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博弈二三事
家长难当,做现代孩子的家长更难当。每个做家长的是否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宝贝,吃饭了”,“妈妈,我肚子还没有饿,我不想吃。”“宝贝,吃一点吧!”……
情景二:“女儿,你好睡觉了。”“爸爸,你怎么还在看电视呢?”……
情景三:“儿子,你帮妈妈拿一下鞋子吧!”“妈妈,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家长的心中,孩子有时是天使,给我们灿烂般的笑脸。有时简直是恶魔的化身,让家长简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抓起来狠狠地揍一顿。更无奈的是,小鬼的身边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金刚护身,简直拿他没办法。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历过的那一件件事,像是一次次博弈的过程。可能说“博弈”有点残酷,但实际分析起来却有道理。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诸如以上的三个情景,家长希望孩子能听从指挥吃饭、睡觉、帮家长拿物品,而孩子却不听从。家长要想方设法让孩子顺从,而孩子也要绞尽脑汁应变。这相互的过程就是博弈的最基本思想。因此,称为博弈并不为过。
博弈一:让孩子搞卫生——支付工资——略有盈余
老公和我都是教师,上班一天下来已经够忙的,回家后煮饭、洗碗、洗衣服,折衣服一系列琐碎的事情接着。可气的是,7岁的女儿和13岁的侄女(和我们住在一起)还要吵架。于是,老公就吩咐:“有空吵架,就有空搞卫生”。看着姐妹俩嘟着嘴巴不情愿,我和老公商量,是否以工资的形式支付。于是,我向姐妹两宣布卫生规则:
1.姐姐用餐后洗碗,搽厨具。妹妹收碗,搽桌子茶几、门档等。工资2元钱。
2.姐妹俩收衣服、折衣服、归类给所有家庭成员放好衣服。工资1元钱。
每天由姐姐登记账册,不做卫生工作者,无工资,姐妹互相监督。这下,姐妹俩非常高兴,在工资的驱使下,干活非常起劲。而老公和我则在旁边做好指导兼监督的工作。等两周以后,我们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报纸了。一个月下来,该与姐妹俩结账了,不结则以,一结吓一跳。每个人每个月需要费用今70元(双休日回老家除外),这简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于是,我们找来姐妹俩进行谈话,从发给工资开始谈到自己的零用钱的花费方法,最后抛出重点:1.姐姐今后不许向家长要每天上学的车费钱(每月预计44元),妹妹是爷爷接送的,妹妹虽然不用车费,但爷爷的车费必须由妹妹付(每月预计44元)。2.每个人10元以下的零用物品,必须在自己的工资中开支。超出10元的大件物品由我或老公审核后方能购买,大件物品的开支价钱支付方由家长决定。3.去超市或夏天购买棒冰等由姐妹俩各自准备5元,而家长可以补贴5元为她们购买。
又是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把姐妹俩的工资收入除去必备支出外,每个人只剩下10几块作为每个人的纯收入。这样也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同时也让她们知道,用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和花自己零用钱时需要斟酌再三。而我们每个月只要付出20多元工资和去超市时贴每个人5元的零用钱即可。省力又省钱,何乐而不为,这就是数学老师的智慧了。
博弈二:去超市购物——限定金额——实行奖励
超市、公园是每个孩子向往的地方,也是每个家长头痛的地方,孩子的爷爷就遇到这样的事。
某周日,爷爷带着小孙女(我女儿)去超市,爷爷问小孙女:“你要买什么东西,但不能多拿。”乖巧的小孙女告诉爷爷,“我只要一样物品就可以。爷爷想:“小孙女真乖,真会心疼爷爷。”女儿拿了一支唇膏又跟爷爷说:“爷爷,也要给姐姐一支。”爷爷笑的裂开了嘴,小孙女真会体贴人。可是,结账的时候爷爷傻了眼,两支唇膏要70多元,这多不合算呀!可是女儿振振有词:爷爷,您答应的给我们一人一件物品。最终,好说歹说,终于买了一支了事。女儿心中不乐意,可爷爷却冷汗都冒出来了。现在的孩子不好上超市。
回来后,爷爷把事情的经过给我们讲了以后,我们想出了应对的办法。
