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教育孩子,父母要学会舍得[转 儿童教育论坛]
12年前 [09-12 22:26 周三]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父亲是数学老师。那天,父亲在外面吃喜酒,回来时带回了些糖果给我,我拿出一颗正要剥开来吃,父亲叫住了我。他从糖果包里数出17颗,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我把这17颗糖果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桌上糖果的1/2,第二份是1/3,第三份是1/9。这下可把我难坏了。17不能被2、3和9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分开的呀。我急得抓耳挠腮,还是无计可施。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有18颗糖果就好分了,我还不算太笨,一听这话,知道是父亲在提醒自己,赶紧把那颗还没来得及吃的糖果拿出来,凑成了18颗。难题迎刃而解。
父亲后来对我说:“孩子,这下你应该知道了吧,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舍得。你要是舍不得把手里的糖果拿出来,你就永远不可能解开这道题的,你要是舍得,你就很容易地解开这道题。解题是如此,与人相处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你要记住,人生也是一道题,时时处处你都必须舍得。”
随着自己渐渐长大,我所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终于让我真正懂得了父亲的那番话,我舍得拿出自己的快乐,一份快乐变成好多好多快乐;我舍得拿出自己的真诚,我遇到的总是与我坦诚相待的人;我舍得拿出微笑,回报我的都是一张张笑脸;我舍得拿出信任,我旁边的朋友总是很多很多;我舍得拿出爱,我满眼看到的都是爱的风景。
痛苦,是因为舍不得;幸福,是因为舍得;忧郁,是因为舍不得;快乐,是因为舍得。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你是否也想和那位父亲一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观察中,自己和孩子都学会舍得?
当一个新生命来到一个家庭,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也是彻底改变一个家庭的开始。那种“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孩子学走路,生怕孩子摔坏了,不是放在学步车里,就是扶着孩子走。再比如,生了一个女儿,因为要“富养”,就满足孩子任何要求,生怕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被骗。
可许多父母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自己的舍不得,结果导致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问题不断!还拿孩子学步来说,孩子就是要反复体会即将摔到前的那种感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平衡,是一种感觉学习,为明天各种学习所做的铺垫。另外,让婴儿摔跤也符合其生理特点,他们重心低、骨头弹性大,只要不是磕在尖利的东西上,都不会有大碍。参见《对孩子“视而不见”也是关心》、《渔王教儿子捕鱼带出教育问题》。
其实,“舍得”这个道理许多父母也不是不明白,只是看到孩子应激后哭泣的样子,恨不得那摔的是自己,什么育儿理念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所以说,父母要在孩子应该摔跤的时候,多让他们摔一下,孩子所有的运动能力,以及明天的意志、自信心、注意力、观察能力都和孩子学步有一定的关系。你今天舍不得孩子摔跤,那明天可能摔的更狠。参见《给予便是获得和功利教育模式》。
同样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也要学会舍得。有一些家长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能考100分,以及讲究一个名次。现在假设你的孩子经常考90-95分,孩子的名次也是在中游偏上,此时你会要求孩子去考100分?我井中月想,许多父母会这样做的,要说培养孩子去争第一和追求上进,好像没有什么错误,可考100分就是孩子的奋斗目标?参见《老师说自己孩子太一般了》。
理论上说,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考90-95分,其中真正不会的知识点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粗心看错题目、无意写错、漏题、心中想的是A手中却写B,等等。这些孩子真想考100分,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年龄、心理因素占主要的小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重复性训练,最后孩子感觉学习是一种无聊的行为。参见《孩子学数学真有那么难?》、《香蕉+苹果+板凳=快乐学习》、《为何儿童教育贵在养趣(续)》。
另外,对于孩子粗心和协调方面的问题,越是在学习上进行重复性练习,很可能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这些能力都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家长要敢于放手孩子,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孩子从小会收拾玩具,或学会按类别整理自己的衣物,那一定会是比较细心的孩子,很少丢三落四。这样,在考试中,也会细心观察和避免出错。参见《案例分析:孩子偏食和强迫教育模式(下)》。
所以,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有舍才有得,不舍就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父母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才能真正让孩子得到正确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感到痛苦和困难,那一定是因为舍不得;如果你感到幸福和轻松,那肯定是因为舍得。(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