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外甥女、儿子上大学之际,我就和他们反复讨论宿舍里如何相处的问题。
这几天网上一个热词“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虽有调侃之意,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晚上,看到《姑苏晚报》上一篇文章,说今年1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针对大学生宿舍关系,在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仅43%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大学寝室产生矛盾的三大常见原因为:缺少交流积累矛盾、生活习惯差异和过度“竞争”心理失衡。
我经常教育外甥女和儿子木鸟,大学四年,几个人生活在一个寝室里是一种缘分,尤其,对于他们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好好珍惜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毕业后,这些人都将是他们生命中的兄弟、姐妹,这份友谊是一辈子的,是终身受用的。
当然,每一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进入寝室后,由于各自的个人空间缩小,加之,不同的生活方式,难免相互碰撞,难免有些小矛盾,这些都非常正常。因为以前,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家中都是王子或公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当大家都是王子或者公主的时候,就需要相互认可、相互体贴,相互照顾了。
其实,寝室的很多矛盾都是由生活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造成的。比如,木鸟的寝室,四个孩子来自四个省份,有个性张扬的,有生性懦弱的,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几个孩子都个性鲜明,甚至在专业学习上意见也会有很大的分歧,有的孩子自命不凡,瞧不起其他人,有的孩子吊儿郎当混日子。卫生谁搞?电卡谁充?作为戏文系的夜猫子,熬夜写东西与别人休息的矛盾怎么解决?
上个学期,与木鸟交流中,断断续续地了解到这些问题他们都碰到过,也有过小矛盾。每当向我木鸟抱怨时,我都对他说,大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一样,遇到这些问题都很正常,大家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另外,大家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独生子的劣性,这是历史和时代的错误,不是你们的错,你们都是受害者。现在,正好利用四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机会,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分享等等。另外,即使看不顺眼的那个人也不都全是劣性,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习惯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让我们对他产生好感的地方。所以,木鸟也就能够正确认识了四个人的差异性,也就能正确看待并积极解决寝室里发生的种种问题。
外甥女的寝室也是这样。四个小姑娘也是来自全国各地,有西南的、东北的,也有江南的;有家庭条件特别好的,也有条件很差,勉强上起学的。我像教育木鸟一样,经常对外甥女说,要她尽快融入这个新的集体,要坦诚地与大家相处,要善于和大家一起分享。为此,每次外甥女回学校(妹妹在东北老家,外甥女在无锡上大学,所以,孩子经常来我这里),我都给她带上很多好吃的,强调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吃。如果去她学校,水果等我都要买很多,特意交代要姑娘们一起吃。四个孩子相处的非常好,两个张家港的女孩儿每次回家也都带上好吃的,回去几个人一起分享。每周五,几个孩子还一起聚餐,犒劳一下自己。外甥女非常喜欢自己宿舍的姐妹们,每次回来都和我说起很多他们寝室的事儿。
昨晚,和儿子聊天,说起了复旦的事。木鸟回复到:“我觉得我们宿舍几乎是最好的宿舍。别的宿舍都互相看不顺眼,只有我们最早解决了初期矛盾,难得有我们这么好这么融洽的。我们现在经常四个人联机打游戏,一起出去唱歌吃饭。谁有事儿都一起讨论着帮忙。”
离开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独生子女如何面对新的生活,如何学会沟通,学会有同理心,知道关心他人,知道只有宽容他人,别人才能宽容自己,知道只有你真诚地与他人分享,别人才不会虚情假意,才不会孤单你,疏离你。尤其重要的是,家长要特别关照孩子不要放任自己的个性去伤害别人的感情。大学已经是半个社会,社会不同于家里,在家里伤害了父母的感情,父母可以选择隐忍或者宽容,但是,在社会上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会像家人一样宽容你。大学是个过渡期,是从家里的王子和公主过渡到平民的一个阶段,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都要完成这个华丽转身,否则,工作后,职场不需要王子,更不缺公主,职场缺的是一个懂得合作,知道分享,能宽容人,会沟通的优秀员工。
看似简单的一个寝室生活,这里继续需要家长用心关注,用情指导孩子完成这个重大的蜕变过程。同时,寝室更是孩子收获友谊和真情的地方。不是谢不杀之恩。“杀”字出现在情同手足的宿舍里这不能不说这个社会问题太大了,我们的教育真的是病的不轻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