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学会与他人相处

11年前 [02-20 00:12 周三]

学会与他人相处

                                                                     对一例社交恐惧的的个案指导

                                                                                     蒋晓华

 

      本个案的当事者小娟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特别是当同学谈及母亲时她会愤怒大叫认为是别人故意欺负她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每当听到同学提到妈妈这个称呼时她都会偷偷地躲在一边哭泣最近拒绝和老师、同学说话。2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孩子一定有家庭问题半年的家庭教育培训,我从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也有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的责任,因此产生了要帮这个家庭的愿望。

一、孩子基本情况:本案例的当事者小娟属于特殊家庭,没有人参加过她的家长会在班级中总低着头走路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性格内向不拘言笑拘谨自我封闭。但穿着简朴大方,是六年级的学生,说话时眼神忧郁很少抬头关注对方语言表达清楚稍显紧张

二、家庭基本情况:幼年时有创伤性的记忆:刚满两岁时,父亲出车祸去世之后母亲改嫁,从那时起就没有母亲的消息了,只奶奶抚养她。

三、孩子问题表现:对群体生活产生强烈的不安、紧张、怕见同学、怕见老师特别是与人谈话时不敢正视他人的目光。

四、孩子问题原因分析:

  (1)该生个体的因素:

        由于家里缺失亲情,进入青春期后,渴望受到同学的关注。由于这样的动机太强烈而产生失望、自卑、以致产生多疑。敏感、恐惧心理。

     (2)  家庭的因素:

       笔者通过访问和本人自述得知:在家里只要她犯错了,奶奶就骂她:"和你妈一样不知羞耻”更谈不上肌肤相亲哪怕一个拥抱都不曾有过。恨妈妈为什抛弃她不管她。加上奶奶对妈妈的恶语她明白她和妈妈都不受家人喜欢。唯一的亲人奶奶也瞧不起自己,她是多余的人。

       (3)学校的因素:

        学校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个体的感受。对家庭中出现的深层问题没有意识到对学生潜在的心理暗示,特别是亲情的缺失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心理失衡的诱因。

        (4)社会的因素:

        社区及教育机构没有对他们做调查摸底工作,也没有相应的帮助监护人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培训工作。健康的教育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五、具体改进措施(指导过程)

        确定帮助目标:

        近期目标是接纳孩子的表现,尊重孩子的需求、缓解人际敏感、消除恐惧情绪。

        最终目标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能主动积极与人交往。



        

      菜单一以孩子的视角接纳孩子

      多次和小谈心,让她多和同学交往,多和老师交流,对于这样的孩子,仅用苍白无力的空谈是无法转变的。

首先,要让班级注入亲情,让教室充满爱。学校每次放假,第一天回校上课,我总在黑板上写上“欢迎回家”,孩子们一进教室马上就感觉到大家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更让小娟明白跟同学们在一起是一种幸福,感到与人交往是轻松愉快的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培养每个学生宽容、仁爱,发扬相互协作、相互激励的团队精神。让小娟处处感受同学们的热情,就这样,很自然地让小扬融入这温馨的大家庭。


       菜单二调整对他人的错误认知,客观地评价自己



       其次我运用提问和自我觉察的方法引导她:“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很渴望与同学交往,你的努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们为什么与你越来越远,这些努力是出于什么目的?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我发现小娟所说的与同学的关系曾作出的种种努力主要体现在:为同学买文具、买零食、以为这样同学就会对自己越来越亲,服从自己。但结果发现自己为同学付出了很多,但同学依然不服从她的调遣,她内心很痛苦。通过深入的了解,笔者发现娟娟的行为表面上与同学关系不和实际上在潜意识里她由于缺失母爱,无形中就把自己当做想象中的母亲形象,按母亲的常态做法要求自己。如:替孩子买零食,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在小学低年级很多同学为了得到馈赠可以服从。但到了高年级特别是六年级的许多女孩已进入青春期虽然接受礼物,但拒绝受控制,所以小娟的做法必然引起同伴的反感,她自己的这种”代偿“行为也受到了冲击。   


     菜单三 克服的家庭不良情绪,给孩子良好家庭环境



      小娟常遭到奶奶的谴责和谩骂,所以造成自卑自怜,喜怒无常。所以,要让她奶奶明白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伤害,是不应该的。所以小娟的奶奶要努力进行自身的心理调适,无论情绪多么不好,都要以微笑面对孩子。因为一切的不幸,都不是孩子造成的。

    菜单四:积极地接纳亲人


      邀请她的唯一亲人奶奶来校与孩子交流内心的感受:孩子敞开心扉发泄了对妈妈及亲人的不满。待情绪稳定后奶奶表示孩子已经很不幸了,这都不是孩子的错,不能把自己的不满再发泄到孙女身上,让她认识到孩子妈妈也有自己的难处也许没有能力抚养她并不是抛弃她。因势利导我让一位和善、温和的老师扮演”母亲“当扮演者拥抱小娟时:小娟情不自禁地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并表达了对母亲给自己带来生命这一事实表达感谢!这一行为满足了娟娟缺失的母爱。

六、指导成果:

    小学毕业后她顺利地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2012年10月她来看我时告诉我“我虽然学习不是很拔尖,但是和以前的自己相比有了幸福感,大家都说我变得开朗多了”我也拥有了很多朋友。(不是送礼物获得的)

七、指导师感悟;


       优秀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问题孩子各有各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和家长交流,帮助家长提升的教育理念,就会使家校教育和谐统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