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莫失培养孩子“理性”之良机

11年前 [02-14 01:29 周四]
 

莫失培养孩子“理性”之良机

15岁以前孩子“理性”培养之探讨)

陕西商洛   卢书民

人人都希望别人理性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理性的对待自己和别人,也希望自己能理性的处事做人,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理性”化。因为这样,每个人的生活、氛围方显得和谐、惬意,每个人的精神、肉体也会感到满足、自得,每个人的财产、地位也会相对安全、优越。但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还是“非了”“理性”的价值,“弃了“理性”的培养。

“理性”是什么?孩子的“理性”又如何培养而成?

“理性”,懂得平和处事、正义做人,让他人倍感高尚,从而震撼心灵、启迪行为的道理的人之本性。即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本来(而不是臆造)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思维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对待他人,特别是曾经冒犯过自己的人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从人类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能基本正确的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积极向上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客观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阐释(而不是依赖所谓的“权威”去灌输,灌输出来的也不叫)真理;“理性”,通过符合客观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伪造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理性”的意义又在于对自身存在价值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进步使命的积极完成负责。

由此看来,“理性”还真非同小可。很多人生存的智慧等十五大商数并不比别人差多少,但为什么却在人生旅途屡屡败北?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缺乏“理性”。

如,本不该发生的口角、命案却因为“冲动”发生了;某项工作本该成绩沛然,但却因为“臆造”而付诸东流;见到不该所得之财本应“不动心”,但却不仅动了心,还动了“行”,进而成了“笼中熊”;本该成为高尚的“精神贵族”,但却因为“想当然”而沦落为“精神乞丐”,或者“精神商贩”;本该成为“自由王者”,但却因为虚荣下的错误判断、盲目评估、糊涂识别而堕落为信仰、知识、爱情、权力、金钱、房子、车子、名誉的八大奴隶,……

笔者无意对家长们的“理性”论长道短,不过借春节闲暇和家长朋友聊聊孩子的“理性”培养话题,试图抛出“破砖”引来“真玉”。

“理性”并非娘胎所带,而是后天培养形成。所以,最没有“理性”的还是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只要听听孩子们稍有不适便对家长释放出令人心痛的威胁哭声;只要看看孩子们对食品、玩具,甚或物品表现出来的可爱的“贪婪”本性;只要看看孩子们对厌恶之人表现出来的“冷漠”、“冲动”行为;只要看看孩子们对梦想追求的“天真”劲头;只要看看孩子们对长辈(家长、老师、官员、名人等)的盲目崇拜、迷信,就不言而喻。

那么,孩子“理性”培养的最佳时机又在何时,在哪里?

在春节在家长身边

因为,春节也是家长们常常表现得最不理智的时候。记得2010223日,笔者曾写过一篇拙文叫《春节“十豪”“耗”掉了什么?》,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这“十种豪放”均是家长们为了满足“虚荣”心理下的非理性行为。“十豪”之后,国人不仅衰败、耗掉了 “十风”(党风、政风、民风、子风、官风、礼风、学风、情风、文化之风和生态文明之风),更遗憾的是孩子们的“理性”也被“非了”!家长们自以为是的非理性行为就这样在潜移默化自己的孩子。

首先,说说燃放烟花爆竹。有位朋友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连孩子年后的巨额学费、某专业培训费都要捉襟见肘,但还是花费好几百元买鞭炮烟火一定要送给“天神”,以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以“显示”自己并不贫穷。理由是你巨富能把人民币捆在鞭炮上燃放,能把人民币糊在彩车上迎接新娘,能把人民币和祭祀的纸扎一起焚烧,我穷人也要“争口气”买几捆烟花爆竹燃放,和左邻右舍,和整个村镇,和整个城市,和整个社会构成一个地动山摇(原本就已经很是犬吠猫哭、声尘鼎沸)的夜昼嚣符,再一次听听噪音、闻闻烟味、吸吸烟尘、扫扫炮皮,直至再减减寿命。这不是典型的家长自己的“理性”被“非了”,同时还在弱化孩子“理性”的成长又会是什么呢(且不论巨富的“理性”如何被“非了”,那是另一话题。因为“理性”的巨富只会用多余的钱财去慈善;同样,他们的财富也是“理性”后社会和能力对他们的回报,并不是靠奸、权而获得)?

