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掌握家庭教育的平衡能力(1)爱的能力(莳苡)

11年前 [04-10 10:17 周三]


     我先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农夫赶着一头小毛驴在路上走,他看小毛驴驮着货物毫不费力,就给小毛驴的背上增加货物,加完后,看小毛驴还能驮,就又加一点,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加,最后终于有“一斤”货物加上去后就把小毛驴压垮了。这是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讲过的故事,他是想以此来说明凡事都要讲究“度”,例如水在常压下100度就变成了蒸汽,而99度就还是水,超过了度就要变质。处理任何事情都存在分寸,存在一个适度。任何事情失掉分寸就会处理不好,失去平衡。教育孩子也同样,必须掌握平衡的能力,这也是教育艺术高低的一个尺度。

 

有许多家长,在管理教育孩子时,好走极端。比如,要说对孩子严格要求,就以为越严越好,认为严格的程度和教育的效果成正比例,于是,无论大事小事,一概严得不得了,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一动不敢动;要说对孩子爱,就爱得不得了,看孩子哪儿都是优点,一点缺点、毛病都没有,就完全放手不管,一点纪律、规矩也没有,该要求的不要求,该管的不管;要说对孩子讲纪律、规矩,就一点自由也不给,成天挑孩子的毛病,甚至吹毛求疵;要说跟孩子讲平等,就和孩子一点界限也没有……这些做法家长不见得是有意识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盲目性的表现,不理解做事情掌握平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也都表示过类似的教育困惑:如,为什么同样是批评孩子,有的做法能够让孩子心服口服,有的做法没有效果,而有的做法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抗呢?为什么同样是爱孩子,有的做法让孩子对父母怀有强烈的感恩之心,有的做法让孩子忽略了父母的辛劳,而有的做法甚至让孩子心生埋怨呢?……

 

其实,这些都是家长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的平衡能力,平衡能力也就是掌握分寸的能力。马卡连柯曾说:“不管你们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而家庭教育中成功的家长往往也都是最善于家庭教育平衡能力的人。

 

今天我只想和大家交流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分析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来掌握家庭教育中爱的平衡能力。

 

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

我们来分析一下以下九个问题哪些是有条件的爱,哪些是无条件的爱:

1、小孩子不好好吃饭,跑来跑去,妈妈:“你要这么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

2、孩子考试没有考好,被老师批评,妈妈:“你要好好学习,爸爸妈妈会更爱你。”

3、孩子打碎了一只玻璃杯,妈妈说:“我不是对你生气,我只是觉得有些伤心,因为这个玻璃杯是有纪念意义的。”

4、妈妈:“我们在学习上为你投入了这么多,你却考了这么点分,对得起我们吗?”

5、孩子在与妈妈交流“朋友”的含义时,孩子不赞成妈妈的观点,妈妈:“对待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与我的想法有点儿不同,但,你有你的道理。”

6、有一个初四的孩子,按照平时的学习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的妈妈却说:“我为了他连工作都丢了,就希望他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前程,考不上省重点高中还有什么意思呢?”

7、妈妈:“我的确是无条件地爱他,我甚至不需要他爱我。”

8、妈妈:“孩子,你太棒了,爸爸妈妈没有什么能耐,以后可就指望你了!”

9、妈妈:“我的孩子就这样了,我只有接受了。”

 

我们都知道,年龄越是小的孩子,对父母的爱和对安全感的需求越是无穷无尽,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三年,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妈妈的情绪状态天然地处于一种共生状态,也就是说,孩子不知道那是妈妈的情绪,他认为他和妈妈是一体的,连情绪也是,妈妈笑他也笑,妈妈哭他也哭,妈妈慌乱不安,他也会不安。如果抚养孩子的成人情绪状态稳定,内在较为平和,养育孩子的环境比较宽松,成人还会合理地表达情绪,这样就能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安全感。在孩子三岁左右,孩子就能区分出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在六岁左右,情绪上能安然地、顺利地走出共生状态,这表明情绪成长得比较好。可是反之,如果养育孩子的成人情绪状态不好,比如说,容易焦虑烦躁、紧张不安、对孩子管教过严,那么,孩子就失去了情绪成长的典范,孩子就很难走出与成人的情绪共生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情绪,也分不清他人的情绪,容易陷入他人混乱的情绪,也容易为他人的坏情绪产生负疚感。也就是说,孩子身体、认知在成长,可是情绪却没有得到成长。我们试想,孩子在这种情境下成长,对父母的爱和安全感的需求能得到满足吗?

