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表达,更需要隐忍
富春第五小学 叶国洪
著名音乐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又出事了,年高74岁的李双江真的有点扛不住了,原本以为宝贝儿子大不了也是个“拼爹”的种,想不到还要厉害,“坑爹”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把李双江、梦鸽夫妇带入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各种评论风起浪涌,有记者说是学校教育出了错,但更多的网友抨击的是李双江夫妇的家庭教育。疼孩子没错,谁的孩子父母不疼?问题是怎么个疼法。放纵、溺爱是疼,历练、严格要求也是疼。据说,童年时候的李天一就已光环不断,但同时也劣迹不少。事发后,在元宵节,李双江病倒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根红”“苗壮”的李天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可悔之已晚。
“李天一事件”的持续发酵,带给我们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父母,如何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
诚然,爱需要表达。一个婴孩呱呱坠地,父母亲人的陪伴、照顾,让他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产生了信任感和安全感,有了这份良好的亲子依恋做生命的底色,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亲朋好友的亲近感,富于理想,对未来充满希望。可见父母的爱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中国的父母都很爱孩子,可是,却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这份爱:有时候过于隐晦,孩子几乎感觉不到;有时候过于骄纵,让孩子有恃无恐。这些都不是好现象。其实,很多时候,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或者语言表情告诉孩子:你勇敢地往前走,我一直在你身边。举个例子来说吧:孩子上学后打电话告诉你忘带学习用品了,你是送还是不送呢?送了怕孩子养成丢三落四、依赖的心理;不送吧,怕影响孩子学习,也怕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家长会感到左右为难。我认为,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送,你让孩子明白:万一孩子无意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周围的人会原谅你,内心不要有太重的忧虑;不论你遇到怎样的情况,总有人会帮助你,至少父母还在你身边,不要因为一点不如意,就否定整个世界。但是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 下次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万一出现了,要自己承担责任。
理解孩子的诉求,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成长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赏识孩子也是一种很好的爱的表达。推崇赏识教育的专家告诉我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的,对于那些原本落后、饱受批评、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讲,赏识和表扬是多么珍贵的礼物。他们每天期待着肯定,但事实总是与他们的愿望相反,在这些孩子身上,缺乏责任心、自卑、茫然,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能够从他们的情感需求出发,用一双慧眼去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哪怕是确实没有优点的孩子,也给他按上一个近似优点的标签,然后予以放大,孩子身上那种渴望被肯定的激情就会被迅速点燃,慢慢地,孩子会不知不觉地朝着我们期待发展的方向努力,在持续不断的激励中,好孩子或许就诞生了。这就是赏识教育的魅力,它用爱的表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
爱需要表达,但对孩子的爱更需要隐忍。据有关调查数据分析,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孩子并不缺少宠爱,特别在发达地区,家庭当中大人多、孩子少,生活条件富裕,很多家庭都是一群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隔代教育的倾向十分严重,而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孩子过分迁就,过于溺爱。从小,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犯了错误舍不得批评,这种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目中无人,不懂得包容、礼让。如果对这样的孩子也抱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观念的话,我想这就不是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很多时候,爱需要有一定的尺度,当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纪律,违背了社会道德,甚至触犯了法律,做家长如果还是“万般宠爱”,甚至动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孩子逃避该担当的责任,那么孩子的价值观就会发生扭曲,他的行为模式就会凌驾于社会法律规范之上,不知不觉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相反地,当孩子的行为稍微有些背离时,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担当一定的责任,及时阻止不良的苗头发展,那么就有可能让孩子修正方向,走到正道上来。
李天一就是一个的例子。李双江老来得子,有些溺爱也是人之常情。李双江曾说 :“不能要求孩子样样都会”,多少流露出对孩子不舍得严格管教的心情。其实李天一比很多孩子会得多:会钢琴,会唱歌,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这些专长,就像耀眼的光环,遮住了李天一作为一个孩子真实的天性。而这些光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一些必须会的,很多孩子都懂得的,李天一都不会、不懂。他不知道自己该守法——不到18岁,就有自己的豪车,还无证驾车;不懂得尊重他人,有点矛盾就大打出手。才15岁的孩子,不到合法驾车年龄就开车,李双江不会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制止呢?他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自己“宽容”儿子呢。每次出事,李双江夫妇总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金钱帮他摆平各种矛盾,在李天一的内心世界里没有父母摆不平的事,以致于他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李双江夫妇真摆不平的时刻,一切都悔之晚矣。
与其说是李天一的无知铸成大错,倒不如说是李双江夫妇的娇惯害了他。也难怪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在意料和情理之中。
如果,李双江夫妇对儿子的爱多一些隐忍,把爱多藏一些在心里,不把过多的优越感让孩子享受,让孩子从小懂得做人的责任心,犯了错不是忙着摆平矛盾,而是让他敢于担当,表面上看似乎不够宠爱,其实,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这就是大爱。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从QQ群里看到饶燕老师上传的一个事例:
妈妈接四岁女儿放学时,发现女儿脸颊皮肤有伤痕,看上去很轻微,但妈妈还是心疼得不得了。气急败坏地问女儿是哪个小朋友抓的。女儿一时没说清楚,妈妈就急匆匆跑去班级质问老师。因为几天过去了还没找出抓伤女儿的“凶手”,妈妈又跑到院长处说理。虽然班级老师和院长已经诚恳对待了,但是妈妈就此一直对老师有看法。一星期后,女儿脸上那条伤痕已经消失,妈妈还不忘查看,女儿突然说:妈妈,上次指甲没剪好,这里是我自己不小心抓的。
我想,此时的妈妈应该是愧疚的,真该好好想想女儿出了小小的意外,为什么第一念头想到的是人家的责任!如果当时多一些隐忍,不冲动,待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来处理,对老师也好,对孩子也好,连划伤的遗憾都是美丽的。
孩子的成长如同树木的生长一样,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还有土壤和养料。家庭的教育环境就像是土壤,土壤越肥沃,树苗就越茁壮,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像土壤中的养料,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如果父母撒下了正直、善良、诚实、孝敬等品质,就会在孩子生命里打上这些品质的底色,让孩子一生受用。只有根深才会枝繁叶茂,家庭教育做的是根深的工作,等到孩子枝繁叶茂的时候,他也会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养料反哺根部。
就在“三八”节前后,有媒体在热议:当下,许多职业女性在生了孩子后就辞了工作,在家做了全职太太,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并且这种人群越来越多。有反对者质疑,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利?
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固然可喜,但仅仅为了保证充足的时间未必就是好办法,孩子真正需要的除了父母的亲情陪伴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掌握好教育孩子的合理方法,那么父母追求事业成功的事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以身说教的良好举措,在可能的情况下,实在不必舍弃自己的事业追求而去满足陪伴孩子的时间保证,这种榜样的教育对孩子将来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领应该也是一种正面的影响。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爱,家长对待孩子应该像农民对待庄稼一样,怀着丰收的希望,根据庄稼的实际需要施肥、灌溉、洒药,该表达的表达,该隐忍的隐忍,只有把握好爱的“度”,才有希望获取丰收。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