去超市了,我们给姐妹俩定下规矩,每个人只准拿五元钱的东西。后来姐妹俩由于劳动都能赚零用钱了,所以每次去超市,每人只能买10元钱的物品(自己零用钱5元,家长贴5元)。可一开始,狡猾的女儿有意见。她见10元的物品可以购买的只有1—3样物品,而我和老公却可以拿更多的物品。于是问道:“妈妈,10元钱的东西很少的,怎么办?”我就给她们一个建议:一个人10元钱少,你可以和姐姐合起来一起买呀!于是,姐妹俩帮着计算20元钱可以买多少食品。这样既加深了孩子对人民币的认识,又让孩子能够建立购物意识,真好!同时,对于去超市的趟数,我们有明确的规定,一个月最多只能去两趟。
不久,女儿又发现问题了。“妈妈,为什么你们可以买很多的零食和牛奶呢?”我狡黠的眨了眨眼,“乖乖呀!你们自己的零食准备好了,妈妈的零食是给自己吃的,同时也要给我们家来的客人吃得。而且,零食也可以奖励你们。如果你们一周表现好,也是奖励你们的。如果不乖,那没有办法,你们就没得吃了。”女儿悻悻地闭上了嘴巴,继而讨好地说:“妈妈,我乖的话,你一定要给我吃哦!”好的,我满口答应道,具体好不好评价的主人还是我呀!和我“斗”,还嫩一点。
博弈三:培养睡前习惯——强制性措施——榜样引领
我和老公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让她快乐的玩。因此,虽然两人都是教师,但是并没有教孩子识字、计算等。今年上半年6月份时,孩子班级召开了家长会,好多家长在家长会上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孩子识字达到2年级水平,计算能做100以内的加减法。想女儿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更何况识字了。但当和同为教育者的教师同仁闲谈起是否有必要让孩子识字时,大家都认为没有必要,但是在学前培养孩子语感非常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的语感呢?我们就选择了利用睡觉前和孩子亲子共读和睡前让孩子听故事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初始,我在新华书店里挑选了《爱心树》、《爷爷有办法》等绘本,以讲故事的形式和她进行交流。可是,没有几天她便没有了兴趣。我就利用家长的威严,要求她必看,但是这样却适得其反。后来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到晚上一定的时间后,我对她说:“湘,妈妈要看书了,你自己玩吧!”一开始她很乐意,可是一个人玩的味道并不好。她要求爸爸,爸爸在备课。要求姐姐,姐姐在写字、看书。于是,就来到我的身边,也装模装模作样地看着书。不管她是倒看还是顺着看,不管她是看字还是看图画,我都没有管她。半小时后,我以表扬的形式奖励她喜爱的零食,表扬的理由是陪妈妈看书,自己也在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驱动下,每天独自看30分钟——60分钟的书成为了我和她必做的事。
慢慢的,孩子对图案的认识不够了,经常问我这个什么字,那个什么字意思。我就慢慢地引导她,你想知道,妈妈给你听广播,带着女儿的疑问,我取出了复读机,让孩子听《小猫钓鱼》、《狐假虎威》、《狼来了》等益智小故事。我在看书的时候,就把配套的故事书放在她的身边,慢慢的,她也喜欢上了听故事,也喜欢自己看书了。
虽然我没有教孩子怎样认字,但是目前孩子自己能够对《小猫钓鱼》等的故事大致的意思描述出来。同时,当看完书籍后,我注意适当和孩子进行交流,
“湘,你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妈妈,我觉得是一个可怜的,又冷又饿的孩子。”
“为什么呢?”我又追问道。
“因为小孩子是赤脚的,鞋不穿的。”
“那为什么不穿鞋呢?我又继续跟进。
“因为,她家里很穷的,没有鞋子穿的。”
“哦,难怪,她又冷又饿,难怪她可怜,要是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怎样帮她呢?”我故意问道。
“妈妈,给她东西吃,给她衣服穿,还可以买她的火柴呀!”
“那我们可以再编个故事呀!哎,或许有好心人会有更好的方法呢?”我启发她说。
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家长给孩子涂上了社会的黑暗,孩子看到的就是黑色的世界。家长给孩子图上的是绚丽多姿的彩色,孩子眼中的世界就五彩斑斓。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在与孩子一次次博弈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感受社会的真善美,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