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与孩子有效沟通(二)

11年前 [01-20 22:48 周日]
                                                         如何接纳孩子      (一)  

           沟通有一个天条就是接受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真正出现   。没有 沟通就没有指导,而接纳是沟通的前提。只有我们无条件的接纳了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才能与孩子进入沟通之中。进入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生成某些  行为真实原因。我们了解  实质才能做对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我们接纳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安静下来才能听懂我们说什么。静才能生慧。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沟通。

 1;接纳孩子的情绪。

      情绪象条河,可以温柔平缓 的小溪   也可以暴涨的洪水 。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疏导孩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疏导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控制'河水“,因为当河水涨成洪水时,我们就会失控。所以我们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智慧与优雅,来疏导河水  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被接受时,他们会很容易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假如他们的行为不是我们所认可的,作为我们大人应该以孩子的心理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回忆自己当时成长时的心态将心比心当年自己小的时候同样的情绪需要什么这时作为父母我们就具备移情能力,同时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回复理智。

    小女孩养的一只的小白兔死了,她心里非常难过。这时候,爸爸过来安慰她:“别哭了,不就是一只小白兔吗?爸爸再给你买一个。”小女孩哭得更伤心了, “我不要你再买一个,我就要原来这只!”爸爸很生气也很无奈地冲孩子嚷道:“你怎么这么不可理喻!”孩子后来的哭,不再因为小白兔的死,而是因为爸爸拒 绝她的感觉,对她难过的心情不理解。她的精力转移到和爸爸的情绪对抗上。相反,接纳孩子情的爸爸会这样说:“失去一个好朋友是会很难过的。”孩子觉得被理解了,也许会说:“是啊,我每天给他好吃的。”爸爸说:“对,我记得你还每天带它一起出去散步。”孩子的感觉和情绪在与爸爸的对话中慢慢得到梳理,就会开始正确地面对自己难过的感觉。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要记住,检验你是否接纳了对方的标准,是对方是对方决定,而不是你接纳了对方。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由于某种原因,作业没有认真完成,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是否真的接纳孩子的这种负面的情绪?

 2;接纳孩子的想法。

在这里有一个概念,想要一种东西,只是想法而非现实。就像一个人恨另一个人,真想杀了他,想了很多次,只是想了想,想是不能作为定罪依据的,想是没有罪的。

一天妈妈收拾房间,发现了一幅画,是一个戴眼镜的老师在黑板前给学生上课,但是这个老师 的脸上有很多黑点,天上有很多飞机轰炸,画面上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形状。儿子放学回家后,妈妈问;‘儿子你画的是谁呀’儿子说;‘谁也不是’。妈妈说: “你让我猜猜吧,我一定能猜得出来。”她故意先说几个可能性极小的老师。儿子说;‘不对’。最后,妈妈说是班主任王老师,儿子点点头。接着儿子就说最近老 师‘批评了我们小组,大家很不高兴。妈妈听了‘哦,我明白了,老师批评你们,让你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了。”儿子点点头。“所以你不喜欢王老师,就在画上把 她变成丑八怪,最好还有飞机替你消灭她。”儿子低头笑了。“除了在画上报复她,你打算还怎么报复她?”儿子摇摇头,表示没有想法。“也是,报复一次就行 了,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对吧?”儿子赞同地点点头。坏想法不等于坏孩子,妈妈的教育方法是不同寻常的,她没有简单地揭穿和否定孩子的想法与做 法,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以接纳的态度宽容他,使孩子放松地与家长交流,才能真正进行指导。

    一天上高一的女儿兴奋的对我说;‘妈妈,同学买了一个新款三星触摸屏手机特好’好是声音拉的特长。我要是有一个就好了。‘我笑了笑说;’是吗?说说怎么好’孩子继续的绘声绘色说,这功能,那功能。我没有想好该说什么,就把她的话重复了一遍。就说;‘不错,十全十美了’。这时女儿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这功能太全也不好‘。我说;‘为什么’她说;’要是中学生使用会偷偷的玩,影响自己的学习。‘这时我说;’你这样客观和智慧,妈可不如你,这些方面我的向你学一学‘她说;老妈我说手机只是一个想法,不一定想要,我管理不了自己。只是羡慕羡慕别人。’