 

是的,即使我们肯给孩子大把大把的花钱,给孩子最优越的环境成长,孩子也会很混乱,可是为了在情感上有保障,孩子只有竭力争取自己所需要的爱和安全感,由于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爱,那得到有条件的爱总比没有爱会更好吧?所以,他们就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去想方设法迎合父母、取悦父母,得到父母有条件的爱。那么孩子主要通过哪几个方面去得到爱呢?最突出的三个方面:

 

有条件的爱:1、每当孩子取得某项令父母骄傲的成绩时

             2、每当孩子的做法符合父母的意愿而受到赞扬时

             3、把父母的情感依赖当成了爱

每当孩子取得某项令父母骄傲的成绩时,就会受到父母的赞扬,每当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时,也极容易得到父母的笑脸,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喜爱、被重视,心里充满了快乐。但是这种赞扬和喜爱是出于对孩子的真正了解吗?是基于孩子的意愿吗?有一个家长给孩子报了四个课外班,两个特长班,两个辅导班,有一天孩子小心翼翼地跟妈妈说:“妈妈,我感觉太累了。”可是妈妈觉得都学了好几年了,不学了多可惜呀,再说,做什么事不都得坚持吗?这个妈妈心不心疼孩子呢?当然也很心疼,于是她的心里就很纠结。我们想一想这件事情真的就这么难办吗?其实我们回家多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有什么打算,或许就能知道怎么办了。可是这件事难就难在家长只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想给孩子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仔细想想,这种爱只是基于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如此,再多的赞扬也都好像是一剂毒药,孩子会被鼓励着去按照外在的标准行事,会努力地去做到听话、成绩好。孩子会误认为这就是爱。可是,孩子不可能不出错,一旦孩子没有按照符合外在标准的事情去做,如果没有完成父母的心愿,孩子就会觉得内疚,感到不安,他会想:我犯错误了,我不是个好孩子,父母一定不爱我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对他再批评、指责、打骂,就会强化孩子的这种判断,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没有主见。

 

另一种被扭曲的爱就是把父母的情感依赖当成了爱。其实这也不是爱。实际上,孩子只是在填补父母心灵上的空洞,也就是父母情感上的荒漠、匮乏,孩子便成了替代品。这种爱也非常危险,因为父母觉得我爱孩子,我离不开孩子,越离不开越是爱,然后也要求孩子在情感上完全地依赖父亲或母亲,如果孩子违拗,父母就不高兴,就马上收回自己的爱。然而小孩子天然地对爱和安全感的渴求,就驱使他们取悦父母而得到父母的爱,这会带来错误的爱和错误的安全感。这样的情感依赖不仅会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也会给孩子成年后的婚姻生活带来困难。

 

例如,我们可以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一个女孩或一个男孩被另一个人死死地追随,甚至是为了爱不择手段,精神上受尽折磨,可是这个女孩或这个男孩却认为这是爱的表现,然后一再地原谅,再一再地纠缠。这种可悲的失去自我,就是源于把爱和需要混为一谈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有条件的爱(他称为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

 

所以,有条件的爱根源在于爱自己,而不是真正地爱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一下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是不是有条件的呢?根据这三点及时去检验、去反思、修正。

 

下面我们再来看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的?有一个很温馨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追去,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一条小鱼,游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鱼,游得远远的。我就要变成渔夫,用钩钩住你。”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渔夫,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你要去的地方。”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风,吹着我,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树,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那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这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作家玛格莉特·怀兹·布朗在1942年出版的《逃家小兔》中小兔和兔子妈妈的对话。几十年来,它总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祥宁静的愉快,带来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因为它所表达的是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尊重,而不是强迫

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孩子的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选择,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一定是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会允许孩子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去探索,允许孩子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使命,去呈现他们各自的生命之美。

一个初二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喜欢先看课外书后再写作业,而家长认为一定要完成家庭作业,才能看课外书,于是这位家长跟孩子说过很多次,但是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仍常常在偷偷看课外书。

孩子说想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想一边做语文作业,一边看物理课外书,这位家长觉得这简直是莫名其妙的理由。于是前来咨询该怎么办?

