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新思考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美北佛里达大学教授隆巴那也认为:“学校应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吸引并组织家长参与其孩子的教育活动,给家长提供参与机会,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由此可见,学校作为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奠定了家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如何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就成了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学校和家长都认识到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意识增强了,学校也开始注重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很多学校还开办了家长学校,总体趋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家校合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区,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家教指导的有效管理机制,老师的家教指导能力还不是很强,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亟待提高。身为一名家长学校的教师,在此,仅对家校合作有效途径进行新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认知错位,努力改善传统单一学校教育不良局面。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伴随孩子终生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教育,是为孩子健康成长作好服务的教育。而在现行的家校合作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功能的认知错位。
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配合学校的教育,教育的主体始终都在学校那儿。因此,孩子上了幼儿园,或者是读书以后,家长做得更多的是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做一些工作,很少或者根本不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去,孩子的好坏优否似乎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如果孩子出了什么问题,首先要问责的就是学校和老师。
学校和老师也都把家长摆在了从属的地位,计划、落实工作时也仅仅从学校的发展需要出发,即使是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者是其他的与家长沟通的活动,也多是为了宣传学校的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支持和理解学校的工作,很少会从家长的教育需要去考虑。甚至有些学校会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是在挑毛病,主观上形成对家校合作意义的抵触和狭隘认识。
因此,在家校合作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把学校教育摆在“重点关注”、“首要发展”的地位,而把家庭教育摆在了“辅助配合”、“次要考虑”地位,家校合作的教育实质上就变成了学校的单一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就变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
现实中,经常会有育人恶性事件的发生,我们从中可以清醒地看到,很多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努力改善传统单一学校教育不良局面,需要为家庭教育正名,让其回到教育甲方的地位,要让家庭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功效。
二、以家为本,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并重的新格局。
家庭相对于学校来说,其广域性、复杂性和多端性尤为纷繁复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家庭的构成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风、教育氛围不同等等,要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我们从“每一个家庭出发”,开展“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指导探索。
“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就是要以家庭为中心,其形式和层次依据每个家庭特性需要而定,因家而异,是要求学校指向家庭的,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的。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才能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并重的新格局。
很多学校都在家校合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些地区和学校也已经有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和尝试都有良好的效果,分析起来,主要是因为没有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因此,管理效能就没有太大的改观。
“家长委员会”是很多学校都有的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其成员也多是当地一些有影响力的家长,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并且以协调家校关系为主,促进家校与家长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解决矛盾,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主要服务对象不是家长,而是学校。故此,虽然校校都有家长委员会,却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具体体现,却对家校合作的有效性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为了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我们就需要打破陈规,创新机制,建立起一种“以家为本”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在这方面,上海市闵行区在全国率先拿出了先进的经验。他们建立起“四级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即校级、年级、班级、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不仅从体制上解决了长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把家庭教育责任和任务还给了广大家长,并通过一些家庭教育素养高的家长的带动和辅导,使更多的家长承担起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只是把“家长委员会”转为了“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参与者依然还是家长代表,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学校教育的的代言人,体现的是“以校为本”的理念;后者是家庭教育的引领者,体现的是“以家为本”的管理思想。只有树立“以家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也才能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并重的新格局。
三、借力而行,开发利用优秀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大面积普及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可以开发利用的优秀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智者当借力而行”,只要开通网络,我们就能够找寻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丰富的声像及图文资料。
转变了观念后的家校合作,更需要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要走在时代的最前列。要按照教育规律推进具有现代意义的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具有现代意义的家校结合,真正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举并重的同时,实现在育人的高位上形成合力,学校要承担起领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我们老师本身就是在育人,教书育人应该成为一体,育人是天职。我们不仅需要自己提升育人素养,还要引领更多的家长了解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和便捷,选用一些家庭教育课程资源来完成对家长的“大面积普及”和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从一些先行开展的家庭教育实验区的实践证明,即使没有经费支撑,大面积提升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也是完全可能的。
以“中华家庭教育网”的资源为例,既有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与家长交流的视频、文字讲座,也有为家长开放的80学时的网上免费课堂,还有很多家庭教育指导师、教师的优秀家教指导案例,这些优秀资源均是免费开放的。学校应该做到的就是把这些资源介绍给家长,并对他们的学习困惑给以一定的指导,有了这些资源,学校就可以实现经济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了。
同样,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仅“中华家庭教育网”就开设了六个学科的专业培训教程,在一年的培训里,参加培训的教师不仅可以随时向家庭教育专家咨询,还可以通过“呱呱课堂”,与全国的同行进行零壁垒的交流。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教育中、高级教师”、“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专项培训课程,那些有志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老师和家长均可以自主参加这些专项学习。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如果我们能善于利用那些可利用的优秀资源来改善我们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也会有所突破。依托网络,建立起的“大面积普及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也一定会给家校合作带来新的生机。
四、项目驱动,解决家校合作中的瓶颈问题,提升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原创力。
家庭教育于学校教育的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也会有多种多样的问题产生,因此,实际工作者必须有一种研究的精神,而且还需要采用“项目驱动、科研先行”的行动研究,去获得新的突破和不断的改善。
一些先进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并举并重,就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到增强家庭教育科研原创力的微观上。也就是要把调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觉成长的主动性放在首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的直接受益者是孩子,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并举并重才能才能给孩子们带来身心和学习的健康发展,也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发挥学校组织与教育优势,尽快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既是学校的份内工作,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我们肯努力,只要我们肯探索,势必能探索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