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今年九月份孩子就要进入小学学习成为一年级的学生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它意味着孩子从这天开始,将要真正挣脱襁褓,迈出成人、成才的步伐。同时,看着盲目和盲从的父母们为孩子上小学而提前学习这个那个,着急之余,通过自家孩子和所带的学生具体情况,针对家长和孩子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孩子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家长应该做好的准备
1.家长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你的孩子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用对待幼儿的方式对待他们,不能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必须赏罚分明、有错必纠。
2.家长自己也要做好辛苦的准备:
不能将孩子送进学校、扔给老师,就不闻不问了。孩子入小学后的一两个月是最关键时期,孩子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是在这时养成的。另外,从幼儿生活上升到有压力有任务的小学生活,跨越性很强,孩子很辛苦。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谈心,多关心和鼓励他们,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小学生活。
3.端正入学动机:
家长要注意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向孩子介绍学校的种种情况,不要经常和孩子说:“再有几个月就上一年了,小夹板就套上了”,让孩子一听就是受罪了,孩子根本就不能喜欢学校了,让孩子对学校有一种美好的向往。同时引导他们不满足于在幼儿园获得零星的知识,让他们懂得入学学习系统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对于这一点,家长不要认为是假话、空话,因为孩子的教育要理想化。
二、孩子应该做好的准备
1.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作息时间的不同(上下学的时间不同,上下课的时间不同)
学习内容的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轻松。小学以学习为主,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主)。
自理程度的不同(幼儿园老师负责的多,学校是自己负责的多)。
2.自理自立才是基础
上小学了,孩子们就要在学校吃喝玩用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前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自己喝水、自己吃饭、尽量用筷子、自己会吃一些鱼肉之类的、吃完把餐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自己刷筷子勺、独立大小便、自己穿衣服(尤其羽绒服之类)、自己整理书包等等。
3.具备如下好的习惯:
⑴阅读习惯:
尽量培养孩子独立看书的习惯,可以先看一下绘本之类的,只要孩子感兴趣就要让孩子看,只要是健康的书籍不要拘于家长认同的。刚开始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家长可以跟着一起读,慢慢的放手。好多孩子上学后作文不好,实质上这就是孩子的阅读量上不来。
⑵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里的学习习惯就是指孩子能够在家长的“陪同”下,能够尽快的完成作业。我接触过很多家长和学生,即使家长在旁边,孩子仍是磨磨蹭蹭,东张西望的,这个习惯一定要给孩子养成!
⑶交往习惯:
现在好多孩子不会和小朋友玩,一玩就打起来,明明是想好好玩,结果就都气恼的分开了。原因就是小孩子不会交往。交往的同时要孩子知道规则意识,家长多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不是我的,不能随便动;如果想动,得经过小朋友的允许,否则的话就不能动。实在想玩,可以拿东西和小朋友交换一下,或者其他的办法,就是不能硬抢。慢慢的孩子就会接受这种交往方式了。
⑷沟通的能力
当孩子之间如果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当孩子有听不懂的时候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平时在家里多引导孩子说,把事情叙述明白,别着急,慢慢来!