这让我想起在一次家长聚会时,一家长的分享,我觉得应该给我们很多启示。分享经验的也是初二男孩子的家长。这个孩子学习很好,成绩一般在第一第二。可是在寒假里增添了一个毛病:就是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做作业,而且听的不是音乐,是笑话。面对家长的质疑,孩子很有把握地对家长说:“您就放心吧,不会影响学习的。”家长即使觉得还是不妥,但还是忍住了。一开学学校就要进行第一次的测试,基本是考验学生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分数下来,这个男孩子的成绩一下子落到了班级二十几名,这完全出乎孩子的意料,他自己也感觉很懊恼,但这个孩子有很强的反思、总结的能力,他一边请家长帮助他分析卷面错误所在,一边懊悔地对家长说:“我以后再也不一边听广播一边做作业了!”

可见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我更佩服这位家长,她能冒着孩子成绩退步的危险,勇敢让孩子尝试,这一做法既把孩子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去负责,虽然成绩下降了,但他自己会有自己的领会,自己去调整,反而在学习上会更主动。也避免了家长过于参与学习,而导致的亲子冲突。所以,这种育子智慧不是学来的,是家长自身的修养学识,是靠对孩子的尊重、了解和信任。

 

无条件的爱是关心,而不是担心

关心是出于爱,而担心是出于恐惧。

有一位女士,她和老公一起创业,平时的确很关心孩子,上班时担心孩子的状况,常常打电话到孩子念书的幼儿园去问东问西,使得自己变成园方公认的“神经妈妈”,她自己知道,却无法改变。她的老公觉得可能是她的工作压力太大的缘故,于是建议她出去旅行减压。可是出去旅行后,她还是每天打电话回来关心孩子、老公,问他们吃饭了没有,过得好不好。行程本来是两个星期,她玩了一个星期就玩不下去了,说太担心家人,还是回家好了。回家后,她又开始在上班时打电话给幼儿园,如果幼儿园一直没人接电话,她就会坐立不安。

这位妈妈这样担心孩子,其实是把自己的恐惧无助的情绪和对孩子的关爱混淆了。她把自己搞得慌乱不堪,她所爱的人不但没有受惠,反而还因为她的情绪波动而受害。因为大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小孩,他们对大人通过肢体和微表情反应出来的情绪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力和复制力,远远超出语言传递的内容的影响力!例如,如果家长吓唬孩子说:“千万不能下水去游泳!”“过马路小心,千万别被车撞到。”实际上家长传递的是“被车撞到”“被水淹着”这样的画面,对孩子起着暗示性的作用,一看到水,一走在路上,就自然而然地害怕。

所以,对孩子的担心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恐惧。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担心孩子。

关心虽然出于爱,但过分关心也不好。过分关心同样会使孩子充满不安全感。对孩子的照顾我们应该掌握一条原则,就是应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对孩子的关心也要掌握一条原则,就是保护孩子自我的精神疆界。精神疆界就是分清楚关系中问题的责任归属。例如亲子关系中,家长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不允许孩子有隐私有想法、偷看孩子的日记、私撬孩子抽屉的锁、大事小事全由家长包了,这些行为就是没有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或者没有承担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就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和混乱,导致自理能力越来越弱化,心理发展越来越退缩。

 

无条件的爱是接纳,而不是放弃

现在我想和大家交流几个问题:

1、父母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2、三岁决定一生?七岁决定一生?四年级决定一生?

3、家庭教育决定一生?

4、高考决定一生?

5、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那么职业和婚姻决定一生?

我只想和大家再次思考这些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处在你的立场,你会肯定这些问题,处在他的立场,他会否定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我觉得,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每个孩子、每位老师都是处在不断地成长过程中,可能我们错过了这一生中很多个关键时期,但我们仍然像一棵树或一棵草,年年生生不息地在成长。观察一下我们的父母,即使他们不再读书学习,可是他们从生活中、从交往中仍然在慢慢地发生改变,这就是成长。再观察一下我们的孩子,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有可能在众人面前让你出丑,有的孩子就是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孩子就是和父母对着干,有的孩子怨恨父母、嫌弃父母,但这些依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他们的生命随时都会发生“学习——改变”的事实。那父母的教养重不重要?重要。三岁、四岁、七岁时的教育重不重要?重要。家庭教育、高考、职业和婚姻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更合理地说,是“重要影响”。所以,这个“决定”一词除了增加我们的紧张焦虑,还增加了我们的压力。如果我们认识到人的生命一直都在成长,接纳从前和现在的不完美,就减少了很多情绪上的问题。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家长说哪个老师怎么怎么不好,也经常听孩子说哪个老师怎么怎么讨厌,如果我们接纳孩子和家长的烦躁,同时也接纳老师也在成长这个事实,那么我们的心情就会平和许多,会更冷静地去处理问题。

