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系列十五:习得性无助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在特定的情绪环境或其他条件下,某些心理和行为出现的具有规律性的反应和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效应是一种潜藏在人脑中的潜意识能量。尊重潜意识、了解一些孩子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应该善加运用或尽量避免的心理效应,会使您的教育更有效,孩子更健康!
那么,我们就从一系列家庭教育片段中来分析咱们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遵循或违背了那些教育的心理效应:
片段:一个2、3岁的孩子要自己洗澡,妈妈抢过洗浴液说:“你洗不好“;当孩子拿起肥皂要洗袜子时,妈妈抢过袜子说:“你洗不干净”;当孩子拿刀想削苹果皮时,妈妈赶紧制止说:“太危险,你削不好”。孩子慢慢长大了,臭袜子堆了一堆,桌上的水果你不削,他就不吃,有的连鸡蛋都不会剥,这时妈妈焦急地说:“你这样以后怎么办啊!”这都是孩子习得性无助的效应。
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最初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的经典实验。在实验中,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把其中一组放进一个设有电击装置但又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足以引起狗的痛苦体验。实验者发现,这此狗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发觉经过再三努力仍无法逃脱后,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经过前面实验的狗被放进这个笼子受到电击时,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便一直卧倒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相比之下,实验者把另一组没有经过前面电击实验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他们全部都能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实验揭示,当动物在处于无法避开的、有害的或不愉快的情境时所获得的失败经验,会对今后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起破坏效应,它们只能消极地接受预定的命运,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习得性无助感也会在人类身上发生,以人为被试的研究也得出了与塞利格曼相似的结论。如果一个人频繁遭受挫折,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可能达到特定的目的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时,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认知缺失、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不适应等心理现象,对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所以,家长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及时予以援手,让孩子不断被成功的喜悦所滋养,维持较高的克服困难、探索求知的动机水平。千万别让你的孩子成为那只绝望的狗!
跳蚤堪称世界上弹跳能力最好的动物,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 科学家然后在跳蚤上面罩一个玻璃罩。这一次跳蚤跳起后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这个“跳蚤实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也和跳蚤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这件事自己永远都办不到,并忽视自身力量的壮大和外界条件的改变,放弃实现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陷在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一次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我们在教育中对孩子预设的目标不能太高,应该是跳起来够得着,才有利于鼓舞孩子的士气,引起孩子的兴趣。
有位哲人说过:“有些人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结果往往是在距离金子3英寸的地方停下来。”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能不屈不挠地去实现预定月标,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放弃。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