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内容:孩子厌学逃学失去信心时,你作为父亲是怎样做的呢?
一到三年级,儿子的学习与其说不用我操心,还不如说根本看不出来怎么样,一年级他延续了幼儿园不听讲的习惯,在朦胧中混了一年,成绩平平,但因为朦胧,让人充满希望。二、三年级应该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时期,儿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仍然上课不听讲,因为不听讲,作业就不会做或做的慢,耽误了好多玩的时间,学习压力逐渐加大,成绩虽然不很理想吧,但也在中等生行列。四年级情况变的恶劣,学习成绩不好,加之周边老师、家长和同学带给他心理上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厌学、逃学,成绩猛降,最差的时候,成绩排到倒数第几,因为不听讲、学习成绩差或者调皮捣蛋,被老师叫家长不断,甚至有一周被老师叫家长两次的记录。四年级,是儿子最让我操心的一年。
四年级第一学期,我用在儿子身上的时间开始增加,因为那时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学习的情绪也不好,自信心快没有了,开始有厌学的迹象。
我以前分析过他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没有养成好习惯。时间长了,成绩不理想,该学的东西没有学会,上课听不懂,就更加不愿听讲。我相信,不是所有的人,从一开始就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相信我儿子那时的状态是正常现象。也正因为如此,我与对儿子的成绩不屑或进行过激评价的对立面,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同时,加强了与儿子的沟通,对其学习方面也加强了辅导。
每件事情总是有内外因的,儿子学习不好的内因主要是自控力差、好动,不知道听讲的重要性,课上没学会,或者自以为学会,其实根本没学会,做作业就发愁,难者不会吗!他做作业的时间总是很长,每天好像都做不完作业,而我们打听他的同学和老师,都说作业不多,用不了多少时间。如此反差,让我总结出前面分析的原因,听讲,成为手段上的关键,而落实听讲,必须从思想工作做起,并克服外因的干扰和影响。
那么,外因是来自那些方面呢?首先,老师的压力。我始终说,现在的应试教育会毁掉这一代人,决不是危言耸听。小学生,死记硬背,固然可以拿到“好的”成绩,但是,往往是戕杀了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和创造性,脑子注了水,把人变傻了。儿子最发愁的就是背课文,因为没有方法,死背,枯燥而乏味,时间长了,偷懒、逃避、说谎等等,采取一切他可以用来抵挡这种烦恼的手段,不论对错,解燃眉之急,减轻当时因此带来的痛苦。还有,当儿子不听讲和成绩不好时,由老师方面带来的其他压力,比如,罚站、嘲讽,批评,叫家长(何止是孩子们,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惩罚,决不是简单的与家长沟通)。我从内心非常尊敬老师,但我不认为所有老师的教育方法都那么到位,正确。每次被叫家长,我更多的是舒缓儿子因此给心理上带来的不悦和压力,提出改进缺点的建议,我没有一次因为叫家长和儿子发过脾气,我知道,那样会适得其反。而老师叫家长的目的,当然是让家长严加管教,几次,就差说,回去一定得好好打他一顿,虽然没有这样说,但我听得出来。也正因为我没有“严加管教”,我背上了放纵孩子的恶名。我和老师说过我的教育观,赏识、引导、鼓励、兴趣教育,老师们均不认可,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根本不能这样去做,说我会把孩子害了。简直把我看成另类,根本不是合格家长。而我坚持认为,如果不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即便儿子考上大学,也不是成功,也不是一个健全的生命,有残疾,缺魂儿!那次,所有教研室里的老师们,对我的言论反应的那么强烈,我没有想到,从此,我再没有被叫过,可能是被老师们看透了,有这样的爹,孩子还能好到哪里?
