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都在变,变则通,变则活。不变则是一滩死水,不变没有出路。女孩子有“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让我们感悟到什么是青春多彩,活力无限;孙悟空有72变,就能把妖魔鬼怪杀得鬼仰魔翻,使我们领略了什么叫神通广大,智慧无边。孩子们更是在日日新,天天变,家长们对此深有体会,但是我们家长自己是否能随着时代变化呢?
和我们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相比,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显得极不相称,顾虑观望,步履艰难,顽固地坚持陈旧的理念,逼迫着孩子充当“考试机器”,只要分数上去了,是不是全面发展全然不顾。这样下去,家庭教育怎么能搞好呢?怎么能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呢?
家长要转变观念,首先要重新认识时代特点。
因为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强的时代性。教育只有在符合时代特点的时候,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在违背时代特点的时候,反而会成为阻力。因此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符合时代要求。当今时代至少有值得重视的以下四个特点:
l 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
我国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以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发展现代科技,培养创新精神成为教育的历史使命。
但是创新精神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出现要建筑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而中国由于长期处在农业的自然经济中,由此形成的各种传统意识,使人的发展没有完全摆脱连结于血缘、地缘纽带中的人依赖人的关系,独立人格发展普遍不成熟,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尊重,因而缺乏培育创新的土壤。
市场经济的出现,对我国最大贡献是使独立人格成为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如投资方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自我表扬都需要善于合作、有创新精神的独立人格)。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相对应的是人的主体性。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基础上的创新,是符合时代的第一要求。
2 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人类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发生了生存状态的根本性改变,人类逐渐走向互相依赖,结成整体,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性的生态危急,促使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要把局部的利益和人类整体的命运联系起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类出现了新的交往格局,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频繁交往,使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关系正在形成;
“双赢”理念的产生和“强强联合”举措的出现,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因此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是积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3 走向晚辈文化的时代;
当社会发展缓慢的时候,长辈所掌握的文化尚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特征,晚辈通过长辈的传授,仍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时是处在长辈文化时代;而迅速发展的社会,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时成长的一代,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代表了时代的特征。因此,在迅速发展的时代,必然形成新的“子教三娘”代际关系,宣布晚辈文化时代的到来。
在晚辈文化时代,陈旧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长辈用调羹喂孩子知识,教师在讲台上发布真理的做法将成为历史,于是,新型的“自主—合作—创新”教育则应运而生。
4 走向人的转型的时代——走向共同主体的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的生存方式出现巨大的变化。逐渐增多的共同利益,日见密切的社会联系,使一种世界性的关系正在形成,它不能不对人的本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的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社会的发展客观地产生了对新型的人的需要,教育应该培养能推动世界历史的主体,走进世界历史的人。
在这样的历史使命面前,人的转型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的单一主体必须走向共同主体。这样的主体就需要完成人格上根本的转型: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达到与他人的“视阈融合”;一是价值取向的转变。它认为既有个体作为存在的价值,又有对与他人共在的价值的肯定,双重规定性是价值主体的存在形式。
在当前形势下,这样一种人的转型教育则能将主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深层次中结合起来,十分值得探索。因此,更加自主,更加懂得合作,更加善于创新,才是走向共同主体时代新人的特点。
当然也有的家庭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时转变旧观念,迅速创造新方法,他们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继续探索,来个观念的十二“变”怎么样?这十二“变”就是:
1.把误解变成理解
家长和孩子发生误解的情况非常多。误解发生之后,不仅教育不能进行,往往还会造成家庭的紧张气氛。您想,家长如果冤枉了孩子,孩子自然不服气,哪能不争辩几句,但是目前这样做的结果是家长更加误认为孩子是“翅膀硬了,不虚心,不孝顺”,自然也就更生气。
应该说,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就更不应该急急忙忙地去教育孩子。不过有些家长常常是无意中犯的这个错误,自以为自己很了解孩子,所以往往听不进孩子的辩白或解释,把事情越搞越糟糕,更谈不到什么理解了。
要想把误解变成理解,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要注意:
(1) 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于家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家长天天生活在孩子的身边,而且家长也是从儿童时代过来的,但是并不等于家长自然就十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有一位家长深有体会地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他的孩子在日记中写到:小时候,有一次爸爸在厨房做饭,我趁爸爸不注意,偷偷地打开冰箱门拿出了几个鸡蛋磕碎了。爸爸发现了问我:’你为什么磕碎那么多鸡蛋?”我说:’我想从鸡蛋里找出小鸡。”爸爸说:“傻孩子,小鸡是母鸡孵出来的,不是磕出来的。”听了爸爸的话,我明白了鸡是孵出来的而不是磕出来的.
家长应该理解,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这样想不是很正常吗?他的好奇心,他的探索精神不是很可贵吗?
(2) 注意看到孩子的变化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可笑的做法:当送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忘不了嘱咐一句:“听老师的话,别淘气”,直到孩子上了高中仍然是这一句“听老师的话,别淘气”,十几年的时光都过去了,孩子在家长的眼里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在发展,看不到他的变化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呢?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它险些变成悲剧:有一位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孩子,成绩一般都是60分左右。可是在大家的影响下,他也在不断进步。有一次经过自己的努力得了一个85分的优秀成绩,他高兴的跑回家去,大声地对家长喊道:“我也有了优秀成绩!”。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送到耳边的是父亲冷冷的声音:“小子,你老实交代,成绩是怎么抄来的!”。这个平时挨打从来不哭的孩子,这次竟然委屈地大哭起来,他恨这个不理解他的家长,于是愤而出走。
未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条件具备,火候一到,马上就会有惊人的变化,家长要随时加以注意。
(3) 注意转变自己的观念
同样一个事情,不同观念会得出相反的看法。比如在一个家长会上,有位家长满面愁容地向大家请教:“我的孩子整天老看闲书,大家说怎么办?”。经过仔细询问,原来她所说的闲书,就是指《作文指导》之外的古典文学、科学技术、童话故事等等一切书。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个孩子不但没有错,反而是具备了一个当前许多孩子缺少的博览群书的优点。如果整天死读书,围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肯定出不了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把唠叨变成提问
“唠叨”恐怕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弱点,也惹得天下子女的一致厌烦。但有趣的是,这些子女年长之后,照样“唠叨”不误。
看来,“唠叨”不是那种可以“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的东西。
那种带着暖烘烘的亲情的“唠叨”,应该说是传递着父母的爱;带着沉甸甸的期望的“唠叨”,应该说本质上是父母的一种谆谆教导。但是为什么它总是惹得孩子们十分厌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现在处在“晚辈文化”时期(即晚辈掌握的文化代表了主要的时代特征),如果当父母的不能坚持“终身学习”,不善于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非要顽固地“唠叨”那些陈旧的经验,自然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那么看到了孩子的“问题”,难道家长就不能说几句吗?
