”
所以当孩子出了差错,尤其是当孩子反省自己的差错时,父母应保持沉默。当然。有的
母亲也会讲,孩子会反省什么过失,他们根本就不会感到愧疚,所以才骂。我觉得这种看法
是不完全正确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简单的好坏还是能区分的,并
且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因而做错了事,由于贪玩而荒废了学业,考试不及格,他们
是知错并有一定的羞愧的。。当然,不同的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这倒是存在的。问题在怎样
启发他们的自尊心、羞耻感,进而反省,自我下决心改正。
日本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多湖辉在他一本关于子女教育的专著中曾讲了一件自己
的亲身经历。
他念中学时,校风非常严格,课堂上答不出问题,就要留校补课。老师用心良苦,而他
却并不感激,而且对老师抱憎恨态度。他一向成绩不好,经常留校,于是只想如何在学校捣
蛋。在高年级时,他和一群劣等生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捣毁了存放军训教材和枪械的教
室。事后,他们才发现事情太严重,面临退学的危险。回到家里,他准备接受母亲的责打,
但母亲却只说:“现在你要后悔也来不及了,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这次滋事的后果,我想
你心里有数,所以我也不再说什么了。你可能会被勒令退学,你就想想将来该怎么办吧!”
这些话比任何叱责更令他深感内疚和对不起父母,于是发誓此后绝不再给母亲带来任何
麻烦。
同时还应记住一点:人在犯了错误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关怀。
●孩子拿了钱,偷了东西怎么办
我经常听见一些母亲抱怨说孩子拿了柜子里或父亲衣袋里的钱。尤其是做后母的,她感
到更是为难。她讲了一两次,儿子丝毫不听,又不好打骂。
孩子私自拿家中的钱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甚至很坏的行为。因为这实质上就是偷。只是
偷的不是外人的钱,而是自己父母的钱。而且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恶行,很难纠正。上面的那
位后母说了无效。她觉得为难,是后母不便于打骂。其实,一个孩子如果在父母识破后,说
了无效,那就是打骂,也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有效。左邻右舍中,社会上打骂无效的事例举不
胜举。
分析其原因,不外一点。私自拿家中的钱是一种不光彩的偷盗行为。七八岁开始明了事
理的孩子都知道偷盗是可耻的,因而一个孩子在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时,内心一定有些恐
惧和不安,唯恐父母发现。一旦父母发现会脸通红感到无地自容。因而父母一点破,他就应
该有所反悔和羞愧。如果一个孩子一而再地拿,那就说明他已无羞愧之心。为了挽救一个孩
子,作父母的绝不可撕破了他最后的一张脸皮,一定要设法启发他的廉耻心,促进其反悔。
因之,在教育孩子不应私自拿父母钱的同时,应更加热情地关心孩子的需要。弄清楚孩子为
什么要走这一步。如果是正当需要,应向孩子说明可以向父母索取。如果是在外面吃玩,那
就应该耐心说明。一个孩子不应在外面乱吃东西或玩赌博的游戏。即使是电动玩具,亦不可
多玩,多玩就会荒废学业。这当然是一个耐心的漫长的教育过程。简单的打骂是不能奏效
的。许多儿童或中小学生在街上当扒手,大多是由这种拿钱,乱花钱,最后父母又没有钱可
摸了,而摸向外人的口袋的。
当然,与这相近,或者更坏的就是在直接偷别人的东西了。在学校里看到同学有什么好
东西,自己没有,就偷。这当然是极端可耻的行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应
该向孩子说明偷盗是可耻的行为,启发孩子的羞耻心和羞傀感,然后劝说孩子把东西交还原
主。这样作虽然不容易,但必须这样作。不要见了孩子做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就劈头劈脑
大骂。或打。“打断你的手,看你以后还偷不偷!”这样打骂,对少数极端胆小的孩子,也
许多少还有些羞耻心的孩子,可能收效一时。但对大多数的孩子效果不会大。因为他们一旦
敢偷,就是已经不顾羞耻了。所以简单地打骂,只会使他们暗地里偷,千方百计不让你发现
罢了。当然,在一些家庭中,有的父母也爱占便宜,见孩子偷了东西,甚至默认和夸奖,那
就更是把孩子往绝路上引了。
●怎样应付孩子的问题
父母在带孩子上街或玩耍的时候,天真的孩子总会提出各式各样大人想不到的问题。这
是因为整个外界世界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一切引起他们的好奇,也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因之即使有些问题会使父母一时为难,父母也应尽量满足。反之,如果一个小小的孩子对一
切都漠然,倒是智商不高的表现,绝非好事。
