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到底谁之过

12年前 [09-08 13:13 周六]
 

               到底谁之过 2012.9.7

 

杜老师的宝贝女儿上二年级了,今天下午放学后来到办公室,坐下来便先做作业。

女儿刚刚落座,爸爸便说:“座位太矮了,来,爸爸和你换”。

女儿很乖地和爸爸换了椅子。

“爸爸,这个刘字怎么组词?”是女儿在求助。

“刘姓或者姓刘”爸爸没加思索地说。

“还怎么组词?”女儿继续问。看来还是一字多词呢!

“刘海”爸爸来者不拒,马上回答。

“爸爸,终于的终怎么写?”女儿又问。

爸爸仍在不厌其烦地答。

。。。。。。。

就这样,在父女俩的一问一答中,女儿很顺利地完成了作业。

这样的一幕是否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过?是否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但现在我强烈地想说:请让孩子自己来。

椅子够不够高让孩子自己感受?太矮?怎么办?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孩子自己来。字怎么写?词怎么组?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孩子自己来。

家庭教育中有一条原则: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能力圈外,即孩子生活和学习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做。但我们家长却事无巨细地替孩子做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并美其名曰 “爱”。 其实这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剥夺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权利;其实这是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是没有能力的,你只能依靠我,你永远离不开我。从小就一直这样的教育,长大后,孩子的潜意识就会是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永远需要依靠他人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让孩子自己来,相信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一定能解决问题,并且会找到很多种方法和答案,加上家长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将是多么的快乐啊!孩子会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孩子会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功和被赏识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爱上学习;孩子会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靠自己,体验到我能行。

也可以想象:孩子就是在家长这样包办代替的所谓的“爱”中长大了,家长却往往抱怨:为什么孩子不愿思考呢?为什么孩子学习上没有动力,不喜欢学习呢?为什么孩子缺乏自信呢?为什么孩子。。。。?到底谁之过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