其次,说说饮食。佳节时日,亲朋聚会有必要,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在“情谊”与非理性的“奢侈浪费”中间加上等号呢?须知人间亲朋有三种:

一是有用亲朋:食利、势力酒肉亲朋,遇有小坎,尚可因壶中酒、箪中食而非理性的拔刀相助,甚或恩赐“杯茶文钱”之同情;遇大坎,却寻而不见。真实“小人”。

二是知己亲朋:对你的长短信息了如指掌,常有逆耳忠言,但你却常常不能理性采纳。仅此“哲人”。

三是高尚亲朋:能给你指点迷津,能给你必要的帮助,能提升你生涯质量,且少有“私欲”。实乃“贵人”。

这三者怎么辨别?简单,就看其是否“理性”。但如果把“理性”与“老抠”等同,本身又是不“理性”了。

即是家庭团聚,有钱平时就可以改善伙食水平,提高营养价值,处理好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为什么一定要在节日里吃得肚圆腰粗、“口腻肠翻”、行动不便呢?这不仅破坏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不仅用血汗在无知中渐渐损害身体,更是用非理性的行为在“非了”孩子们的“理性”。

再次,说说受礼。这里不说成年人之间正常(也有数不清的身陷庸俗的人情债泥淖而不能自拔)的礼尚往来,仅指孩子们接受家长和亲朋的压岁钱。于今,很多家长把自己给孩子压岁钱的多少与对孩子的疼爱程度,把别人给孩子压岁钱的多少与对自己的友谊、忠诚的深浅划了等号。为了某种直接(愚蠢)或间接(高明)欲求的亲戚、朋友、下属、同事为迎合低级心理,在春节除了不得不给的违心压岁钱和谄媚赞词外,干脆来个省时省事的“五不送”:不送书本、不送精神、不送真言、不送“良习”、不送(历练)氛围,这又是一个不仅家长们自己不“理性”,反过来还让别人帮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非了”孩子们的“理性”的典范。

最后,说说需求。孩子们的需求平时就很多,春节特殊就更多。家长常常不(或者不善)分辨是否实际需要,只要孩子有要求就一味满足。不同的是穷人有穷人的满足法,富贵有富贵的满足法;平民有平民的满足法,官员有官员的满足法。除了前面提到的烟花爆竹、食品、“岁金”导致孩子们的“理性”被“非了”外,更多的就是不见得真能用得上的,老师布置的或家长意愿的,如山似海的文化课辅助用品;不见得真正需要的衣服和其他物品。

说真的,“中国式特色”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盛大的传统或西洋节日为满足虚荣心理的非理性行为更是“特”中之“特”。

善良的家长们一方面要求社会、别人“理性化”,甚至也想把自己修炼的“理性”一点,一方面想要孩子们“将来”(为什么要“将来”,而不“现在”)也“理性化”,殊不知“理性”是一定要下苦功夫培养而成的,就如同良好习惯、高尚礼仪、能力提升需要下大力气系统的培养一样。

所以,愚者以为培养孩子们“理性”行为的最佳时机就在春节,就在家长身边

至于孩子们的“理性”如何培养而成,很简单,只要家长们能在平日,特别是盛大的(传统与非传统)节日,能少一点虚荣和攀比,能少一点“奴隶精神”,能少用一点前述的非理性行为去有意或无意的为孩子示范,就是培养日子久了,自己也习惯了,顺畅了,活的也是自我了,孩子的“理性”也就自然培养而成了

培养孩子“理性”的良机就这样抓住了,最终受益的不仅是你自己,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更是孩子本人!

201321023点(大年初一)

附:QQ1131586869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