孩子的问题粗略的根据年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小学以前或包括小学初年级的孩子
的问题。这类问题大多用一个名称就可以应付过去。例如:“这是月亮!”或“那是冰
箱!”当然有些也会遇到一些棘手,使父母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遇到这种场合,父母一方
面应尽量丰富自己的生活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同时在一时无法回
答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你将来上中学以后就会知道的。但绝不要哄骗或胡编乱
凑。
另一类是孩子上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后的问题。这时的问题,知识性较强。父母能尽量
回答当然更好。日本有一位作家在其作品中回忆父亲时,曾写道:在中学时常看屠格涅夫和
契河夫的小说,每当有疑问时,例如屠格涅夫是属于那一种流派、思想的作家?他问父亲
时,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一一解说。因为有了这么一位豁达的父亲,使他不仅满足了求
知欲,同时也更接近了父亲的心灵世界。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父母都能像这位父亲一样,对孩子所提的问题能有所研究。但是他的
作法和态度“不厌其烦他讲解”,却是所有父母可以借鉴的。而且确实孩子所提的一些知识
问题,也常把我们作父母的难倒。但是不论怎样,不能给孩子的求知欲泼冷水,在自己不能
很好解答时,也应向孩子指出可以再向谁求教,或以后看阅哪一类书籍。激起孩子向书本要
知识的热情。绝不要认为孩子提了问题,自己作为父母答不出很难湛,于是对孩子发脾气:
“只有你的问题多!你这么多问题为什么不问老师?你不知道我有我的事吗?”
学问学问,学问和知识就是人在不断的探索中,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得的。大人如是,孩子更是如此。区别只是大人有的问题,他在没有适当的人可以求教
时,可以自己去看书,寻找答案。而孩子由于知识有限,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或者这方面能
力较差,就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孩子有问题找父母,这正是孩子对父母的信赖的表现。作父
母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应尽一切努力来解答,如帮助解答儿女的问题,孩子还没有查书寻找答
案的能力,父母就应自己查书寻找答案。
在孩子上学以后,孩子可能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弄懂,或者孩子对老师在课堂讲授的
仍不感到满足,或者在作功课中遇到了困难,父母都应热情而耐心地予以帮助和解答,以满
足孩子的求知欲,并激起孩子学习的热情。
反之,如果孩子的问题父母不予解答,而视作累赘,敷衍搪塞。孩子当然也就没有了提
问题的兴趣。他何必自找没趣呢?!同时孩子在学习或作功课时遇到了难事,父母不能伸出
援救之手,孩子的学习兴趣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现在有些家长,或者
由于自己工作过忙,或者由于自己知识的限制,而无力帮助子女学习,解答子女学习中的问
题,而为子女延聘家庭教师,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不是不可取的。
然而,家庭教师只能是家庭教师,他可以弥补父母的某些不足:精力不足或知识不足。
但是,他不能代替父母。父母仍应多接近、关心自己的子女。
另外,孩子有时,尤其是稍大一点的孩子,会问起有关家庭亲戚之间的纠纷。有时父母
很难回答,也不想回答。这时父母可以但白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能回
答。”而不要说:“小孩子不应知道这种事情!”以封闭孩子的询问。
因为孩子有了这种不愉快后,为免再次受到伤害,以后就会心中有疑问也不敢问了。这
种事情发生多了,就会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隔阂。
还有一类问题是父母常感到难以启齿的,那就是有关两性的问题。现在家中通常是一家
大小围在电视机前消磨闲暇时光,当电视中出现有关性的镜头时,有些还不大懂事的孩子会
提出一些问题。孩子出于好奇、不懂:“妈妈,他们这是干什么?”父母则不好启齿,加上
头脑中的一些封建意识,于是会不满地斥责:“你这个孩子真是的!”或“你还只是一个小
孩子,怎么问这些事情!”
这样回答是对孩子不好的,因为它并没有说明问题,反而使孩子对性产生一种不正常的
好奇心。如果是不大懂事的孩子,最正确的方法是不让年纪很小的孩子看这种电视。既然已
经看了,孩子已产生了好奇心,可以告诉他将来长大了,你就会懂得了。一句话不必加以神
秘化或丑化。对有些事情,能够说明的,讲一点小孩能了解的范围就可以了,满足他一时好
奇心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