⑸倾听习惯的不同:
现在的孩子都很能说,知识面也很广,有些问题一提出来就能“脱口而出”, 形成了随便插话的习惯。在进入小学以后那是不可以的,回答问题首先要举手,在课堂上不光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也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学会用眼睛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度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明白,他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这需要家长有明确的态度和做法。家长要慢慢的放手。三年级之前家长多费心,以后就能省心。
等等。
4.掌握如下知识:
数学:
a:熟做20以内的加减法。凑十法和拆十法得心应手。例如:10可以分成1和几?8+7=? 12-4=?等等。
注:如果20以内的掌握有难度,那么一定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b:认识物体和图形并能分类。
例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体等等。能区分是某一类。
c:孩子了解长短、多少、轻重等比较的意义。
例如:在实物中和孩子一起比较。
d:认识钟表
只需认识整点和半点。再增加点难度,例如,现在是六点,问孩子,再过一个小时是几点?前一个小时是几点?等等。
语文:
a:熟练说出并能写出单韵母、复韵母、生母、整体认读音节。
b:能够给出汉字写出拼音。经常给孩子练习读拼音的故事。
c:认识一年级上册的汉字。近500字。如果有能力的可以再多识字。
d:学习写字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学习书法了。这样孩子刚开始写字就能按照标准书法规范去写。
三、孩子入学后,家长还要注意的事项:
1.家长不要急功近利。
家长培养孩子或批评孩子希望一次或两次见效,其实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需要时间的,这需要家长的耐心。有专家说,21天能够培养孩子的一个良好习惯,但要真正把这个良好习惯培养成孩子终身的好习惯,是需要一个学期不懈的努力的。并且家长们要相信习惯的力量,当家长在孩子刚上学时,给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你的孩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今后的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催促。也一样能很好地完成学业任务的。
2.家长不要有攀比心理。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是不同的,也就是从幼稚到成熟,从笨拙到熟练。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会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较,要用发展的眼光、进步的眼光去培养孩子。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家长和孩子共同分析,不指责、不抱怨,这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学会静等花开。
3.期望值不要太高。
孩子学习的目的是最终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而不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应全面而不是单一的。我们家长要知道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人,然后再培养孩子的成才。要让孩子成为人才需要各个方面的进步。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期望值高了容易导致失望值高,当孩子达不到你期望的目标时,你容易放弃。这是最不可取的。
4.家长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家长要与老师及时、定期沟通,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此要特别向家长强调的是,孩子在家里是大人手心里的宝,很多时候家里的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开展。在班级这样的大家庭里,学生很多,老师不可能像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全面的照顾每个学生,这时候孩子可能会有一点被忽视的感觉,这会让孩子有一些不适应,所以,家长要做好孩子回家哭闹,不愿上学的心理准备。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一位专家曾谈到“老师只能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下教育孩子,比如一堂课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家长首先要理解,并且当孩子提到学校一些不如意时,一定要站在学校、老师这一边。也就是肯定学校、肯定老师,不能为了安抚孩子而顺着孩子的意思说学校老师的不是。如果这样,孩子就不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会为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找到推卸责任的理由,也会更厌烦上学,这只能让问题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家长应该听完孩子的诉说后,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孩子说到的问题症结在哪里,能帮助孩子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会和家长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朝一个方向努力。”
家长也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不能“护短”。要主动、真实、全面地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如优缺点、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等。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老师的要求,及早发现孩子的各种困难,并在与老师沟通的基础上,恰当地帮助孩子。孩子在家中的进步要及时告诉老师,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在家中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孩子对学校生活不习惯的地方,家长要及时反映给老师,请老师帮助解决。只有和老师建立统一战线的联盟,才能给孩子恰当的帮助,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爱上学校,爱上老师。
5.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遗传是基础,教育是关键,环境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如果父母整天玩游戏,我相信你的孩子肯定是游戏迷;如果父母整天玩麻将,你的孩子将来没准会成为赌徒;如果你经常看书、学习,孩子也会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如果你说话不算话,将来孩子有可能成为谎话连篇的人。
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以为在和孩子谈话、教导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孩子,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甚至在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在教育孩子,怎么穿衣服、怎么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等等,所有这些一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所以父母的工作是在做人格的塑造工作,我相信今天来到这里的父母,都有一个愿望,就是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6.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宽容心。
容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的。
7.做学习型家长
家庭教育不单是孩子的教育,更是父母的再教育,没有任何成功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一个班级有一个孩子失败了,失败率只是这个班级的百分之一,而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失败了,确实百分之百失败了,我们谁也输不起!孩子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活生生的人,对他的教育,就是一次性的教育,没有回头路可走。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没有权利去赌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和谐幸福,我们必须摒弃父辈教育我们的错误方法,应该学习家庭教育新理念,改变、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让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信心,护送孩子们迈上成长之旅。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