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 孩子新媒介依赖行为矫正面面观-

12年前 [11-14 10:34 周三]
 

      

 孩子新媒介依赖行为矫正面面观

上海-火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最近,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 ,老人屡次想和儿子孙子孙女们交流,但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开始不高兴了 。老人见没人搭理他,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说完之后,站起来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间。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面,立刻变得尴尬无比。

受到这个事件的启发,有记者随机采访了 10位市民,其中有7人表示,亲朋聚会时会掏出手机,而且成为了一种习惯,在这7位市民说:“朋友坐在一起,我们也会聊天,但是不看看手机会觉得不舒服。”市民吴小姐告诉记者,她与朋友一起走路时,甚至都不忘掏出手机聊QQ、看微博。朋友们一起走路时我会提醒她们,帮我看着路。我朋友有时候都看不下去了 ,会朝我喊能不能收起手机说会话啊!

    一、什么是新媒介

传统媒介:如报刊、电视、广播。新媒介是指互联网、手机、数字视屏记录、电子游戏等基于应用型高新技术的媒介。目前,我国最流行的是网络和手机。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1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 . 85 亿;手机网民达3 . 18 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运用,人们对媒介的依赖已从对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依赖,转变为对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的依赖。

二、新媒介的特点

1)时空距离的缩短

因为网络和手机的多功能性、便利性、快捷性、实时性和互动参与性等特点而广为青少年所喜爱。因为喜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沉溺于其中,沉迷二字是指“时间长”、“使用频率高”而忽视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注意力转移。这种对网络何手机的依赖行为,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将其称为为新媒介依赖”。

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对新媒介以及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情形来看,已经导致了明显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

2)人际关系模式的改变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中,手机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传统是“人——人“的交流模式,而现在正在变成而且已经变成了”人——机——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模式变得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虽很遥远又近在咫尺。

究其原因,网络新媒体具有超时空性、快捷性、隐匿性、平等性、开放性,由于高科技的支持,使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精力投入到这个虚拟世界中。加之,生存环境的压力,生存空间的受限,人们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和派遣寂寞,人们开始在网络虚拟生活中获得精神和情感的满足,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直面交流变得越来越疏离,从而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尤其当孩子形成网络和手机依赖之后,家长面对孩子的虚拟和现实状况,变得无可奈何,无所适从。
    
三、什么是新媒介依赖?

什么叫“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指的就是“上网行为冲动失控”。根据这个概念,我们要来看看,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让这个行为不失控。

什么是“手机依赖”?手机依赖是指过度沉迷于以手机为媒介的各种活动。

四、新媒介依赖之弊端

我们知道,孩子过度使用互联网和对手机产生强烈的持续的渴求感与依赖感,会造成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这些损害严重干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引发孤独、压抑和焦虑等情绪,也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发现,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毋庸怀疑,青少年在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形成依赖和成瘾行为都会出现焦虑、抑郁、孤独、低自尊和吸烟、饮酒等物质滥用行为,甚至抵触社会、抵触家庭的排他行为。

五、新媒介依赖的成因分析

我们认为,外在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会明显地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及家庭中,父母的影响会不可忽视的被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的行为、态度起到模仿和强化的作用,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显著地预测一个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这里我们特别强调父母使用网络和手机的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当然,社会大环境、同伴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相对来说父母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

社会学习理论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父母对孩子新媒介依恋的因素调查数据:

有问卷资料调查,父母长时间上网/使用手机的行为和态度是这样的:

1)被试分别报告父/母长时间上网/使用手机的行为,如你的父亲(母亲)是否长时间使用手机?采用3 点计分,从从来没有经常有。分数越高,表示父母长时间上网/使用手机的行为越多,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大!

2 )父母长时间上网/使用手机的态度。如你的父母对你长时间卜网的态度是什么?5 点计分,从完全反对完全赞成,总分越高表明父母对长时间上网/使用手机的态度越宽容。那么,父母对孩子上网和无限使用手机的频率会越宽容。

除了父母之外,同伴的影响也不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一些研究者认为,青少年多种问题行为之间存在共生性的特点。这个就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行为也有共生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青少年特定的“行为群体”里流行。比如,别的孩子喜欢玩游戏,你的孩子也会玩游戏,别的孩子用手机聊天,看电影,你的孩子也会聊天和看电影。那么,同伴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也是不容我们小觑的。

六、新媒介依赖行为的矫正

社会联结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父母等传统的社会关系联结,让孩子避免或者是减少越轨行为。严格的讲,父母行为监控是青少年的社会联结。父母监控的多,青少年的吸烟、饮酒等物质滥用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少。

 我们这里主要要探讨的是:父母的影响因素和孩子抵制效能感与孩子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等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关系。以为我们帮助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和手机并走出困境。

1)父母的监控因素

案例(1)分析 (略)

什么是“链式塑造技术”?

   ——链式塑造是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孩子每完成一步都予以强化。

简述链式塑造的步骤有哪些?

步骤如下:

(1)终点行为: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上网和使用手机的频率,达到孩子自我控制上网行为的冲动和手机依赖。

(2)起点行为:根据孩子上网的实际行为,低点起步,逐步克服。如鼓励孩子对上网的时间、内容和目的进行自我限定。对手机不同空际的使用及浏览网页、下载的影视资讯进行监控及限定容量。

(3)步调划分:如孩子上网成瘾或手机依赖严重,可分步实施。具体内容和方法要因人而异,依情而定,因差异而不同。

 (4)即时反馈:对孩子的每一步克服网络和手机依赖的行为,都要予以适时反馈。问题越严重的孩子家长反馈的频率会越高,反馈后的反思会越多。

孩子新媒介依赖行为的矫正是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完全的道德说教孩子并不领情,要想彻底改变特定情境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需要家长对其进行强化或消弱使其消失,让孩子获得健康的生活。

2)孩子自身的因素

案例2分析(略)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种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的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的运用,可以使家长将孩子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是鼓励孩子自我成长的抓手。

孩子逐渐的减少上网行为与合理使用手机,其良性行为的出现,自我效能感可以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比如,孩子被妈妈肯定能很好的自控上网和使用手机的行为,是个“说话算话的孩子”,那他就真的就是个“说话算话的孩子”。孩子会自觉的生成“自我效能感”。这意味着孩子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即他可以控制自己的上网冲动和手机的依赖行为。当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安排上网时间和正确使用手机后,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克服新媒介的依赖心理。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①鼓励孩子的自我经验。自我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②关注孩子的替代经验。在这里,孩子的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孩子会通过家庭观察父母上网和使用手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长自身对待网络和手机的行为会成为孩子的替代经验。

③关注父母的监控经验。这种监控更多的是通过言语劝说来进行,也是沟通的一种。因其简便有效依然适合于家庭教育,但大道理,啰嗦的言语只会让孩子反感或抵触。

有人研究,很多受过挫折的人都最终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班都拉说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起到了作用。这是一些人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自我效能感可以让孩子自我超越与成长。

3)社会的监控因素

 案例(3)分析(略)

七、青少年新媒体依赖的特点

  父母长时间上网行为   

  父母长时间用手机行为      父母态度          抵制效能感         新媒介依赖

  父母长时间上网态度        父母行为监控

  父母长时间用手机态度

综上所述,孩子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抵制效能感、父母行为/态度及父母行为监控显著相关。请抓住关键词:父母因素,链式塑造技术,自我效能感,新媒介依赖行为。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