许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说教,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就十分迷信说教,几千年来人们往往以为灌输知识就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满足于口干舌燥;父母在家庭中得意于唠唠叨叨,这些可笑的做法和心态无不是迷信说教的结果。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只是一厢情愿地讲些大道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也频频点头诚恳地说懂了,可是一做还是错。家长莫明奇妙,心里想,道理也不复杂,说得又这麽清楚,怎么还不明白?
其实,孩子当时说他懂了,也是真话,只不过他只是懂了词语的表面意思,和词语内在的深刻含义,往往相差甚远。这也难怪孩子,因为他年龄小,缺少生活阅历,很难亲自得到更多的体验,用他那浅薄幼稚的个人体验去理解成人的抽象概念,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
有一个四岁的孩子,曾经认真地去问他的父亲:“爸爸,为什么大人们老说要用‘箭’去射‘祖国’?”。原来在他很少的个人体验中,他只熟悉具体的“箭”和“射”,而对于抽象的“建设”尚缺少真正的体验。
没有真正的体验,肯定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更不要说形成坚定的信念了,这一点当前尤其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三国时代,刘备有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阿斗,当大臣们向他反映“现在老百姓非常困难,已经没有饭吃了”的时候,这位天子竟然出了个高招:“快去告诉老百姓:没有饭吃,可以吃肉嘛!”。这种糊涂皇帝产生这种糊涂观念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体验中根本没有“断顿挨饿”,只有“大鱼大肉”。
现在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没有体验过战胜艰苦后的愉快,没有体验过关心他人时的幸福,而只有“超前消费”和“享受溺爱”的体验,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自觉地坚忍不拔地去为他人、为人类的幸福付出,恐怕是自欺欺人。
所以,希望家庭教育能够成功的家长,不但要重视教育,还要讲究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不能满足于唠叨的说教。
我建议当家长特别想“唠叨”的时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变一下方式,试一试“把唠叨变成提问”。当然提问时态度一定要虚心,不能摆着架子去“提审”。这样做的结果,我的体会是至少有三个好处:
1、 融洽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一般都是高居于孩子之上,很少平等地对话。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虚心提问,孩子肯定会受到震动,这时往往乐意向父母解答,不会感到厌烦。
2、 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发展孩子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向他发问。孩子们有时做事情并没有动脑筋,或是随大流,或是随意做,当他听到问题时,就必须开始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
3、 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提问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如果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时父母再进行教导,哪怕是现在开始“唠叨”,也比一开始就“唠叨”强。因为这时父母了解了情况,属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心有成见”;还有一种更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孩子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非常精彩,大大超过父母原来想“唠叨”的内容。这时父母反而会暗中庆幸“幸亏我们没有先‘唠叨’,不然真在孩子面前现眼了”。
当然,孩子的认识虽然超过父母,但还可能不十分完善。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马上就打开了音响,家长一般就要开始“唠叨”个没完,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一心以为鸿鸪将至,长大肯定没有出息”啦!其实丝毫不起作用。如果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的协调……。当然,如果家长是个勤奋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实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化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拿着这个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种做法如果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倍。
3.把泄气变成鼓劲
谁都知道,和柔弱的幼苗最害怕冷风吹一样,稚嫩的孩子最害怕泄气话。可是在家庭教育中,泄气话还是经常从家长的嘴里漫不经心地冒出来,刺痛了孩子的心。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什么“你怎么这么笨!”,“你这辈子算完了,我对你不抱什么希望”,甚至说“你看××人家多光荣,我要是你干脆去死,省得丢人”。
说这些话的家长,当事后自己看到效果不好时也很后悔,可是火一上来,老毛病又会再犯。原因就是头脑里有下面两个误区:
一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脱离了孩子的可能,当期望达不到时就变成了失望,泄气话就会脱口而出;其实期望值过高,由于本身就不实际,一开始就隐藏着失败,而且过高的目标,只能使孩子望而生畏,反而会丧失动力,只有提出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高度,才能唤起孩子的积极性。
二是用“恨铁不成钢”的好动机来原谅自己的坏行为。有的甚至误以为用泄气话来刺激刺激孩子,可以推动孩子进步。其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泄气话给他们带来的只是一个坏的心境,而坏心境是孩子进步的最可怕的腐蚀剂。
所以家长要在行动上把泄气变成鼓劲,首先要走出认识的误区。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是想鼓励孩子,可是他真是没有什么值得鼓励的地方啊!”。
下面介绍两种面对问题比较多的孩子,如何“把泄气变成鼓劲”的方法:
1、 “考了58分也要表扬”。
有一个学生英语考试得了58分,可是这个不及格的成绩竟得到家长的表扬鼓励。家长是这样对孩子说的:“首先我看到你这个58分来之不易,你是从两个月前的38分提高上来的,我亲眼看到了你日日夜夜的刻苦攻读。两个月英语提高20分,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二是58分虽然属于不及格,但是你距离及格仅仅差2分了,下次考试我相信你一定不仅能够及格,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 “‘三好’你已经占了一多半了”。
有一个学习很差的孩子,由于评不上三好生很伤心。他的家长是这样鼓励他的:“你要有信心,你看,‘三好’你已经占了一多半了。你能跑能跳,是身体好;有上进心,是品德好,这就有了两好,只差一好还怕什么?”。然后家长帮助孩子首先总结自己学的好的那一门功课的经验,再把自己的经验迁移到其他科目上去。就好象修好了一条跑道,就能让其他飞机通过这条跑道,也同样飞起来。
家长要想做到“把泄气变成鼓劲”,从第一个经验我们要学会“看发展”,从第二个经验我们要学会“在孩子成功的地方去找到他的克服失败的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比“泄气”更加严重的误区:打孩子的问题。
该不该打孩子?表面看这个问题很简单,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上不就白纸黑字地写着:“……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长新,至今仍有争议的话题。即使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若拿这个问题来个全世界表决,哪个观点占上峰还很难说呢!
