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第6种沟通方法 告知
12年前 [11-19 16:26 周一]
夫妇或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秘密的事,不论任何事情没有不能公开讲的。
——日本教育家 福泽谕吉
当你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牢固地记在心里。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你是不是会把家里的事情告诉孩子?
你是不是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你是不是会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告诉孩子?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也希望知道家里的事情,希望知道父母的事情,更希望父母把想法告诉自己,让自己成为父母的朋友。在孩子心里,他们是家庭的一员,他们有权利知道家里的事情,而许多父母出于关心、爱护孩子的考虑,往往把不良的信息向孩子隐瞒。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知道那么多;也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道那么多会影响学习。还有一些父母认为,跟孩子讲这些事情有什么用呢?孩子不一定会理解。
这些思想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走上社会后,会与不同的人交往,会遇到许多负面的信息,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缺乏了解家庭信息的权利,缺乏了解父母思想的机会,那么,孩子不仅会无法理解父母,与父母缺乏情感,而且走上社会后也会无法正常地与人交往。
日本福泽谕吉说:“夫妇或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秘密的事,不论任何事情没有不能公开讲的。孩子渐渐长大,绝对没有某事只对那个孩子讲而不叫这个孩子知道的情况。如果父母责备孩子礼貌不周,那么孩子也会笑话父母教育失策。”
不管什么事情,关键不是向孩子隐瞒,而是教孩子如何面对,如果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家庭中的许多事情都不与孩子交流,孩子就永远无法更好地了解家人,了解父母,这样,怎么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父母应该告知孩子哪些信息呢?
建议一:告知孩子自己的感受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者,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与孩子进行沟通,一定是双向的。父母要想知道孩子的感受,就应该主动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这样不仅让孩子明白了父母的感受和处境,而且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遇到问题时,也应该主动告知父母。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都认为:“大人的感受怎么可以同孩子讲,孩子知道什么呀?”实际上,孩子对外界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他们的心灵是敏感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孩子这样问:“爸爸,妈妈怎么了?怎么不高兴了?”其实,这就是孩子观察父母、关心父母的一种表现。但是,大多数的父母会这样呵斥道:“没有不高兴,你做自己的事吧!”“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一边待着去吧!”父母的这种行为,往往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父母的事情跟我无关,我只要不给父母惹麻烦就可以了!”这种冷漠的态度一旦产生,就成为亲子沟通的障碍。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妮夫雷特的时候,非常尊重女儿。每当她被调皮的女儿搞得比较烦恼的时候,她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女儿,让女儿知道自己正在给母亲带来烦恼和不快。这时,斯特娜夫人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女儿要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斯特娜夫人认为,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烦恼,这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都是明智之举。当然,父母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和语气,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建议二:告知孩子自己的情况
父母要善于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孩子,让孩子了解自己。
有一次,我给孩子们出了个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父母的特点描写出来。
结果,作文收上来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描写得都不太详细,乍一看,似乎每个学生的父母都是差不多的。
更有甚者,有一个学生只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不了解我的父母。”
我问他:“难道你对你的父母一点都不了解?”