 

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家长从语言上表露出要放弃孩子,例如,对孩子的教育权,对孩子的养育权,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深的影响。有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有两个孩子是邻居,在一个学校里读书,在一起上学、放学,学习成绩也一样。几十年后,他们一个被关进监狱,一个成为一大型企业的工程师。

一天,工程师来看望监狱里的同伴。见面后,他们回忆起童年时在一起的日子,感叹之余,他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以前我们是那样的一致,怎么今天我们如此不同?

他们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件事,那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一次考试中,他们是班级的倒数。一个是倒数第一,一个是倒数第二。他们都不敢回家告诉父母这个结果。于是,他们准备先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探听一下父母的态度。电话接通了——

第一个孩子对父母说:“爸爸妈妈,学习成绩很重要吗?”

父母说:“当然,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他脸上吓出汗来,“那么,一旦学习成绩很差,是不是一个人就不可就药了?”

父母:“是!”

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成绩很差,你会怎么样?”

父母:“怎么样?小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考试一塌糊涂,老子非揍扁你不可。”这个孩子听了父母的话后吓坏了,他想:反正自己完了,没有人喜欢我,干脆离家出走算了。后来,他经常和一些社会上的流氓在一起,无恶不作,最后,他被关进监狱。

第二个孩子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

“当然,孩子,我们当然是爱你的!”

“那么你的孩子如果很笨,学习很差,你们也爱吗?”

“当然,无论你是优秀的,还是暂时差一些,我们都是爱你的。”

“为什么?”

“孩子,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任何时候,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

这个孩子听到后,长舒了一口气。他在父母的关爱下,一点点进步起来,成绩越来越好,最后他考上了大学。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孩子的情况如何,都要爱他们。也就是不管孩子长相如何,天资如何、弱点如何,缺陷如何,也不管孩子是否达到了我们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成绩如何,都要爱他们,对他们不离不弃。但这也并不表示我们喜欢孩子的所有行为,我们可能批评他的行为,但是不论发生什么,我们对他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当孩子接收到父母对他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就无需隐藏那部分不太受欢迎的自我,他就不会去否认和歪曲他的错误和弱点,他就能自由地体验全部自我,自由地体验生活。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正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吗?

 

无条件的爱是建立自信,而不是无条件满足

有一位老人替自己的儿女照顾孩子,也就是照顾自己的孙子,他说,“我自己的孩子是‘80后’,说句不中听的,他们的确太自私,事业做得不错有什么用,孩子扔给我们老两口,我们精力不够,知识结构也跟不上,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精力旺盛,缠着让讲故事、玩游戏,我们身体真是吃不消,带着孩子去学钢琴,耳朵也不行,记了30分钟笔记,回来也不知从何下手辅导孩子,学了5次就放弃了。”

 

今天的很多父母错误地将“爱”与“无条件满足孩子”等同起来,例如在童年剥夺了孩子劳动,剥夺了孩子为家庭和他人付出的机会,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一切所需,却很少关注他们内心的需要。有时候,大人和孩子近在咫尺,孩子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如此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其实总是伴随着淡淡的焦虑,因为,孩子的获取大过付出,没有一个明确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在中华家庭教育网指导师的课程里有这样的课程来专门介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十大精神需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68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们都把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功的需要,列为孩子最高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不是我们人为加上去的东西,而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自然趋向。现在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这些精神需要,而过于重视孩子身体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这就容易使家庭教育失衡。从教育的策略观点看,无节制满足孩子物质要求,将会压抑孩子的自然发展,导致孩子缺乏克制心理和控制欲望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就具有的适应性和独立性,逐步衰退并变成麻木不仁的依赖性和蛮不讲理的骄纵性,会严重妨碍孩子正常才智的发挥,削弱孩子自身发展过程中必要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成为正常教育的阻碍,这是典型的爱,反成了害。

