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孙云晓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

11年前 [01-17 08:56 周四]

孙云晓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

 (2013-01-05 08:44:01)

               读书郎的烦恼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最近在跟我闹脾气,已经两天没理我了。”家长张女士谈起女儿很发愁。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还整天围着电视转。张女士实在看不下去批评了两句,引起了女儿的反感。

  “好不容易放假了,妈妈还非让我去上补习班,真烦!”刚上初中的李同学跟妈妈一开始还争吵,到后来连话也不愿跟妈妈说了。最后他选择离家出走,寄宿在同学家。

  近年来,父母和子女间因为学习而产生的矛 盾越来越多。随着“幼升小”压力的增加,亲子间“无声的硝烟”甚至弥漫到了幼儿园时期。亲密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也是家庭收获幸福感受 的重要渠道。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趋向单一的社会评价,如何化解学业压力带来的亲子关系困扰,已经成为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学习是“罪魁祸首”吗?

  在对一些家庭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亲子间缺乏沟通,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以课外班等形式增加孩子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抱以过高的期望,都会引发亲子冲突。

  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负担,很 大一部分来自家长。由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超过80%的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考不好 招致家长的打骂。2005年的“国内五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发现,中学生感到压力最大的三个方面依次是:“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过重”和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过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的人约占总数的49%,2010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80%,近七成学生周末也没有充足的睡眠。研究还发现,“校外学习”和“家教补习”是造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两个重要因素。

  如今,报课外班让孩子早学点儿、多学点 儿,已经成了家长们的共识。“虽然妈妈按我的心愿报了特长班,但还是‘霸道’地加了两门文化课培训班。”初二学生小涵向记者抱怨道。“孩子面临升学,我们 也不希望她的假期变成‘第三学期’,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得从长远利益考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家长也很委屈。

  “老师总拿学习的事跟家长打小报告,家长 反过来就会批评责罚我们。我们和家长、老师的关系都恶化了。”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二的李同学这样看待“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三角关系”。在这种 关系中,家庭生活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担当起“课外辅导员”的角色,仅以分数和成绩论成败。

  在现实中,还有一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 才”的教育理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调查发现,中国超过半数的家长打过孩子。“粗暴的教育方式引发孩子强烈的逆反,结果是孩子将学习视为‘敌 人’,将家长视为‘帮凶’,导致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和要求,孩子也拒绝接受。”孙云晓说。

  “家长和孩子都很慌”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看来,因学业压力产生的亲子矛盾,是社会环境、亲子双方、教育制度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社会环境看,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优胜劣汰”的价值观渐成社会主流,以考试、评级为手段的竞争形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至公务员录用,下至“幼升小”考试,无一不是竞争。浸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家长不得不对孩子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在竞争中胜出。

  从社会流动性看,目前我国不同阶层间的上升渠道比较单一,“学而优则仕”仍是公众心目中的首选。同时,追捧一夜成名、追求物质生活的社会氛围也影响着家长,使他们难以客观冷静地评价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为孩子创造 的‘微环境’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比学校、社会更重要。”孙云晓2012年推出了一本名为《孩子,别慌》的新书。“父母不慌,孩子才能不慌。孩子的年龄越 小,‘微环境’就越重要。父母的心理压力正常,孩子的恐慌度就会低,亲子关系就会好,家庭幸福感就会高”。孙云晓说,但现在,家长错位的教育观和不切实际 的超高期望值,常使亲子双方的心里“都很慌”。

  在一些家长眼中,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考试多少分、钢琴过几级、暑期班报几个,家长总是高度关注,并以此评判孩子的“好坏”。而孩子的人格、性格、道德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无形”素质的发展却易被忽视。

  “虽然‘有形’的教育标准能在短期内满足家长对孩子‘学有所成’的期望,但却无法使孩子获得‘牢固的基础和长久的力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研究员、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骆风认为,这样的教育将造成孩子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薄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 普遍心理,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精英。“这怎么可能呢?”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的陆士桢教授对记者说,“统计显示,全世界只有1%~3 %的孩子是超常儿童。也就是说,100个孩子里面97个都是一般人。”但中国家长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按照精英来期望,按照精英来培养,按照精英来压 迫”。过高的期望不仅压抑了孩子,也束缚了家长,导致亲子关系在消极情绪的笼罩下持续恶化。

  不同的成长背景,也会使两代人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产生差异。江苏南通金沙小学语文教师俞燕与记者谈起自己小时候家庭环境很艰苦,有一次奶奶病了,父亲不得不四处借钱。在烛光下,父亲含泪告诉她:“孩子,有些事情,不要气,只要记!”

  “这句话我到现在都清晰地记得。要想改变 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上学,所以读书时我内心中就有一股动力”。俞燕说,“可如今的孩子从小物质条件丰裕,长期处于家长的保护之下,很少与社会接触。 他们思想安逸,内心缺少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很难体认努力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还有一些家长,想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没读过大学、没读过博士的遗憾。据孙云晓的调查,57%的中小学生家长要求孩子读到博士学位。“这些由‘职场压力’转嫁而来的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或与孩子的兴趣无关,肯定会引发亲子矛盾”。

  教育是一面镜子,亲子间的观点差异和情感疙瘩,透过它被放大、被凸显。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以应试为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更加大了学生间竞争强度,好似一柄放大镜、一把催化剂,使“读书郎”的亲子矛盾愈发尖锐。

  “中国的学生是最辛苦的。”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熊丙奇先生说,“在应试教育环境中,竞争性的压力层层传递到家庭之中,导致家庭教育被异化,亲子关系变得功利。要缓解亲子焦虑、改善亲子关系,就必须降低考试升学压力,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家长为什么要为每天的接送、课外辅导的安排投入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难道他们傻吗?肯定不是。绝大多数家长都被社会和教育的大环境所裹挟,不得不随波逐流地推搡着孩子在求学的漫漫长路上艰难前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教授刘云杉对本刊记者说。

  以慈爱心引领孩子前行

  在受访专家看来,化解因学业压力而产生的亲子矛盾,需要亲子的共同努力,社会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孙云晓说,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人的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对人精神世界的保护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全社会都应该反思,什么是成功的标准?“我认为现代的成功标准,第一是发展,即只要能在原有基 础上取得进步就是成功;第二是选择,即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第三是和谐,即有能力达成内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是成功。”

  “我们的社会应该允许梦想的存在。”孙云晓说。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一种梦想都有存在的理由,也都应该得到实现。家长应该告诉自己,也告诉孩子:“能在‘三百六十行’中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帮助别人的方式,感受到别人需要你,你就能幸福。”

  在转变社会观念的同时,教育制度的改革至 关重要。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向着“重‘育’而非‘教’”的通识教育方向转变,这呼唤着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与其形成有机衔接。国 家在加大投入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应尽快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区分,减轻学生的考试升学压力。

  “爱,能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家庭中,经常沟通,相互信任,是化解亲子矛盾的根本途径。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不可能一夕扭转,家长却可以在小家庭中为孩子创造相对宽松、更加合理的“微环境”,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以慈爱心引领孩子前行。

  杨雄说,做家长的要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技 巧。比如和孩子订立协议,明确多少时间是有任务和要求的,多少时间是自由支配的,做好事情可以得到奖励,等等。“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处理学业压力上 应该更加智慧、更有策略。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同谋’,就能帮孩子抵挡一些外在环境给予的消极伤害,使孩子受益终生”,刘云杉说。

  此外,父母也要“学习”和“研究”孩子。“时代变了,现在的孩子面对的诱惑太多了,如果你不了解他们的生活,怎么能当好家长?”在孙云晓看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