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真爱的选择——行动、引导和帮助

11年前 [05-09 16:14 周四]

(弄弦)

    本周学习了醉梅老师关于情绪ABC理论的讲座,醉梅老师在讲座中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选择题,并鼓励大家也可以自己编写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选择题,我突然想到何须编写,我家就有一段现成的场景。


    那天晚上,已经远过了睡觉时间,小朋友还在努力地做着一张第二天要交的卡片。因为缺乏空间布局感,一段话被写得挤成一团,看上去很不美观,小朋友很不满意也很气馁,这时碰巧有四位家长介入:
    第一位非常严厉:“再给你六分钟,做不好就不许做了,时间一到立刻去洗漱睡觉。”接着掐好表,铁着脸,回到自己的电脑前;
    第二位并不了解事情原委,只是去厨房喝水的路上途径小朋友房间,发现竟然还亮着灯,顿时皱起眉头,亮开嗓门:“怎么还没睡觉啊,快点快点,好睡觉了啊,小孩睡得晚很不好的,伤身体的,明天要爬不起来了……”
    第三位等不及已经先上床休息了,一觉睡醒,迷迷糊糊看见她还没做好,叹气劝道:“不要太认真了,马马虎虎做就行了,早点睡觉吧。”

    第四位接过那张被认定失败的卡片,再瞟了一眼时钟,笑着对小朋友说:“明天必须要交的吗?好吧,挤在一起是有点不好看。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我们迅速再剪一张新卡片,这次先用铅笔画好线,然后沿着线写好不好?”


    如果用情绪ABC理论来分析:这件事的起因A是共同的——即孩子过了睡觉时间,但是第二天必须要交的卡片还没做好,孩子很气馁;而四位家长不同的出发点和教育习惯带来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四种截然不同的B又会引发怎样的情绪C呢?


    当时,真实的场景是这样的,孩子回话:

    对第一位,气呼呼地顶撞说:“你是大王吗?我才不听你的!”
    对第二位,十分不耐烦地打断了对方的唠叨:“知道了,知道了,烦死了!”
    对第三位,赌气地反驳:“我没认真,我是做得最差的。”
    对第四位,好吧,我承认,第四位家长就是我,看着我在新卡片上帮她画出的线条,小朋友渐渐恢复了平静,感激地说:“妈妈你最好了,妈妈我爱你,要是没有你,我会过得很惨的。”

    整个重新制作的过程花费了15分钟,小朋友那天晚上最终晚睡了半个小时,但是她心满意足地完成了作业,并且睡觉时情绪平静而快乐。一周后制作学校的春游卡片,她没有求助任何人,自己用铅笔打上了整齐的线条,一行行拙朴的文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线条内。

    我觉得这半个小时的交换很值得。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爱的行动、引导和帮助,而不是空洞生硬的指令、督促或评价,有时候为了心爱的他们做一点小事,营造一份平和的情绪并没有那么难,你看,只要抱着理解和支持的态度,稍微调整一下我们的选项B同样一个孩子,即有可能是叛逆的(对第一位)、不肖的(对第二位)、自暴自弃的(对第三位),也抑或是知足而感恩的,秘诀就在于我们怎样去选择。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