 

还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最主要的是缺少自信,这给她的人际交往、工作和家庭都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于是她下定决心在孩子的身上扭转这一局面,她不想让自己的性格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孩子出生不久,她就经常抱着孩子对他说“我爱你”。到了孩子更大一些,她问孩子:“爸爸妈妈最爱谁?”孩子会习惯性地回答“宝宝”。这时她会说,爸爸妈妈爱自己也爱对方,还特别爱宝宝。后来再问孩子:“宝宝最爱谁?”孩子则快乐地回答:“爱自己,也爱爸爸妈妈。”这个孩子很小就确定自己是被关注被爱的,建立了强烈的自信。人只有足够的自信,他才能有足够的力量爱家人,在外面也知道爱护比他更小的孩子。

 

无条件的爱有原则,而不是溺爱

3周岁的小瑞和小旺是亲密的好朋友,一有时间两人就粘在一起玩。这天,两个人看到楼下邻居家的小弟弟在玩遥控小车,两孩子看着也心痒起来,跑过去要玩小弟弟的玩具。小弟弟可不答应,紧紧抱住不肯给,两个孩子仗着自己个大,硬抢了过来拿到其他地方去玩了。这下小弟弟大哭,哭声引来了大人们。小瑞和小旺像商量好似地,异口同声地说,是小弟弟自己给他们玩的……

如果我们是小瑞或小旺的家长,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如何处理呢?

 

第一种可能:

妈妈:“你为什么要抢别人的东西?抢别人东西就不是好孩子,你怎么可以这样?!”

孩子:“我……没抢……”

妈妈:“小孩子不能撒谎,知道么?撒谎了妈妈就不喜欢你!来,告诉妈妈,你撒谎了吗?”

 

第二种可能:

妈妈:“玩具是小弟弟的,你们怎么玩了?”

孩子:“是小弟弟给我们玩的。”

妈妈:“嗯,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这么说。”

 

第三种可能:

妈妈:“儿子,你觉得妈妈爱你吗?”

孩子:“妈妈爱我。”

妈妈:“那么如果今天你撒谎了,妈妈还会爱你吗?”

孩子:“……妈妈你是说你不爱我了吗?”

妈妈:“答错了,妈妈依然爱你。只不过妈妈要打你一下屁股。”

妈妈又问:“如果你今天出去又撒谎又抢别人的东西,妈妈还会爱你吗?”

孩子:“……不知道。”

妈妈:“亲爱的,妈妈依然爱你,只不过这一次妈妈要打你五下大屁股。”

 

这三种处理方式,哪一种更合理一些呢?

第一种教育效果:孩子会伤心地哭起来。因为妈妈知道他抢了别人的东西,还撒谎,自己是个坏孩子了。他认为妈妈真的将从此不再爱他,他失去了最安全的庇护。

第二种教育效果:孩子会知道自己与小伙伴发生了矛盾,妈妈会出来保护他,所以,以后做什么都不用怕。这样教育的后果,孩子凡事只想到自己的感受,极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第三种教育效果:孩子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明白了无论怎样的状况,妈妈都无条件地爱他,虽然妈妈要管教他,但那管教是基于爱。

 

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教育效果,从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第三种处理方式会更合理一些。妈妈对孩子这种无条件的有原则的爱,要比无条件的无原则的爱更能让孩子踏实,孩子的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才会发展得更好,这样,他才能勇敢地去冒险,不怕艰苦,也不怕失败,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很有自信心的呢?妈妈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更加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我是重要的人,我是有价值的人”,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

 

无条件的爱,是一种成熟的爱,它不只是以自己或以孩子为中心,而是愿意去接纳所爱的人,照他们本来的样子接纳他们。我们可以参与孩子的生命,但要保持个人界限的完整性。

无条件的爱,是我们通过学习和成长,用心地去了解孩子,并对孩子的生命更加敬畏和尊重,用一双慧眼纯然地欣赏孩子的独特性和才华。

无条件的爱,是我们全心全意地希望“孩子成为他最优秀的自己”,而不是被我们塑造出来的“天才”或“全才”,并且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孩子也有这个能力。

 

请欣赏闫岚老师的诵读《纪伯伦: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