不少人相信“一打就灵”
为什么“棒头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古训流传至今,为什么现在还有的人以现身说法来证明它的正确性,“我就是我父亲打出来的”,“我这孩子现在不错,就是我打出来的”,的确还可以拿出许多似乎是打出来的优秀人才的证据。
所以,对于不少人相信“一打就灵”的现象,不能指望用简单的否定就能解决问题。但是,人类发展至今日,应该说已有条件出现转折。人们会从另一角度思考:这些好的结果是不是真是打出来的?如果不打,这个孩子会不会更好?那些由于“打”而进了监狱的人又该做何解释?
马卡连柯的一记耳光的效应做何解释?
不少人在为打孩子提供理提供论据时,常常爱引用“马卡连柯的一记耳光”做为辩论的重型炮弹。不错,的确是在《教育的诗篇》中,马卡连柯打了札陀罗夫三记耳光之后,产生了效应。但是,这些人太急于想证明打孩子有理,以至过于匆忙反而歪曲地引用了这个例子。
其实马卡连柯自己在事后是这样说的:“事情糟得很……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打了人”;“我没有一分钟认为我已经在暴力中找到了一种全能的教育法。札陀罗夫事件使我付出的代价比他本人付出的更大。”马卡连柯是这样分析札陀罗夫事件产生效应的真正原因的:“札陀罗夫的力气比我大,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一拳头就可以把我打得鼻青眼肿……在这件事情里,他们看到的不是打架,而只是怒火,看到一个人发怒了。他们明知道,我采取了一种对自己很危险,但是很近人情、而又不是形式主义的做法。……此外,他们也看见我们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他们终究是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可见,正是马卡连柯高尚的人格,大无畏的精神,他表现出来的义愤,才使这个过去饱尝毒打,也毒打过别人的札陀罗夫感到震惊和进而折服的,这才是产生效应的真正原因,而那耳光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为什么打孩子有悠久的历史?
打孩子有悠久的历史,这是和人类社会的缓慢发展相关的。落后的教育方式,产生在落后的时代。在那个由于落后的生产力,而使得社会封闭又愚昧的时代,不但被教育者是愚昧的,教育者也不是那么文明,动不动就靠以力服人,就毫不奇怪了。
但是,人类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正在从野蛮一步步走到文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人类的历史从野蛮到文明,在确立权威上,同样最初也是表现为依靠体力压服对方,继而发展到用武器制服对方,再发展到用经济控制对方,直到近代,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只有用真理、知识、信息和人才才能真正战胜对方。其实,教育孩子,不是也在走着类似的从野蛮到文明的道路吗?只不过有人是先意识到了,自觉去做,而有人意识不到,只好等到今后被迫去做。
打孩子的恶果
打孩子,这种原始的野蛮的教育方法,不知坏了多少事,毁了多少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这样语重心长地警戒过世人:“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既然我们痛感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大科学家还不够多,是不是应该算一算“打孩子”这笔账啊!。
经常打孩子的结果,一般有三种。一是使他畏惧暴力,学会不问是与非一切都绝对服从;二是学会欺骗,要想先躲开这场毒打,只好不择手段,欺骗自然产生;三是学会软的欺负硬的怕,因为他已被灌输了“暴力可以统治一切”的信念,将来一旦力量超过父亲时,就可以“儿子打爸爸”了。
所以,那些迷信“不打不成材”理论,坚持经常打孩子的人,您是否想过,将来打出来的,结果不是一个奴隶,就是一个骗子,或是一个打手。到那时后悔可就晚了
北风和太阳的比赛
有人不相信,对于那些“打”都打不好的孩子,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法。他可能没有听过这么一个古老的寓言:有一天,北风看见大路上有一个穿大衣的人,就对太阳说:比一比咱们俩谁的力量大,看谁能让这个人把大衣脱下来。太阳微笑着说:好,试一试吧。于是,北风就鼓起凛冽的寒风,一阵强似一阵地吹了过去,但那个行人不但没有把大衣脱下来,反而痛苦地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太阳是缓缓地将温暖的光线洒向行人,不一会,行人解开了衣扣,再一会,行人就愉快地把大衣脱了下来。
打孩子,其实是教育者无能的表现
有的家长承认,“我原来并不想打孩子,可是说了他不听,那就只好打,开始一打还挺灵,现在……”。的确,多少年来,做家长似乎不需要什么学问,在那生产力落后,环境单一,观念落后的时代,照着上一代教育自己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就足够了。可是,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更加丰富,思潮更加活跃,地球更加“缩小”,自我意识更加觉醒,仍然顽固地想用“打”来解决一切问题,不是有点像个满清遗老那样死守旧习气,到了民国还要留个小辫子,显得十分可笑吗?