另一个外因就是孩子的母亲,我的妻子。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一章,很清楚地说,孩子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首先就是有一位称职的母亲。儿子他妈太欲称职,一二年级因为儿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基本是温顺、善意的要求。等到三年级学习成绩下滑,坐不住了,开始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找老师,你想想老师的那一套经典理论,就差明说拿教鞭打手,还是被儿子他妈生给悟了出来。找学习好的同学家长取经,大多都是抓得紧,要求高,功夫深。于是,儿子上课不听讲、作业不会做、贪玩、说谎一切陋习,一旦被发现不是爆骂一顿,就是狂扁一顿,战争此起彼伏。因为没有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孩子从顺从到执拗,把妈妈“教”的东西全都用在反击之上,逆反心理加重,厌学情绪明显。有一次,儿子在被逼写“3l”英语作业时,与妈妈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他没有兴趣学,没有学会,作业不会做,就不提做作业的事情,被妈妈通过打问审查出来,痛斥儿子一顿,却没有关注儿子为什么不做作业,更没有帮助他解决心理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儿子本来就觉得这是课外班,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被骂了一顿,加之也没有学好,羞愧难当,恼羞成怒。冲突之后平静下来,他对我说:爸,你知道那时我想到啥?我想到他说啥,但故意说,想到不学了,再也不上课外班。儿子苦涩的摇摇头,说比那还严重。我直面说到,你想到死!他点头称是。我很震撼,心中充满酸楚,看着这个计划生育出来的唯一一个下一代,真担心由此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挽回的灾难,于是义无反顾的向他妈宣战,争夺对孩子的教育权。因为这,气生多了,伤感情呀,虽然都是为了孩子好。
终于有一天,在老师对儿子他妈的谆谆教导下,他妈把教育儿子的神圣任务挪到我的肩上。老师说,既然他爸愿意管,就让他管去吧,我们女人得好好保养自己,总生气会老的很快!啊,呸!什么逻辑,如果不是我能够理解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很难原谅业已对孩子形成的心理伤害,几次,我都有辞职在家培养孩子的冲动,不去学校读书!
还有一个外因,来自同学们。毕竟三四年下来,谁都对谁有了了解,学习特差的学生被老师劝离到别的学校,这样可以不影响本班和本校的教学成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都有这种被谴的压力,也同时被那些学习好的同学笑话着。一个人如果脱离了群体,必然做出偏离群体的事情。一个被优秀学生耻笑的差等生,在没有自省能力的时候,必然会消极沉沦,不知所措,抬不起头来。
我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和妻子达成协议,她不再插手管理儿子的学习问题,我开始了,或者说加强了对孩子的教育,时间在四年级下半学期。
儿子想过生死的问题,应该说时间比较早,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间是在初中二、三年级,一次和人家定点打架,当时就想好了,打不死就再也不干这种蠢事,珍惜生命。生自己说了不算,死也不是自己说了算数的。我问儿子,你死了,爸妈伤心不?爷爷奶奶呢?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了责任,生命不再只属于自己了。而且生命很短暂,也很美丽,你为什么不去追求美好,而要不心情放在不如意的地方?
我们再想想,这些让你不如意、不开心的东西是什么?学习是吧,那么,我们为什么学习呀,这个可恶的东西?我们努力学习,现阶段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赢得尊重。你想想,你承认不承认比谁傻?为什么人家做到的事情,我们没有做到?没有做到的原因首先是没有注意听讲,不听讲学不会,当然作业不会做,加之不问不学,然后开始逃避,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抓住注意听讲这个关键,该学的学会了,作业就显得容易,时间短,质量高,还可以省下大把的时间培养其他的爱好或用来玩,何乐而不为?要抓住注意听讲这个关键,一定要加强自控力,自己能够控制自己才行。我抓住孩子都想长大这种心理,告诉他,长大主要的标志就是自己能够控制自己,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解决问题内因是根本,如果他自己不努力,谁也没办法。自己要努力,就必须知道为什么要努力,这样才会有努力的动力。
改正一种错误,有时候就是改正一种习惯,这个过程很不舒服,但只要是对的,就必须克服不舒服。儿子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很不容易实现,所有动力,来自不断的思想鼓励和疏导工作。我对儿子充满希望,我也在任何时间和地方,通过任何方式向儿子传达信心,传达坚持,传达理想和快乐。这个时候,就是一种赛跑,积极战胜消极,主动战胜被动,勤奋战胜惰性。
思想疏通了,儿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虽然还会有烦的时候,但已经很好梳理,几句话,他立刻明白对错,当人有了信念,就像宗教一样,忏悔是为了更加接近信仰。