这个学生说:“是的,爸爸妈妈整天忙于自己的生意,他们根本不管我。他们只知道给我钱,叫我好好读书,平常基本上也不跟我说其他的。”
我一阵心寒,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最需要与父母沟通的,他们不仅希望父母关心他们,了解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了解父母,进而了解家庭,了解社会。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一味地让孩子读书,自己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和困难,从来不和孩子说,父母的想法也不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产生了。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一封致中国家长的信中这样写道:“把孩子当做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自己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你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就先对他保证不生他的气。”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经常以谈心的形式让孩子了解革命情况,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实现两代人心灵的沟通。
1963年,陈毅曾经认真地与孩子谈了自己加入革命的情况。
他说:“正是与外祖父的接触,使我看透了官场上的那些人物的丑恶面目,开始对腐朽没落的旧中国政治制度有了认识。
“由于地主家庭出身,家庭没落了受人歧视,才感到社会的不公平,有了模糊的反抗意识。又由于接受了洋学堂的教育,感到必须向西方学习,才可以变弱国为强国。这时,心里萌发出一种民族主义责任感。
“后来到了西方,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影响,崇拜自由、平等、博爱。每到星期天看到法国的工人也系着领带逛公园,参加舞会,看不出受压迫的样子,认为要学法国、学资产阶级。可是不久因为勤工俭学,深入到贫民窟里才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和工人的悲惨生活,从而对资产阶级有了新的认识。
“当时自己脑子里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斗争很激烈。在法国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又想当博士,想进入上流社会显赫一下,光宗耀祖。正在这徘徊之际,终于找到了共产党,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回国后,由于当时留法学生与段祺瑞谈判的代表出入官府,又能写文章发表,颇受赞扬,思想上有了波动,资产阶级思想又重新抬头。经过认真的自我教育,自己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旧社会决裂。
“我觉悟得比较迟,但一经觉悟就坚决干,我认定一条,党内比党外好,同志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党的事业可以发展,革命一定走向胜利。
“觉悟迟没关系,有反复也不怕,只要真正觉悟就好办。就怕觉悟得早而不真,迟早仍会动摇,也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儿子昊苏说:“能得到组织批准入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
结果,儿子非常理解父亲的工作,儿子的革命意识也被培养起来了。
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增加亲子沟通的话题,而且可以让孩子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帮助孩子做好走向社会前的实战操练。
建议三:告知孩子家庭重大变化
卢勤在她的著作《好父母,好孩子》中写过这样一件事情:
母亲去世的那天早晨,在京的小辈能够通知到的都来了,唯独没有叫我的儿子,因为他的学校离城里太远了。
好像是有什么感应,那天早上8点多钟,妈妈刚刚被推进太平间,儿子就呼我,我立刻给他回了电话。
“姥姥怎么样了?”儿子急切地问。
“姥姥今天早上5点15分过世了……”我哭着说。
“……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停了半天,电话那边才传来儿子哭泣的声音。
“太远了,你来不了!”
电话挂断了。紧接着我的BP机上显示出这样一行字:“你们应该告诉我,我能赶回来的!”
我的泪水忍不住又流了下来——我真后悔没有叫儿子赶来见姥姥最后一面,留下了这终生的遗憾!
许多父母习惯于在家庭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比如经济出现危机、亲人生病或者死亡等事件的时候,向孩子隐瞒实情。父母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让孩子过于担心或者悲伤。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应该经历这种事情,这不仅对于孩子的坚强、勇气等意志品质有良好的培养作用,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而且有利于在特殊情况下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缩短,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建议四:告知孩子做事的方法
孩子往往会犯错误。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当然要教育,教育是有讲究的。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弥补错误,怎样避免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老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傍晚,卡尔在外面兴致勃勃地模仿古代骑士。他用一根长长的棍子代替宝剑,独自和虚拟的强盗作战。我看见他的剑法绝妙极了,或是刺,或是砍。在这种玩耍中,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英雄。我很乐意看到他这样,儿子的这些游戏非常有利于他的想象力,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忽然,他“呀”地叫了一声,但马上愣在那里。原来,在“激战”中,卡尔一“剑”砍去,将邻居花园中的一束花砍倒在地,花瓣和枝叶在半空中飞舞。我冷静地观察他,看他怎么处理这件事。
卡尔看了看邻居的房门,并没有人出来。他也没有发现我正在看着他。当他正想转身“逃跑”的时候,我叫住了他。
“卡尔……”
这时,儿子知道这件事已经无法逃脱,慢慢地向我走来。
“你知道你犯了个错误吗?”
“知道。”儿子小声地回答。
“那你应该怎么办呢?”我严肃地问他。
“不知道。”儿子低下了头。
“儿子,听我说。你应该立刻去敲邻居的门,向他们道歉。”
“可是,我并不是有意的。”卡尔似乎还在辩解,他并不知道道歉的含义。
“卡尔,你要记住,人们犯下错误,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有意的。但错误已经犯下,你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邻居没有看见是你干的,但他们确实受到了伤害。你应该去道歉,人不能伤害了别人就逃之夭夭。你不是在扮演古代的骑士吗?骑士是勇敢的人……”
“爸爸,我明白了。”卡尔像一个真正的骑士那样敲开了邻居的房门。
在孩子已经犯下错误的情况下,冲孩子嚷嚷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弥补错误,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引文来源 第6种方法 告知--教育--人民网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