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在某些方面自己总是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努力做得更好,每天都会比前一天有进步。尽管这个暑假我每天都很忙,但是每天在睡觉之前我都会阅读。我想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读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我读懂的一个字:那就是“爱”。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李老师说: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只有童心能够唤起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书中感受最深的是李老师对后进生万同的转化手记,万同曾是一个一身匪气、一脸痞气、成绩没有一门超过20分的“双差”生了。李老师用一些更为实效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进行转化,在转化万同的同时使其他学生同时也受到爱的教育,也在被感化。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正因为是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出那样的奇迹。
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里都存在,对比我们自己在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往往是缺乏耐心和信心,方式往往简单粗暴,甚至采取放弃。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后,真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