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早期的80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近年来,身边的朋友渐渐都结婚生子,做起了父母。和她们聊天时,经常会听到这样感慨的话:“我可不会像我爸妈当年对我那样,再去压制强迫我的孩子,我会爱护他,并且尊重他,让他当一个自由人。”作为新一代的父母,能够秉持这样一种宽容豁达的态度去养育孩子,确是社会的进步。
想想当初,自己也是满怀热情的投入“母亲”这个伟大的角色,从怀孕起就开始看育儿书籍。还记得,我们家老大(钦钦)刚出生不久时,有天,我和我先生分享在书中看到的育儿理念,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唯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在我看过的每一本育儿书中几乎都有“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这样的观念,我也非常认同--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给他爱和自由。可突然从他嘴里说出这句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的名言,却让我十分惊讶。因为他是个务实且十分忙碌的人,平日里几乎不看书。虽然很怀疑他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究竟出自哪位名家,但我明白,他是想提醒我,虽然是孩子的母亲可也别爱得过头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理智而深沉的爱。
有了这样一层基础的共识,在相继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努力营造出平和、自由的家庭环境。而我先生作为一个“严父”仍常提醒我对孩子要“关爱有度”,在我看来,他对孩子有些严苛了。
然而,随着钦钦的成长,问题随之而来。他性格温和,细心,专注力强;同时,却也敏感,脆弱,依赖性强。我留心观察后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他周围年龄相仿的孩子中普遍存在,他们在父母眼中都有各自很棒的一面,然而让大人苦恼的一面却大同小异:脆弱,易怒,没耐心,脾气或暴躁、或胆怯,承受力差,动手能力弱,不懂礼让,没有秩序……而他们的父母中不乏教子思想豁达,态度认真者。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带着种种困惑,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在辅导书的第一章习题中,我看到了这句熟悉的话——“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请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深刻意涵。
尊重、自由、权利……这些熟悉地词儿立显于前。不,应该还有别的什么,我又把第一章翻看了一遍,没有线索。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通过每天看视频课,看群里老师们的精彩言论,我渐渐有了头绪。学习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它帮助我们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知,把世界看得更清晰。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不仅是指父母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自由,还应包括身体上的独立自主,更有人格上的尊重。
给孩子精神上的自由。
我认为,不应仅仅是指能够遵从儿童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科学喂养,更有给予他作为一个独立人,去感受不同自我情绪的权利的深层意义。“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恨不得给他一切美好,替他挡下所有苦痛的心情。如今的生活水平不知比几十年前提高了多少倍,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从孩子甫一出生,铺在他眼前的就是一张美好的未来蓝图。舒适的环境,精心的食物,富足的物质供给,家人的陪伴。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偶尔有些小曲折,不快的情绪也会很快被家里人转移掉。父母长辈们努力帮孩子打造一个美好的童年。然而,东坡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人的基本情绪,我们真的能为孩子打造一个“桃花源”吗?
在小区里,年龄相仿的孩子常会聚在一起玩,刚刚五岁的钦钦他们年纪还小,所以我们这些妈妈就在一旁看着,每每出来大家都会带些吃的让孩子们互相分享。我注意到,每当东东拿着手里食物有些犹豫,眼中刚流露出不舍时,东东妈就会连忙说:“把它给小朋友,妈妈这里还有,给你。”东东听到后,立刻就会很爽快的地递出去,然后开心跑去他妈妈身旁再拿一份,而妈妈则夸奖道:“东东真棒!”。当时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如今想来,东东妈为了鼓励孩子变“大方”一点,就用物质刺激他。然而她这样做的后果是,实际上东东的开心并不是因为感受到分享时的不舍,和分享后的快乐等情绪,而是因为妈妈并没有让他“损失”。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东东妈总是笑着说,她家东东心眼儿多,东西多时就挺大方的,如果只剩一个了,就谁要也不给,或者悄悄藏起来。
心理学家李子勋在一篇专题中讲过:“(儿童)在体验安全、快乐、满足、友情、信赖、亲密与依恋的同时,他还需要体验愤怒、敌意、悲伤、抑郁、挫败、不诚实、破坏、执拗、疼痛、饥渴、寒冷等情绪。五岁孩子正面临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初阶段。而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恰好是他个性、情商、情爱能力发展的温床。这个阶段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
东东妈害怕孩子感受失去,于是将孩子的精神世界叠加在她自己身上,希望能替他转移感受失去的负面情绪。而她的这一举动不仅让东东对“分享”建立了错误的概念,更无意间剥夺了他作为一个独立人感受完整情绪的权利。
我们身为父母,在让孩子相信正直美好的同时,更要无惧于他们体会挫折与黑暗。当他们哭泣时,我们不只陪在他们身边,还能够在他们抹干眼泪之后,引导他们重新看见--“挫折无损于价值,黑暗无损于光明的希望”。
身体上的独立自主。
说到这点,我想很多人都深有感触。前两天还看到一条报导,山东某小学对一年级某班新生调查发现,全班35人,无一人会系鞋带。孩子们穿的都是带魔术贴的鞋,只有一个男孩穿了系带鞋,而鞋带也已经松开了。
其实,这在如今已不算是什么新闻了,比这些孩子大,且自理能力更差的孩子在我们周围也并不鲜见。我想,没有人会说是这些孩子们错了,更多的会将矛头指向那些爱子心切、重智轻劳的家长们。