在家庭教育中拒绝和否定是最话的家庭中家长是主导,而不是控制,孩子遭到拒绝时,青春期的孩子会内心的反抗,生成外在行为。接纳孩子的想法,孩子在行为上才能愿意接受限制。

3;接纳孩子的感觉。

    接 纳孩子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是“不是没有向题”。尤其作为父母,要扣心自间,你真的没有一点自私吗?你把自己的 “面子”和子女的“成就’‘放在一个天平上了吗?你能无条件尊重子女吗?当然,这并不是要求父母去认同子女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要求亲子双方都能够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去,用对方的眼睛去看,用对方的耳朵去听,用对方的头脑去想。这样,你就会体会到对方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对方的想法和自己不同,也不加指责、苛求。

    比如:当你的孩子对你说“老师偏心,别人讲话不批评,就批评我”时,你的 回应是什么?接纳的回应一般是:也许老师是偏心了,你觉得不公平?但我想,也许老师是没有看见。再说,你讲话也是事实,“批评你讲话”这一点是没错的,是 不?这样你接纳了孩子的感觉,也把自己的想法沟通给了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错的,孩子会心服口服。而 不接纳的回应是:不要说老师偏心,你自己讲话难道是对的?不要去管别人有没有讲话,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讲话你还好意思说老师偏心!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这 样才是对孩子严格要求,错了。其实,这样你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也否定了可能的事实。结果孩子觉得连父母也不公平,不讲道理他被这样的负向情绪困扰,再不会 去思忖自己有没有错,更加认定老师批评自己是不公平的。


    有 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严格管教”,结果反而引发了孩子新的错误。例如,有个孩子因感冒一天没去上学。老师派了一个同学到他家里去补课。但可能是这个同学 过于热心,一会儿说该做这个,一会儿又说这样错了。如果令生病的这个学生感到很受干扰.他就没好气地叫这个同学走,不要他给自己补课。病孩的父亲回家得知 这事,非常生气,打了儿子一顿。儿子就认定是这个同学害得自己挨打。第二天一到学校,就去责骂那个补课的同学。结果引起全班同学和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极大不 满。当初,父亲若能先接纳病中的孩子“受干扰”的感受,再指出对前来帮助自己的同学应心怀感激,万不可无礼赶人家的道理,最好再教给孩子一些委婉应对的策 略,如向他表示感谢,让他先回家,或者给他一些书,让他在一边看,等等。这样,自然就不会有第二天‘服复”一事。而且,孩子还因此学到了待人处世的一些道 理。可见,“严格管教”如果伴随“拙劣的沟通”,很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家长怎样表达接纳的态度

    当一个人能感觉到被另一个人真正的接纳和沟通时,他就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很多父母都认为如果接纳孩子的行为,他就会依然故我,要帮助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你不能接纳他这样的行为,他将来才会变得更好。因此,大多数父母都是采取“不接纳”的方式来面对子女,以评估、判断、批评、教训、命令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不被接纳的。这种“不接纳”的方式使孩子不再跟父母谈心,而常是自己独自去面对问题。

父母透过自己的语言向孩子表达“接纳”的感觉时,可以使孩子接纳并喜欢父母,并帮助子女成长发挥潜能,从而协助孩子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给予支持的力量,帮 助其渡过青少年期的一些痛苦与失望。而“接纳”的重点是一定要表示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真正被接纳。接纳虽然是属于被动的,所以更要藉由主动的沟通或表达才 能让孩子感受到。

1用肢体语言表达接纳。(手势,眼神,表情,口气,沉默,不干涉)


当孩子从事自己的活动,父母用肢体语言或者不轻易干涉,会让子女感觉到“我现在做的事是对的”、“我玩的游戏是被允许的”、“父母接纳我正在做的事”。

而一些父母常会闯入孩子的房间、检查孩子物品等,这无形中已干涉到孩子的活动,并传达出“我不接纳你”的信息,通常会引起孩子的不安、恐惧与焦虑。

有时候什么都不说也是一种很清楚的表示接纳。心理辅导专家都知道利用这个方法,因为别人肯听你说话是一种很美妙的经验,会使人觉得被接纳。所以什么都不说跟什么都不做是一样的,是表示接纳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接纳有助于建设性的成长与改变。

2;用口头语言表达接纳。

    父母与子女在互动上当然不能全然保持沉默,语言的沟通亦十分重要,沟通的前提接纳与倾听。怎样倾听孩子说话,是我们每位家长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技巧。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