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商场玩具柜台前,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一个3‘4岁的孩子在逛,孩子手中拿着一个毛绒玩具,显然是刚买的。这时广播响起,新款玩具开始促销宣传。孩子停住脚步,指着一把枪大声说:我要买枪。妈妈转身离去,告诉孩子;家中已经有很多把枪了,今天不能买了。孩子大声喊着:不行,我就要,你的新衣服花了800快,你必须给我买枪。孩子的哭嚷让很多人回头看,年轻的慕青有点气急败环,大声呵斥孩子:快走,不然打你。闻言,孩子躺倒地上大哭,边哭边喊:我就要要枪,你必须买。母亲很尴尬,思考了一下,拉起孩子,掏出钱来买下了那只玩具枪。孩子立刻不哭了,脸上露出”诡计得逞“的笑容。旁边的人纷纷感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了。我却认为:孩子变成今天这样完全是父母的错。如果孩子小时就告诉他有的东西可以买,有的购买欲望不能满足,他还会见什么要什么吗?如果母亲不要拍丢人,坚持不买,这个孩子会一直躺在地上吗。答案是否定的,孩子是最善于察言观色的,他闹,是因为妈妈最终会妥协,他的愿望可以达成。而这次的成功会让他记住,大人怕丢人,只要一哭闹就能迫使大人让步。长此以往,这个坏习惯就很难纠正了。根据我的经验,那个母亲只要不理孩子的哭闹,自顾向前走,要不了3分钟,孩子就会爬起来跟上母亲。这是一场博弈,只是母亲没能hold。今天你可以给她买玩具,明天他就会以哭闹为手段向家长要求更多的东西。
文中的母亲之所以妥协,固然有心疼孩子的成分,更多的恐怕是爱面子吧,怕别人嘲笑她教子无方,怕孩子哭坏。可她是否意识到;这次的妥协会给孩子性格的培养带来多少负面影响呀。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