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岂是一个袋子的事儿

12年前 [11-08 14:57 周四]

      下午放学回家,儿子就要我给他准备一个大袋子,说是班里捡废品的袋子满了。这可真难坏了我这个十指不沾泥土的“小知识分子”妈妈——家在城里住,哪里来的大袋子呢?

       但又不知怎么拒绝一脸认真的儿子,我喜欢自己的孩子那种有担当的小男子汉气质,也在处处培养他这种难得的品质。

       “能不能叫你们班父母种地的小朋友拿呀,家里没有大袋子。”我弱弱地问。

       对于责任心极强的儿子,拒绝着实需要一点勇气。

      “妈妈,不行,今天老师说谁家有大袋子捐一个,我举手了。我总不能失信吧?”一句话问的我无语了。

       转身进了冷藏室。四下找找,没有。

      这时,我的目光落在了面粉口袋上。面粉还没有吃完,但它是我眼下唯一的选择了。

      拿出个盆把面粉清空,到楼底下抖干净。

      尽管上楼后发现自己快成了白毛女,但我轻松地出了一口气,儿子的问题解决了。没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儿子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为儿子不失信于老师和同学,更为自己能在学了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后着眼小处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是呀,或许一个口袋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作为家长的我,只因一时的棘手,而断然拒绝孩子,这将给孩子一生的诚信教育课埋下不良的种子,如此发展下去,以少积多,将来,于大处讲,他将成为一个在社会上不讲诚信,人人唾弃的人;往小处说,在家庭中没有诚信也不能诚服家人、树立作家长的威信。他的人生也会从此失却信心的基石,变得晦暗。

      这当然还得感谢这次的家庭教育培训,使我这个母亲学到了真正有益于自己孩子成长的真知灼见。

      学了家庭教育的培训课程,我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琐事是家庭教育的切入点。每个孩子出生时差别并不是很大,但因为面对的家庭境遇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的不同,决定孩子往后越来越大的差别。而所谓的教育方式是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细枝末节的琐事,家长是否经过了思考,是否衡量了教育方式的利弊,做出的即能正确引导孩子,又是自己轻松收益的选择。

      当我们埋怨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心时,你是否扪心自问:我培养过他的责任心吗?

      以我的孩子为例,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叫他收碗筷,现在他已经会刷碗,拖地,擀饺子皮了,因为从小我就教育他:家务劳动人人有责。

      更叫我欣慰的是,每天下班,他都会来办公室替我提包,见了奶奶马上跑上去问好,然后帮奶奶提包。在很多亲友夸我的孩子“哎呀,你的孩子是怎么生的,咋这么懂事呢?”时,我真想告诉他,其实我的孩子生来也不知道要为父母亲人分担,但作为一个母亲,我们不能只单单做一个期望孩子某一天突然懂事了,担当起一切的臆想主义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在生活琐事中去点点滴滴有意引导,用心培养他的这种品质。

      生活其实是一本讳莫如深的书籍,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终会形成影响孩子性格的外力,这外力是有益的,孩子就会顺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孩子就会远离你的育人理想。教育中也存在“南辕北辙”的寓言,作为家长无论你的初衷多么的爱子心切,但如若用了不当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当你为教育孩子惆怅苦闷的时候,听一堂中华家庭教育网的精彩讲座,或看一看《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书,我想你一定会受益匪浅,茅塞顿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