关键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对“该不该打孩子?”的回答之所以不同,关键是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不同。那些打出来的孩子,他们可能是听话、循规蹈矩,即使有一些心理障碍,在一个封闭,发展缓慢的社会里,也许还可以生存。但是在开放改革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自主意识,自主能力是无法适应的,更不要说建功立业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自主能力的人。培养的是主人,而不是奴隶,就应该坚决、彻底地废止打孩子。
废止打,但不废止处罚
但是,废止打,并不等于废止处罚。对于一个未成熟、正在发展的孩子,不可能天生地事事都做得对,如果做错了,还一味地原谅迁就,那是从另一个角度害了孩子。目前独生子女更大的危险是在这一方面,不过有趣的是,溺爱孩子和打骂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来自同一个人。这正说明溺爱和打骂孩子都是根源于对教育的无知和无能,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极端的表现。
对正在成长的孩子,不能缺少严格的要求和管理。但总体上应提倡多用正面的表扬,少用、慎用负面的处罚。因为处罚总有天然的严重弱点:一是不能明确提出应该怎么做,只是消极地不许怎么做;二是处罚者带有的一种攻击性态度,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示范。
坚决反对体罚,提倡慎用、巧用“相关性”处罚(Sanctions
by reciprocity)(作者注:有人译做“互反式”处罚,我感到不如用“相关式”处罚更恰当)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培养自主的人出发,把惩罚和带有相关性的处罚做了严格的区别,惩罚是指给予孩子的惩处与他的错误没有直接关系,如说了谎,就不给他点心吃;而带有相关性的处罚则是与我们要制止的行为有直接关系的,如他说了谎,就告诉大家不能相信他的话。这种处罚能够促使孩子去思考、比较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对别人有什么不好,错在何处,从而进一步建立自己正确的行为规则。
4.把禁止变成疏导
作为炎黄子孙恐怕谁都知道,几千年前鲧用堵的方法治水,一事无成;而大禹用疏导的方法,则能驾驭凶猛的洪水,让它乖乖地变害为利。可遗憾的是,已经进入21世纪的人当中,仍然有不少为人父母者竟然当起当代的鲧,热衷于用堵的办法去教育孩子。怕孩子摔了,走路就不许跳;怕孩子噎着,吃饭就不许笑;怕孩子拐走,就不许出屋子;怕孩子烫着,就不许摸炉灶。这样培养孩子,虽然表面看起来十分安全,但是培养出来的是傻子、呆子,成了废物,其实并不安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主张放任孩子,对孩子不负责任,允许他们去从事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而是主张寻找一种把禁止变成疏导的积极方法。
比如,在帮助孩子明确是非方面
有的家长只是简单地要求:不许乱问,不许乱说,不许顶嘴。看起来,孩子不说、不问、不顶嘴了,问题就好象没有了。其实完全相反,问题是更可怕地被埋伏下来了。例如有的家长不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只是盲目地要求孩子考试必须100分,没有达到100分,也不许孩子解释、申辩,孩子怕受惩罚,就把卷子上的分数全都改成100分,看来,越是禁止问题就越多;而马克思采取的就是相反的办法,他注意让孩子发表意见,有时还要故意让孩子他们造一点反,因为这样更能了解孩子,更便于帮助他们成长。
再比如,在帮助孩子学会生存方面
有的家长禁止孩子去学做饭等本领,只是在充分供应方面下工夫,为孩子的衣食住行准备得十分周到,可是父母不在身边时,有的孩子竟连带皮的鸡蛋都不知道如何吃,这样的孩子能生存下去吗?
有的家长考虑得比较长远。他主动教孩子学会摊鸡蛋,第一次孩子十分紧张,把带皮的鸡蛋全扔进锅里,第二次还有点紧张,把鸡蛋摊在锅外边,家长也不生气,第三次孩子就比较从容了,不仅自豪地品尝到了自己亲手摊的鸡蛋,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珍贵的自信心。
还有,在帮助孩子增长智慧方面
有的家长只是让孩子死读书,禁止参加一切活动,剥夺孩子的许多爱好。以为这样可以使孩子不分心,把考试分数搞上去。其实,考试在不断地改革,死读书的方法会越来越不灵。有个聪明的家长他规定孩子星期天不许做作业,只许玩,而且要玩出水平,有时候还和孩子一起玩。结果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一直很好。看来,在帮助孩子增长智慧方面,家长应该是一方面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阔眼界,加深体验;另一方面教会孩子各种安全知识,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让孩子不但有真才实学,更有积极适应社会,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5.把溺爱变成智爱
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一半。现在令人害怕,害了孩子的溺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那种不顾后果,缺乏理性,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是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关心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溺爱所关照的并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孩子喜欢吃,他就满足孩子的吃,而孩子发育其他方面的需要,例如锻炼身体,相当多的家长反而忽视。很短的路程,本来应该是锻炼走路的好机会,可是一律要“打的”;孩子想干家务劳动,家长不同意,由于长期不干事情,造成动作不协调,然后又不得不花掉大量的钱去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那才叫关心到点子上了。溺爱者看不到后者,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鸡”,结果不仅是偏食的饮食习惯促成了一批“豆芽菜”,“小胖墩”,而且娇惯促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
所以说智爱和溺爱的区别主要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面需要。
理解
既然孩子更重要的需要是心灵的发展,这就更需要理解。因为孩子心灵的发展,有孩子自己的规律,不是家长一方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家长应该设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比如,有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精心饲养的一只小鱼死了,她非常悲伤,非要把鱼埋葬,并进行哀悼。家长就应该理解为这是孩子一种善良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予一定的支持,千万不能粗暴地加以斥责。所以溺爱只是对孩子的一般了解,而智爱则还应该表现为对孩子的主动理解、深刻理解。
