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家长、学校、社会都十分重视这件大事。一位高三学生的爸爸,凭借多年吃苦耐劳的努力,在单位熬成了是业务骨干。近日,单位选派3名人员,参加省里的业务比赛,这位爸爸在3000多人的单位中被领导选中,可见,这位爸爸是位可圈可点的人物吧。但是爸爸犹豫再三,勉强同意参赛。但是赛前的集中训练他拖延、搪塞着都不参加,原因只有一个,要陪伴孩子,给孩子做饭,其实每天都是孩子妈妈做饭。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他可以晚上回家住,只是中午要在单位就餐,不能回家。爸爸还是没有同意。可见,孩子爸爸矛盾的心情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仔细想一想,他的状态是合理的吗,是孩子高考的助推剂吗?最后爸爸在比赛中获得全体第五名,个人单项奖没有名次,他的同事获得单项第二名,可是这位同事平时没有这个爸爸成绩好哇,遗憾、后悔、低落、无奈、不甘...伴随爸爸回到了家。表情中传递给孩子了信息,孩子问爸爸比赛怎么样,爸爸眼神躲闪,含糊不清地说第五名,接着狠狠地说:别管我的事,好好复习,争口气,不能考砸了,啊,听见了吗?孩子不敢在问了,憋闷着吃口饭就回房间学习了,孩子妈妈见状,用眼睛瞪着丈夫,小声唠叨着爸爸,你的比赛算什么呀,孩子的事才是大事呢?吃口饭睡觉去...
当我听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些遐想:如果爸爸积极接受任务,如果积极参加集中训练,如果爸爸取得第二名或者第一名,那么对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带动?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爸爸的理念就是那个高度。就事论事而言,这个孩子,到底是需要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陪伴重要,还是精神鼓励重要?应该不应该做榜样,应该做什么样的榜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反映出家长的困惑不会表达,解决这样问题的渠道不明显,最后家长得不到及时帮助,直接受到损失的是孩子、家长、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
家庭教育势在必行,家庭教育将是我终生的事业。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