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走出教育的误区

12年前 [09-23 19:02 周日]
 

很荣幸能和各位家长一起来探讨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作为一位母亲,我和大家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然而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并加以运用,才能达成目标。所以今天我的题目是《走出教育的误区》。

互动小游戏

大家一起做一个简单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1代表手心向上,2代表手心向下,3代表伸出左手4代表伸出右手。当我喊出这其中任何一个数字时,请你们做出相应的手势。

当你做错之后,一定要勇敢的站起来并说一句:对不起,我做错了!思考:由这个游戏我们想到了什么?

启示:当我们犯错时,我们自己有时都不敢承担,选择逃避,那我们的孩子呢?我们拿什么来教育他们??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扫描

北京某区近期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极度反感父母。这份调查报告是在对该区30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查后得出的。

2009612,河南某初二学生趁父母熟睡之机,用木棍将父母活活打死;2010221日南宁市一初三男生,因带女同学回家过夜后被母亲责骂,遂将自己的亲生父母杀死在家里。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尤其是初二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第二,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现在的家长难当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每个家长都有,是每个家长重教的一种迫切心情,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吗,肯定没有!但是怎么爱?有的家长很迷茫。

关心多了,他说爱太沉重,压得他抬不起头。太少了,他说他很孤独,没有温暖的感觉。到底要怎么样?

二、做家长常犯的十大错误

错误一: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

错误二:用物质来弥补亲子时间的不足

错误三:孩子没必要做家务

错误四: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错误五:滥用表扬

错误六: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

错误七:喜欢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错误八:不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错误九:经常对孩子说你真笨

错误十:不能抓住教育的重点

三、教育的前提基础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不可以作为筹码。

孩子是跟随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学习,而学习不是家长的指令。

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凡事总有至少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

四、     家长最应知道的心理规律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他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地,有的是消极的。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是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 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 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 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 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 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 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 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 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 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此外,还有南风效应、木桶效应、霍桑效应、增减效应、蝴蝶效应、贴标签效应、登门槛效应等,但无论如何,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五、     教育孩子的九大良机

时机一:当孩子困惑时

时机二: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时机三:当孩子犯错时

时机四:做客时

时机五:待客时

时机六:孩子对某些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时候

时机七:就餐时

时机八:当老师来家访时

时机九:生活中任何一个合适的时刻

六、教育的方法

(一)  、正确赞赏孩子:

(1)发自内心真诚去赞美孩子,看着对方的脸。

2)直接说出孩子受到赞赏的原因,即孩子的行为。

3)强调孩子工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二)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充分成长

1观念上要更新。

2必须在时间上有所安排。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如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那些事让你最高兴?最苦恼的是什么?

当孩子这样回答时,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3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多用“我”,少用“你”;多谈自己感受,少批评指责孩子。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4话多不灵:说符合教育规律,能把孩子的心说动的话。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5多鼓励、少批评:多提出意见和思路,少泼冷水。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6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代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7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

8父母对孩子实施性健康教育的三种方法:自然交谈法书面交流法提供书籍法

(二)  、合理把握关爱的尺度

1信任

信任的前提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创造畅所欲言的家庭环境是了解孩子必不可少的。

2理解

大家注意理解并不等同于认同和支持,它只是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某一做法的体谅。

3支持

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遭遇了不公,这时,最想得到的就是家长的支持,给孩子提供一双耐心的耳朵,轻轻拍拍肩膀,拥抱一下孩子都可以给孩子心理上以莫大的支持。甚至有时孩子在诉说的过程中就会理清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4帮助

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想法过于幼稚,需要家长给他以有效的帮助。这是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共同探讨集中可供孩子选择的解决办法,最后的实施要让孩子自己来,只有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他才能产生真正的自信。

(四)、学会尊重孩子

(1)绝对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坚决不采用侮辱孩子人格的教育方法:讽刺、挖苦、指责、打骂等;不当着外人批评孩子;不用他人的优点,比孩子的缺点……

2)尊重孩子的隐私:不乱动,翻看孩子的物品,必要时,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3)建立家庭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公约。

4)把孩子当成家里的顶梁柱,给予责任,有事和孩子商量。

5)孩子出现错误,不当着外人,帮他查找原因,找出补救和解决的办法,而不是随意指责、打骂来发泄家长的情绪。

6)当孩子遇到别人不尊重自己时,家长要让孩子以理解、宽容之心,学会理解和包容。

送给所有父母的话:

好父母除了提供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对能展翅高飞的羽翼。

                                ——贝蒂.杨丝

孩子不会因你们供应的物质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你珍爱他们的感觉将你牢记。

                                  ——李查.伊凡斯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