责任
我们不应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物,要看到他是人民的希望,我们有责任把他培养成能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培养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应极力避免用我们自己狭隘的爱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更不应该用孩子的成功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一位老奶奶经常把孙子接来当作“宠物”玩耍,溺爱得不象样子,孩子的父母就表示不愿意再让他去接受溺爱,老奶奶竟然说:“我岁数大了,你们就让我再溺爱孙子一礼拜吧!”。应该说这种只顾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忘掉自己的责任,并不是真正的爱,而富有责任感的智爱才是真正的爱。
尊重
尊重是最深刻的爱,因为尊重才能使孩子产生自尊,而自尊才能使孩子产生内部动力,得到主动的发展。现在有些家庭,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溺爱,只要考个好分数,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把孩子捧为小皇帝;而另一方面又丝毫不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不给玩的时间,不给独立活动、思考的空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学习成绩不好,可以任意侮辱,拳脚相加,又成为了可怜的小奴隶。由此可见,溺爱实际上不尊重孩子,是肤浅的爱,自私的爱,而智爱把尊重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深刻的爱。
6.把单调变成多彩
在当代,有不少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过分幼稚,能力太差,却没有想想,这正是把孩子整天封锁在闭门读书的单调生活环境中,所必然造成的后果。由于孩子参加的实践活动过少,使得他们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过去我们常常笑话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不知道馒头、米饭是农民生产出来的,说是从商店买来的;而现在有些孩子,你若问他馒头米饭从哪里来?他的回答更加可笑,竟然是:“从冰箱里来”,真让你哭笑不得。
指望这些过着极其单调生活的孩子,能够聪明、有能力、并能很快地成熟起来,那真正是在缘木求鱼。试想,一个只见过小操场的孩子,从没有看过大海、草原,能真正理解“辽阔”的含义吗?一个连吃饭都要别人喂的孩子,能变得心灵手巧富有创造精神吗?
解决问题的出路并不难找,要想把孩子的生活由单调变成多彩,只要看法改变了,办法就在身边。
丰富每日生活
“铃……”这是孩子自己上的闹钟在响,他在学习解放军,看看自己能在几分钟内就能起床,并能把衣服穿好(甚至自己要有个记录本看看能否打破记录);接着每日的跑步开始了……临上学前,没有忘记给小乌龟喂食,并向家长深情地告别。在学校里,他们迫不及待地相互交换着新的消息,询问着、评论着、争论着……在课堂上,他们开动脑筋和老师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体验心灵的撞击……在课间,他们玩着最喜欢的保留游戏,试探着发明新的游戏……放学了,他们走进了兴趣小组,和自己的知己研磨技艺,畅叙幻想……回家了,他们工整地把作业完成,然后选择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认真地干了起来:阅读书报,小制作,艺术创作,和爸爸杀一盘棋,学习乐器演奏,甚至躺在床上冥思苦想……
深化假日生活
诱人的假日是多么地宝贵,少则两天,多则如寒暑假有一两个月,不仅应该认真安排出大举动,而且应该讲究质量。双休日去动物园和百兽交友,赴植物园与百花攀谈,去博物馆与历史对话,去体育馆使身体矫健,去科技馆与未来握手,去图书馆进行灵魂修炼,都是不错的设想。
利用寒暑假去访问农村,让孩子在小河边洗洗衣服,在山坡上打打柴草,在圈旁学学喂猪,在牧场练练放羊,那是在上一堂生动活泼的生活课;孩子再大一些,出外旅游做些简单的调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头脑,那是在读一本明白人生,了解社会的大书。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家长应该积极安排孩子参加。这种活动,除了上面说到的好处之外,还能更好地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们合作,这是家庭组织的活动所缺少的一种优势,家长应该理解和加以重视。
7.把恨子变成恨己
“孩子感冒,需要家长吃药”,这句话听起来很不讲道理,但是作为一种比喻,的确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作为一个幼小的孩子,来到世界上开始并没有什么优点或缺点。但是它又象是一张白纸,可画可写,可塑性很强。如果在家长的精心培养下,会表现出一些优点,这自然是家长的功劳;但是,如果孩子又表现出一些不足,难道就不能说是由于家庭教育上的漏洞造成的?
如果想通了这个道理,再看到孩子的缺点时,除了恨孩子的缺点外,就自然会想想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不足?把恨子变成恨自己,解决问题也许会效果更好些。
恨自己示范作用不够
学校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举止粗暴、爱打架的孩子,十之八九,他的家长也不够文明。有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竟然说出这样可笑的话:“你怎么这么爱打人!看我怎么打死你!”。当然,家长的确是好意,想教育好孩子。但是他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模仿”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几乎是人人皆知,关键是有人不知道它的严重性,所以往往没有把这种认识变成行动。
恨自己学习不够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最爱说的是:“你爸爸、妈妈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今后就指望你有出息,你应该有远大理想……”,家长的好意是想激励孩子上进,但是他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家长怎么能教育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孩子?
其实,这位家长将来可能就在这个地方失误:自己没有远大理想,也就不好学上进,因此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懒得去学习。用陈旧的观点来对待现代的孩子,再加上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榜样,家庭教育怎能不走向失败?
