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那点儿事
20130402 辽宁戴志强
昨晚休息时,无意间看到了书桌前面的读书记录表,浏览着最近自己读过的书的名字,不禁一笑。
前几天,在一个校长交流活动上做过一次主题发言,大讲述的过程中引用了许多例子。会后,几位朋友与我分享听完我发言的感受,一些溢美之词被我迅速地过滤,唯有一句话让我记得清清楚楚-------“你的阅读涉及的种类较多,有时跟不上你的思路,有点杂。不过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思考问题,为我所用,也是好事……”
记得在发言中我用著名笑星赵本山的《中奖了》这一小品中父子的表述以及农民工打工过年回乡的现象解读著名心理学家马思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用电影《一代宗师》中几组人物对话迁移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用体验式学习的观点来丰富一向呆板有余的教育培训讲座活动;列举“如何正确批评孩子的基本表达公式”来强调,强调培训活动要有深刻性与实效性……其中有些例子可能让人听起来有些牵强,但是仔细揣摩,其中或多或少是有一些内在的关联的。准备这个发言,从构思到成稿(PPT稿,我发言极少有文字稿,大多是事后整理,当然主办方要求事先要审稿例外)大约是一周的时间,而这些观点和例子的思考仿佛在我接触这些东西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收藏在脑子里了,有时读书的收获难以说清。
作为教育工作者,曾一度埋头在教育专业类的书籍里,可惜教育经典的阅读不多,多的是学校管理经验类的文章和集子,或许是因为自己初当校长时补充能力的需要。渐渐地我在阅读里,发现了太多飘渺的理想,雷同的内容,刻意的修饰与标新立异,以及东拉西凑的组合拼图,以至于我看不懂的越来越多,索性远离……
也曾在某某书籍中“教师阅读地图”和“阅读指南”的教导下进行过些许的尝试,后来也是渐渐地迷失。
好长一段时间里,我走入了一段“面目可憎”的日子,不读不说,安静地仿佛消失了一般。朋友问起,最近读什么,回答得干脆利索-----期刊、杂志、日报、晚报。
不过正如俗语所言的“什么动物改不了吃什么东西”,不读书的日子持续不了多久。搬家时,一个老朋友知道我爱书之癖,不知道从哪里要来五六箱的新书,因为他不懂书的,因此书的种类五花八门,古今中外,包罗甚多。与儿子将这些书整理到书架上用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读书再次泛滥,而且恶习不改,书桌上有,床头上有,家里有,办公室里有,随手拿的公文包里有,车里也有……好几本书同时阅读,钻钻时间的空子,读后书签一夹,方便得很。 不过改掉的习惯也有,原来担心在书上乱涂乱画,总会把一些关注的句段抄录下来,工整是有的,不过很是费时。而今,每每夹着书签的地方或者就在某本书旁定会寻得从儿子的旧物箱里寻得的铅笔、彩笔、红蓝铅等,读到兴奋处,便勾画不停了。
每天晚饭后,简单收拾,一家三口便各行其是。儿子书桌前写作业,爱人找一些养生、教子的书来阅读,我则沉浸在阁楼上个人世界里,查电脑、看视频,读书、摘记,时间仿佛比在单位里过得都快,每近一个小时,楼下的二位总会上来一位,开始在这个书房兼健身房的空间里,跳绳、投飞镖、走跑步机、拳击……折腾上半个小时左右,有时也忍不住加入其中,弄得浑身微微出汗。时间一到,又再次恢复起初时的平静,直到洗漱。熄灯前,躺在床上,也定要读得睡眼朦胧才肯罢休。
仔细看着贴在书桌前面的阅读记录-----关仁山的《唐山大地震》、《谭延闿大传》、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柴静的《看见》,《说吧,莫言》、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曹操时代》、《七十年代》、《胡雪岩那些事儿》、《丰乳肥臀》梁文道的《我读》、孙云晓的《拯救男孩》、戴维 迈尔斯的《心理学》(第七版),除此以外还有看过的电影《桃姐》、《太极2》、《一代宗师》、《春风化雨》,后面还缀着几个视频讲座《九型人格》、《把快乐还给孩子》、《素读的理论与实践》、《素食与健康》……哈哈,确实有些杂乱无章了。
我想,做学生时,阅读应该是目的性很强倒可理解,而成年人的阅读完全可以率性而为了,只要健康,只要兴趣,只要有遇到的缘分。
前两天偶然在书架里发现两本,一本是《理想丰满》,另一本是《恐怖瘟疫》,一本扔在了车里,另一本放在了窗台上,待我于近日读个究竟!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