然而,父母们之所以会这样甘愿代劳,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孩子与自己之间的界限。我曾看到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同一件事,妈妈做能做到90分,孩子做也许只能做到30分。若妈妈因此便替孩子去做,做到90分的将永远是这位母亲,而孩子则会一直停留在30分,没有进步。如果这位妈妈愿意让她的孩子多尝试几次,那么孩子终也会做到90分,和妈妈一样好。而这90分的能力全部是他自己的。由此,能够代他完成,但不能代他成长的道理显而易见。
其次,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劳动的意义,所以才会觉得让孩子去劳动是件浪费时间苦差事。在此,我想摘录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顾城,在他的一篇散文结尾写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我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把身体交给了劳动。四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看见黑色的鸟停在月亮里,树上的花早就开了,红花已经落了满地。这时候我才感到我从文化中间、文字中间走了出来。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你的心里,一阵风吹过,鸟就开始叫了,树就开始响了。这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耳聪则目明,心灵则手巧。我们的身体通过劳动将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劳动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变得灵活,我们的思想也会在实作中积累经验,获取灵感,我们的人格在劳动中日益自信、自强、自立。一个能够支配自己的身体去完成自己所想,所愿的孩子,才真正体会到了“自由”的含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让我们把劳动的权利还给他,将创造生活的能力教给他,用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他,告诉他--生活中的美好并不只“学有所成”这一种可能性。
人格上的尊重。
几日前钦钦的幼儿园要开家长会,所以下午放学铃响后,一时间教室里学生、家长挤了一屋子好不热闹。孩子们也显得特别兴奋,不愿跟生活老师去午睡间里等爸爸妈妈们,在教室里打闹着。我和钦钦打了招呼后,就找地方坐下,和旁边相熟的家长们聊天,等待老师维持好秩序。钦钦则拿着我给他的糖果分给小伙伴们。忽然,我旁边的一位妈妈看见一个小男孩的糖掉了,他想去捡,忙说:“地上脏,别捡。”她说着,男孩已经把糖捡起来了。这时,男孩的妈妈猛然吼道:“还不赶紧扔了!”她声音中的怒气让我都吓了一跳,那孩子也愣住了,怔怔地看着妈妈。只见她走上前一把打掉孩子手中的糖:“给你说多少遍了!又不是没吃过!”她的厉声训斥让教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然后大伙纷纷劝慰她,老师也赶紧过来让这几个孩子快去午睡间。可那孩子此时已完全被妈妈吓住了,眼神中充满困惑,看看妈妈,看看周围,搞不清状况。而他的迟疑更让他妈妈觉得颜面尽失,她一把推过去:“还不快滚!”孩子一下被她推倒在地上。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和老师把孩子扶起来,对她说:“他只是个孩子,有什么可以回家和他说。这里还这么多人呢!”她看着孩子的背影,愤愤地说:“真是给我丢死人了!”
她的这句话像印在了我脑中,每每想起,都让我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学习家庭教育时间不长,却也让我也明白了:当你只因觉得有趣,而让孩子模仿本应属于成人的一些行为时;当你只因自己情绪不佳,就对孩子失去耐心时;当你以自己的爱为条件,要求孩子顺从你时;当你将孩子当做“面子”“挂”在脸上时……,你所给予他的并不是爱,而是俯视般的怜悯。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为了不追逐幻想,我们就不能忘记怎样才能使我们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分配每个人的地位,并且使他固定于那个地位,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念,为了人的幸福,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这些。”
对小孩子谈“人格”,也许你觉得为时尚早。等他大了,把那些名人警句、人生格言念与他听,让他熟记于心,他自然就明白该怎样做了。然而你殊不知,比起那些伟人的“教诲”,孩子早已在你的背影里定了心性。而他的人格也在你一次次的“怜悯”中消磨得所剩无多。他会在意你的感受多过他自己的,他会以为你想要的就是他想要的……也许你会因此省心不少,而这对于孩子来说,却是让他丧失了具有独立人格的基础。这又岂是几句话,几本书就换得回来的?
都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奉献,那我们为人父母者是否就有资格以此为由,要求孩子必须符合我们的期望?当孩子与我们的期望不同时,我们是应该摆姿态,还是应该与孩子彼此沟通调整?行笔至此,答案已不言而明。
尽管如今教育机构门庭若市,家教书籍阅读者众,但泱泱众人中,真正能够得其真义,进而知而行者又有多少?学习家庭教育,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曾经不理解的,慢慢开始有些了解;曾经自己以为是对的,如今发现原来只是管中窥豹。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虽已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但我的践行之路才刚刚开始。
最后,我想用这阵在热播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中的一个片段来做结尾,情节虽是根据历史故事的杜撰,却是父爱无私的理想体现。
“程婴舍子保全的赵家孤儿,即他的“儿子”程大业因被奸臣屠岸贾误导,错以为他爹程婴是一个为了一己之私就卑鄙残忍的杀害他人孩儿的恶人,便跑回家中质问程婴。
程婴强忍心中悲苦,故作平静伸出手去抚摸眼前这个“儿子”,程大业却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程婴没有痛哭流涕地为自己十九年的忍辱负重大呼不值得,而是看着程大业挺拔的身影,哽咽微笑着对他的娘子宋香说:“多好的孩子,你和我教出来的孩子心地纯正,不偏不倚。”
宋香心有不甘:“我现在就去说他。”
却被程婴拦住了:“不,不,不,现在还不能说他,他现在还不能认(亲),现在不安全。”
宋香反问:“那你就让他这么一直误会下去?”
程婴却说:“这孩子深明大义,不因为我是他爹而沉默,多像赵大人。”说完,替宋香擦掉眼泪,二人相携回屋去了。”
惟愿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够拥有似程大业般自由强健的体魄,更能如他般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