孩子没有教育成功,他的行为自然让人生气,但是家长自己没有好办法来帮助孩子,这时就应该恨自己学习不够,这才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突破口。
家长的自我教育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很多家长都想找到一个教育子女的“万灵药方”,其实,“万灵药方”肯定没有,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自己的素质提高了,不但自然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同时,有利于掌握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再加上自己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悟出的教育规律,体验到思想变化的特点,再来教育孩子,就会有办法,甚至有创造。所以说,只有家长的自我教育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有一位家长说过一句名言,让我们共勉: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就要天天向上;要想让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就要好好学习。
事实上,我感到现在许多家长非常善于学习、思考,已经创造出许多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研究,成为家庭教育研究的主人,应该是今后的方向。
8.把应付变成主动
教育孩子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但是有些家长不够主动,有意无意地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常见有些家长,非常诚恳地对老师讲:“我把孩子就交给您了,他要是不听话,您愿打愿骂,我们做家长的都绝对没意见”。这些家长满以为自己这样做,就相当支持老师了。其实不然,这些家长可能不懂得,老师最需要的支持是家长的积极配合,而不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时有的家长可能会感到十分委屈:“我们并不是想推卸责任,实在是我们不懂得教育”。如果真承认自己不懂,那就只能去学习,也不能因此只依赖学校一方去教育孩子,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绝对代替不了的。家长如果懂得和学校配合的重要性,就会变得主动,并且会在配合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教育新观念和新方法。
还有的家长最怕见老师,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在老师那里,家长脸上也不光彩。当然,孩子表现不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放弃了和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努力,孩子不是会越来越差吗?怕丢面子结果是更丢面子,有些失败的家长就是走的这条路。
更糟糕的是个别的家长,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而隐瞒事实的真象。有一次,当老师追查学生一笔钱的可疑来源时,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有不良行为,但为了“家丑不可外扬”,竟然谎说“钱是我家长给的”。这样的家长不是分明在坑害自己的孩子吗?
有的家长怕老师太忙,不好意思去和老师联系。这也是误解,老师忙就忙的是教育孩子,自然会欢迎家长来配合教育孩子。当然家长要注意讲究效率,不要经常占用老师很长的时间。
家长怎样主动地和老师配合,下面提几个参考方法:
1、 经常了解老师对学生的要求。经常通过询问自己的孩子来了解老师的具体要求,从中理解老师的教育思路,主动进行配合;了解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听听孩子的反应(但注意不要偏听偏信),积极进行配合。如果孩子年龄小,说不清楚,可以询问其他同学作为补充。关键性的事情则应该直接问老师。
2、 主动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发展情况。不要完全依靠在家长会上和老师交流,一是不及时,二是家长多,会上无法一一细谈。一般地至少一个月左右主动和老师交流一次,如果是孩子问题比较严重的阶段,就要至少一周一次,做到及时交流。
3、 有准备地和老师专题交流。针对孩子发展的某些方面,例如身体问题,发展专长问题,习惯问题与老师交流。汇报孩子在家庭的表现,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新的想法和举措,要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这种谈话用什么时间,要预先征求老师意见)
4、 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有时要经过家长的“翻译”(家长理解老师评价的基本意思,用积极的方式表达),不要简单地把老师原话直接告诉孩子,以免引起误会。
5、 如果与老师的看法产生分歧,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要主动地进一步与老师坦诚交换意见。注意多摆事实,求大同存小异。
6、 一般地采用通电话、手机短信、让孩子带纸条等简便方法,甚至接孩子时候与老师交流,不要过分频繁、随意到学校和老师长谈,特殊需要时要和老师事前约定。
9.把互怨变成探讨
当孩子出现不良倾向的时候,最容易引起夫妻间的互相埋怨。父亲说:“这就是你平时溺爱的好结果”,而母亲则反唇相讥:“你倒好,平时一点不管孩子,出了问题,就知道一顿臭揍”,结果孩子问题一点没解决,反而引起家庭的不和,这样就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时是父辈和祖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发生分歧。听说有一位父亲想严厉地管教犯了错误的孩子,没想到惹恼了爷爷,他竟然把菜刀摔在桌子上说:“你要想动我孙子一下,就先把我砍了!”……
本来,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曲折,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最需要的是大家冷静下来,首先弄清事实,然后分析原因,找出有力的解决办法,尽快分工去做。可是,现在变成了互相埋怨,甚至动起了刀枪,十分遗憾地向反方向越走越远。
不过,这种现象恰好能够生动地说明,孩子在这个家庭中为什么没有管教好。
“鸡多不下蛋”,“人多盖塌了房”,其实真正原因并不在“多”,而是因为这个“多”是处在无序状态。
在家庭教育中的无序状态就是教育孩子上看法不一样,做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呢?回答只有一个──统一思想,统一步调。
在家庭中统一思想有利条件很多,主要是大家的目的高度一致,那就是大家都爱孩子。在这个有利的基础上如何统一呢?谁岁数大就听谁的?不成;少数服从多数?也不成,因为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里。看来只能认真学习,互相启发,通过实践,找到规律,走探索真理的道路,也就是走把互怨变成探讨的道路。
有个孩子由于爷爷、奶奶长期的溺爱,暑假把心玩散了,生活没有规律,开学后,竟然坚决不进教室。这时全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坐下来讨论,孩子的父母为此甚至请假十几天。最后大家统一了看法,不仅孩子顺利地上了学,家庭教育也开始走上了更高的层面。
现在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材料很多,有专著,也有专门的报刊。平时可以有计划地连续学习一些,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比如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的零花钱应该如何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些专题资料来学习。
通过学习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就需要注意必须“一致对外”。也就是说,有的人可以保留意见,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上,在孩子目前,必须保持一致。实践一段时间以后,通过效果就可以证明哪一种意见是对的。
可以设想,全家人通过学习,把互怨变成探讨,天长日久,不但家庭教育的难题可以得到解决,而且每个人的素养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到那时,我们有理由希望这些家长能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和更多的家长朋友交流。
我对于家庭教育中所谓“严父慈母”的角色扮演不太赞成。我认为父亲和母亲合作,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每每在家长会上,看到满场端坐的都是“娘子军”,只有寥寥几个“党代表”,我就感到中国的家庭教育这样搞下去,问题少不了。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确应该郑重提出来进行讨论。但是我以为,这种讨论不应局限于用旧眼光对现状的剖析,更应以新观念放眼于未来。
是传统文化在为父亲画像
男性和女性从生理构造就不一样,沟通左右脑的胼胝体的体积,女性就大大超过男性。他们做了父母,当然各有特色。但是,现在人们眼中的父母亲形象,许多并不是他们真正的特点,而是传统文化为他们涂抹的颜色。什么严父慈母,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女子娘小媳妇,往往渗透着刺鼻的宗法人伦的腐朽气味,充满着浓重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情调,把本来意义上的阳刚之气,阴柔之美,弄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丈夫当然要处处显示他的权威,孩子分数不及格——大打出手;考试得双百──重金犒赏。教育孩子属于婆婆妈妈的事情──当然是婆娘出面。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必然是父亲替孩子去报仇,阳刚之气嘛!家庭出现了不同意见──自然是父亲说了算,男子汉大丈夫嘛!……
最需要提高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
上面着重列举了所谓严父的阴暗面,而人们期待的充满真正阳刚之气的行为为什么“千呼万唤不出来”呢?关键是需要提高素质,尤其是最需要提高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如果不提高素质,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特色,由于它是低层次的,对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都将无济于事。
目前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素质,首先不是那些具有性别特点的素质,而是男女都需要的高素质。比如独立人格,进取心,创新精神,能够说这是父亲的特色还是母亲的特色?历史赋予的责任感,现代的思维方式,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能够说父亲需要母亲就不需要吗?