下来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通过加强辅导,我发现儿子有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学会,做作业太痛苦了!不会,还要完成作业,坐在那里用非常非常复杂的自己想像的方法做作业,又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更重要的是根本就不应该这样做,好歹看看书,一点拨,难变易,苦变乐。几个来回,儿子已经尝到甜头,知道注意听讲的重要性了。作业做的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基本解决。
还有最为他头痛的事情,就是语文、英语的背课文。我告诉他,把作业改一个字,然后去做吧。改背为读,但有数量规定,如果是读,至少读七遍。他还是乐意选择读,读的很好听,很好听。有两次考试前,我检查一下他有没有不会背的,让我吃惊地是,不仅会背,而且滚瓜烂熟。当然,这里面有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工作的成效,正所谓齐抓共管吗。
通过分析试卷,我发现儿子成绩不好,还有重要的原因是粗心,会的做错了,名次落下好几十名,就这样简单的事情,不仅是成绩问题,重要的是自己骨子里严谨程度存在问题,如果不从习惯上扭转这个问题,成绩不会好,长大也做不好什么事情。我从生活中的习惯着手改造他。我和他说好,每天我给他一块零花钱,它必须做好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工作,比如毛巾挂整齐,课桌干净整洁,自己叠被子,洗自己的短裤和袜子等等。如果做不好,我就从零花钱中扣除一部分,直到扣完。这项工作像游戏一样,他也愿意配合,开始七扣八扣钱就没有了,后来,他自己在要害部位贴上纸条,提醒自己做好,事情就这样不断好起来。
我很注重儿子的心理健康,教他如何对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人和事。老师是伟大的,妈妈伟大的,都是为你好,也许方法不同,如果你改变不了她们,就学会适应。充分理解,心存感激,合理遵从,永不生气。对待同学,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多交朋友,与人为善,上善若水,不欺负别人,也决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老师不同意我这样教育儿子。)充满爱心,帮助可以帮助的所有人,不计回报。正确对待好事和坏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天快乐,天天进步这句口号,每天喊,一喊就是五年,其作用是肯定的。
四年级期中考试,不注重名次的我给儿子规定了目标,考进前15名(以前20几名)。上这艘贼船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更多的是为了赢得尊重和自信。满怀信心地等待,等回来37名的成绩。我很失望,甚至有动摇,似乎耳边听到有窃笑声。但这一切没有表现给儿子看。我相信他,也相信我自己,针对那次考试,我们做了充分分析,找出儿子存在的问题,看到长进的地方,鼓励他,平和他的失败情绪,我知道,他知道我的付出和希望,他知道这样的成绩带给他,也带给我的是什么。我们约好期末考试见。我为了不增加他的心理压力,同时考虑到现实他的水平和差距,我和他商量,争取考进25名就行。
就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间,我给他提出明确的学习时间,我说,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作业和复习时间,你那点儿玩艺儿,保证没有问题。我几次专门到学校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总体的评价是儿子有较大的转变,较少出现以前的那些毛病。有变化就有希望,我暗暗高兴,毕竟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期末考试,他正好考了25名,我按照约定给他买了PSP,他很高兴。
今年他五年级,我因为工作关系,不能有很多的时间辅导他,但每天一个电话,鼓励不断。期中考试前,他打电话给我,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他没有告诉妈妈,怕妈妈着急。我对他只着重强调了一句:记住,一定要细心!这次没有名次的约定,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自然而又不那么自然,轻松而又沉重。
成绩出来那天,我不在家,还是儿子打来电话,用非常沉重的语气向我宣布,爸,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我说没关系,只要你知道努力就好。儿子接着说,这次我考了第九名,然后是一串笑声,那笑声催人泪下。
我回家的那天,儿子搂着我脖子表决心,期末考试我要进前五名,下学期我要争第一名。我并没有这样要求过儿子,但是此时,我知道儿子的自信心已经恢复,我只是淡淡的问他,在你心里,是不是觉得第一名也没有什么可怕?他坚定的点头说是。
点评 :什么是家庭教育?就是两个不完善的人带着一个更不完善的人逐渐走向完善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这个案例充分的说明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最高学府,学校教育只是对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和完善而已。我们相信有很多家庭都可能遇到这位父亲面临的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候,该怎样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如果我们的家长把孩子拱手交给学校去教育,而自己却处在一种对孩子教育无为的状态,我们只能相信那是孩子最大的悲哀!最为孩子,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他们才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