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出依赖的心里
一、案例展现
小兰是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她四岁时,爸爸出走了,至今没有回家,她和妈妈跟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妈妈是一个工厂里的会计,家里的经济状况良好。小兰自幼没有爸爸的疼爱,妈妈和外婆、外公觉得她比其他孩子可怜,所以对她关怀备至,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她妈妈包办代替,以至到二年级的时候,她还不会系鞋带、穿衣服、梳头,连吃饭有时也是妈妈喂。晚上睡觉时,她也是搂着妈妈的脖子才睡的。家庭过分的溺爱让她形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上课时,只要教师走到她跟前,她就显得很紧张,正在写字的手就会发抖,无法书写。要是教师提问她时,她的脖子和脸就会涨得通红,越是紧张就越说不出话,如果继续追问,她就会掉泪,但仍旧一言不发。因此,小伙伴们也都不喜欢和她一起玩了……
二、低段小学生常见的依赖心理问题
在现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是溺爱。
首先,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笔者暂把溺爱分为三种:①过度给予②过度关爱③过度宽松。
过度给予:过度给予不仅包括玩具和衣服,还包括任何要支付金钱的事物,比如:运动机械、娱乐项目、零食等。除了那些需要花钱购买的东西外,过度给予还意味着用于孩子的花销在整个家庭支出中占有不合理的比例。
过度关爱: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照顾,否则孩子们没办法生存下去。但是过度关爱却使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有些事情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做,去掌握,才能应付将来的很多问题和局面。那种从小受过度关爱的孩子总是另他人感到窒息,等他长大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要么矫揉造作,要么无能,要么支配欲很强的人。
过度宽松:过度宽松意味着给孩子太多的自由和特权,那样的话,孩子会得到一些与其年龄并不相应的选择和体验。过度宽松还意味着父母不强调让孩子学习重要的生活技能,如果不要求孩子做家务,就会剥夺他们为整个家庭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
其次,表现为自我监控困难。自我监控能力薄弱是目前小学生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它源于家长的过分包办和教师的控制过严,使孩子失去了意志锻炼的正常环境,造成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与自制性欠缺,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当他们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报有恐惧心理,并会为失去别人的爱而感到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三、解决低段学生过度依赖家长的相关建议
要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父母要有挫折教育的意识
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明白,让孩子面对困难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来讲非常重要。不让孩子吃苦并不是给孩子幸福。其实,挫折更能锻炼孩子,孩子在克服了困难和挫折之后,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因为幸福是在克服困难之后才获得的精神愉悦。
我们要有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意识。挫折教育是希望孩子应对挫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学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受一些挫折,特别是早期受些挫折很有好处,可以催化他更快地成熟。早一些让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正常的“待遇”,这样,当挫折到来时,孩子就会懂得要面对,而不是依赖家长的帮助。
(二)家长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成年人都是从未成年人过来的,都知道未成年人十分注意仿效他们所喜欢、所尊敬的大人,譬如对父母、老师的一言一行,跟着学,跟着说,跟着做。有时,老师在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学生可能记住多少年。成年人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对未成年人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你要孩子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那你就该克服自身的依赖毛病。我们做父母的、师长的和长辈的,不一定在德性方面都那么完美。考虑到我们的言行对孩子们会产生影响,我们应该自觉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对自己存在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方面的毛病要“补课”,实行“自我教育”,坚决改正。
(三)给孩子创设挫折教育的机会
我们在给孩子创设“挫折教育”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并减少对家长的依赖。所以,我们要及时鼓励孩子进一步努力。比如: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如果他拿不到想要的物品,我们不要马上拿给他,而要让孩子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拿到物品;对于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参加各种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等。
(四)面对挫折,注意引导孩子
在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始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要教给孩子生活的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引导孩子开启生活的大门。孩子面对挫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的。面对挫折,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因为这也是挫折教育的关键。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消极心理和抵触情绪,我们应及时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性的评价,以增强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勉励他们正视现实、勇于进取。
1.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我们也要积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向困难发起挑战。
12岁的小刚因为考试发挥不好,没有进入班级前五名(他一直是班级前五名的,平时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妈妈鼓励他说“我知道你考得不好心里不好受,但是,一次考不好没关系啊,妈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会加油的,对吧?而且你一直都是妈妈的骄傲。”
就这样,通过妈妈的鼓励,小刚感觉好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孩子的努力和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让孩子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才是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的关键。
2.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我们的孩子需要培养、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艰辛。要让孩子在挫折中磨练自己,克服依赖的心理。
在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路上,小一休不小心摔倒了,他的膝盖被石头磨破了,而他的母亲只离他几步的距离,于是一休将手伸向母亲,向母亲求助。可是,一休的母亲却无动于衷,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母亲让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而在我国,我们做家长的都有这样一个心理:为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熟不知,这种“代办”式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试想,如果孩子事事都抱着对我们依赖的心理,他们会成为时代需要的英才吗?因此,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和父母一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
3.弱化父母的保护作用,教会孩子应急自救措施
除鼓励孩子多参与学校、社会所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之外,尤其要注意“自救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解,传授用电、用煤气、用火常识中的注意事项、救助办法,讲授地震、山洪中自救措施,讲授到陌生地方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应注意的事项,野外遇到突发事件的自救措施,让孩子熟记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等等,使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更加沉着、冷静、减少盲目的惊慌失措。同时注意发展孩子各种自救能力,诸如口语表达,外伤包扎,登高,游泳等,以提高其自救能力。
4.引导要正确
孩子在挫折面前,需要我们做引导,但引导的前提一定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孩子在用一个水桶和一个漏斗玩沙子,他想用漏斗把沙子装到桶里去,但是因为距离比较远,等孩子走到桶边时,沙子就快漏光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这时,他妈妈看不过去了,说:“这不简单,孩子,告诉你吧,就这样!”这位妈妈用手把漏斗孔堵住了。然后,孩子照这样玩了两下,便说:“妈妈,咱们走吧!”
可见,这位妈妈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孩子也没有体验到真正的挫折,没有快乐地体味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这位妈妈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权利,剥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够让他快乐的那些细节。
很多时候,我们试图把自己认为最行之有效的、现成的经验灌输给孩子,但是,对孩子来讲,这是无效的。
(五)培养孩子乐观态度和坚强毅力
让孩子明白,现实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困难也有挫折,让孩子以平常的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坚强豁达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中的暂时失败,做到得失皆坦然。因为,只要有了乐观的态度,就会增强击败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爱迪生的成就实在令人佩服,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面对挫折的勇气。人生旅途,难免会有困难、坎坷或沉重的打击。面对这些,可以伤心,也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
家长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吃苦耐劳,面对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诱惑,有克制力和约束力。可以让孩子坚持长跑,即使是在数九寒冬,也不要让孩子放弃,一定要坚持。相信,只要我们时时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