所以说,我们呼唤父亲关注家庭教育,首先是呼唤的是一个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是在这个基础上将出现既严格又慈蔼的新型父亲。
父亲和母亲合作,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所受到的最深入人心的成功教育,应该说都是来自一个合力,即父母双方合作的整体效应,而不是一个过分能干的主角和一个糟糕的配角所能给予的。
在这个整体效应中,首先是父亲和母亲共同营造的家庭和谐气氛。焦躁、粗暴的父亲,能为了妻子和孩子的愉快,使自己变得温柔、耐心起来;胆小孺弱的母亲,是为了丈夫和孩子的幸福,使自己变得刚强、勇敢起来。一方遇到烦恼的事情,却能为全家的快乐气氛,而不任意宣泄;另一方发现别人的悲痛,自己就小心翼翼地用幽默来帮对方排解。
在家庭生活里,一抬手一投足,一蹙眉,一转睛的细微动作中,孩子所体验到的不仅是甜蜜的天伦之乐,更重要的是为他人幸福而心甘情愿付出的奉献精神。
其次是双方取长补短形成的最佳合力。在家庭中,父母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因人而异。擅长形象思维的一方,可以使孩子经常受到艺术的熏陶;长于逻辑思维的一方,可以使孩子不断得到严密推理的引导。当孩子陷在失败的痛苦情绪中,情感细腻的一方,立即成为教育孩子的主角,在孩子举棋不定犹豫万分时,性格果断的一方,当仁不让去为孩子导航。
在父母的家庭合作中,孩子亲眼看到,只有积极的合作,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也将逐渐学会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与更多的人如何合作。
三是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巧妙配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种配合无法绝对分工,更不能事先规定,完全是靠着夫妻间心灵深处的理解而达到的默契。有一对夫妇发现他们的孩子在父母下班回来时没有任何表示,不懂得体贴父母。但他们并不是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有意地在一方下班时,另一方大声地热情问候,主动接过提包,拿出拖鞋,倒上一杯热茶……
这种出于爱子之心演出的艺术小品,使孩子深受感动,情感和行为马上就有了变化。父母亲密配合进行教育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不止是大大超出单方教育的作用,更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教育的内容,例如,从小学会如何和异性相处,长大如何理解真正的爱情,将来如何成为优秀的家长,更是孩子在别处所学不到的。
所以我以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宜用旧眼光过分强去调扮演严父,而应该着眼于现代的需要,和母亲配合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他将是一个具有高素质,善于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特点的角色。
10.把片面变成全面
马加爵事件使很多人感到震惊:一个学习优秀的大学生怎么会成为疯狂的杀人犯?贫穷朴实的农民家庭里诞生的孩子,怎么会残忍地连续杀害了四个同窗好友?
如果我们能真正深入到大中小学生当中去,又会感到事件的出现并不奇怪,因为这类恶性事件虽然是凤毛鳞爪,但是一些性质类似,只不过处在萌芽状态的现象并不罕见。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有的一入学就成了“小霸王”,把全班同学几乎都打遍了;一个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没有朋友,由于感到“孤独”自己竟然提出“调校”;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因为长期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居然喊出“我恨不得把你们一个个都杀掉!”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生,有些学习并不差,有的甚至成绩还很优秀。经过调查,发现这类学生不夸张地说,他们的确就是“重智轻德”教育思想的产物。
例如那个感到“孤独”自己提出“调校”的三年级小学生,他的家长显然十分重视孩子的智育,孩子两岁就把一年级课本的生字都学了,5岁就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后来家长也发现了“孩子怎么这样冷漠?”认为是家长忽略了对孩子“人际交往”的教育,这至少是初步意识到“重智轻德”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
当然,智育是应该重视的,但是不应该导致轻视德育和体育。正像老百姓总结出来的:“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正确的态度是必须三育并重,把片面的教育变成全面的教育。
片面重视智育,“重智轻德”的思想为什么十分顽固?明明有许多失败的先例,但是为什么仍然有人重蹈覆辙?
很多人是来源于一个错误的观念:上学就是学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表面地理解“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能直接变成力量吗?什么样的知识都能变成正面的力量吗?实际上知识要看掌握在什么样人的手里,不同人能使知识发挥不同的作用。因为人的本质和动物不同,人有动机、情感、理想、期望、价值追求。人为了使自己生活的有意义而去探求知识。“离开了对生活根本意义的探寻,去学习和使用知识时,知识往往就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
一个好司机很清楚:汽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都应该重视,发动机再好,如果方向盘经常出问题,汽车能够正常行驶吗?那些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发动机”如何提速上的家长,赶紧关注一下孩子的“方向盘”吧!不要等到――――――
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家长为什么一切为了孩子,还不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一生。但是什么是幸福的一生呢?如果家长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在教育孩子上,就有可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11.近视变成远望
教育是关于未来的事业。家庭教育最关注的是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任何一个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绘制一幅美丽的蓝图,但是结果却有天渊之别。虽然人和动物不同,人能够想象未来,但是这种超前预设的能力,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喜剧效果。有人预见自己能成仙成佛,就去投河上吊,白白丢了性命;赌徒预见自己能大发横财,就把家财妻小都下了赌注,结果输了个精光。这里的悲剧是两个问题造成的:一是预定的目标对不对?二是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法对不对?
在家庭教育中同样也有这两个问题。如果说预定目标是让孩子一生幸福快乐,这当然没有错,问题是什么叫幸福、快乐?方法是帮助孩子达到预定目标,这也没有错,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帮助?目前不少家长在这方面的问题集中起来叫做“近视症”。至少有这样三种表现:
只见眼前的享受,不顾今后的生存
有个家长曾经得意地向孩子宣布:“小子,老爸给你存的钱,你一辈子都花不完”。于是这位“幸运”小子开始过起了无忧无虑,吃喝玩乐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老爸突然破产,变得身无分文。这时再想教育这个孩子学会生存,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这样糊涂的家长虽然是极少数,但是只关心孩子眼前的享受,不顾他今后的生存能力的家长却大有人在。已经上学的孩子,饭由家长喂,屁股由家长搽,牙膏要家长挤在牙刷上,经常带孩子去“麦当劳”大吃大喝,家长在一旁得意地欣赏……这些家长的“近视症”就是忘记了任何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生存,才谈得到发展。
只见眼前的分数,不顾今后的成人
有的家长热衷于单纯地抓分数,整天考虑的是考试怎样多拿分,以为这样就能有好学校上,将来有挣大钱的好职务干。他们没想到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十名现象”,即在小学考试前三名的学生,到了大学或工作岗位,很少有优秀者。反倒是那些10名左右的学生,出现了一些佼佼者。追求分数的结果不但把孩子追成“高分低能”的呆子,尤其是忽视了早期人格的培养,使他的人生缺少动力,找不到方向。这些家长的“近视症”就是看不到只有很好的做人,才能很好的做事,结果害了孩子。
只见暂时的社会现状,不见发展的今后世界
还有的家长,缺少正确的历史感,只看到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育不成熟,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混乱等暂时现状,就动摇了自己的价值观,逐渐相信“有钱就有了一切”,“人都是自私的”等错误观点。反映在家庭教育中,把市场经济的观念引入家庭,生怕孩子“太善良了自己吃亏”,就引导孩子走向不关心人类命运,心中只有自己的狭隘人生之路。这些家长的“近视症”就是被现状蒙蔽了眼睛,看不到人类的本质是懂得合作的共同主体,只有具有高尚人格,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社会里大有作为。
12.把失望变成期望;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失望,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快就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这些家长真应该好好学习下面介绍的两位伟大的母亲:
世界上有两位家喻户晓的大科学家:一位是爱迪生,另一位是爱因斯坦。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的项目,竟然高达1628项,这真是个惊人的数目。一般的人如果一生能有一两项发明,也是很不容易,足以令人骄傲的了。
爱迪生的发明,虽然这么多,但是,每一件都是不容易的。最典型的要算是电灯的发明了。电灯发明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出在电灯丝上。电灯丝应该是通电后,既要能发出明亮的光芒,还要能耐烧很长的时间。但在试验的过程中,许多的材料都不合格。不是不够亮,就是不耐烧。
爱迪生不怕困难,一个不成,再试验另一种。金属的不成,再换木材的,木材的不成,再换陶瓷的,甚至连竹子都试验过。
谁能想到,爱迪生前后共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才成功的。
爱因斯坦,人称他是20世纪的牛顿。他的相对论,的确是了不起的贡献,如果没有他的理论成果,当代的宇宙航行也许还要推迟若干年。
这两位同样伟大的科学家,还有一个十分相同的童年——一个不幸的童年。
爱迪生在小学时,是个异常聪明,但始终被人看不起的孩子,他对许多事物都好奇。例如,他看到母鸡能从圆圆的鸡蛋孵出小鸡,就找来许多鸡蛋,亲自学着孵小鸡。别人都以为他是疯子;他看到气球能在充满气之后飞到天上,于是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上天的同学来吃。不幸的是,吃了他给的发酵粉的同学,都肚子疼痛得在地上打滚。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高声喊道:又是你这个捣蛋大王,我把你开除了。
爱因斯坦小时侯,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学生。他常常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也以为他是个傻子。
当爱因斯坦要毕业时,他的父亲找到校长,不好意思地问到:我的孩子,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会有点出息呢?让人没想到的是,校长竟然冷酷地回答道:您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一样都是没有出息。
这两个不幸的孩子,有幸的是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两个都有一个始终对她的孩子抱有热切期望的母亲。
当小学校长将爱迪生开除之后,爱迪生的母亲气愤地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
于是,爱迪生的母亲将孩子接回家,亲自给他上课,后来又鼓励他搞试验。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进行试验时,不慎燃起了大火,仪器全部烧毁,但是他的母亲毫不后悔,继续支持他搞试验。
爱因斯坦小时侯,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一个个欢蹦乱跳,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独爱因斯坦一人默默地坐在湖边,凝视着湖面。
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的母亲身旁,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不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那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在想问题。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更看到了两位伟大的母亲。如果没有这两位伟大的母亲,没有这两位母亲对他们的孩子的坚定期望,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吗?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
让我们每一位家长,在任何时侯,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尤其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侯。
十二个变化写完了,但是应该变的不止于此。总之,世界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发展在变化,家庭教育要想成功,就应该不断地根据时代的需要而自觉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