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积一定难改
孙晓燕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大家都知道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利于我们收获成功而快乐的人生,而习惯是决定一个人命运最大的因素。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才能为其一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般来说,我们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有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谨慎认真、勤劳勇敢、文明礼貌、清洁卫生、锻炼身体、守时、钻研、倾听、乐观、量入为出、早起早睡、制定计划、持之以恒、不耻下问等等。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那么每一位历史名人都有其赖以成功的优秀品质和习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曾国藩的好习惯之一是“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还有司马光每晚头枕圆圆的“警枕”警示自己刻苦读书的故事。少年孔融从小尊重师长的习惯,小小年纪就知道将大的梨让给长辈。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一块良田,如果不种庄稼,时间久了,一定杂草丛生。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一旦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恶劣的习气就会乘虚而入,接下来就很难改变了。有句俗话说:积习难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都是民间描述不良习惯的顽固性的。纵观历史,有数不清的人败在恶习之下,清朝因贪婪而惨死的和坤;神童方仲永因为父亲贪图名利而虚耗了过人的才智;狼来了的故事中的小男孩因为不诚实而失去了得救的机会;拔苗助长的农夫由于没有耐心而将苗各个拔高出来从而失去了一年的好收成;李双江的爱子李天一因为色情的恶习而锒铛入狱。。。
那么良好的习惯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呢?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培养也来得及。是不是这样的呢?有人说应该在学龄前,其实应该在胎儿期就开始培养了。因为胎儿的饮食、睡眠等习惯和怀孕的母亲是息息相关的,母亲爱熬夜,孩子通常出生后也通常不能按时睡觉;母亲情绪不稳定,孩子通常也脾气不好。。。看来,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啊!比如在孩子刚刚开始自己能够收捡东西时,就培养孩子每次收捡自己的玩具的习惯;在孩子一岁左右,就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在孩子对书感兴趣时,就培养孩子正确的读书姿势;在孩子刚刚学刷牙时,就培养孩子科学的刷牙方法;这些幼年时培养的良好习惯终将陪伴孩子的一生,使孩子受益无穷。曾经到一个朋友家拜访,看到她1岁4个月的儿子,虽然只会说几个简单的单字,穿着开裆裤,但是一碗切好的苹果端上来,他忙着先给每个人塞到手里,一看到谁手里的吃完了,马上又拿来一块,最后自己才拿起一块吃,毫不亚于古代让梨的孔融啊,我们感动得给他鼓掌。孩子妈妈说,这个孩子每次吃东西都是这样的,每次都得到所有家人的赞叹、掌声和鼓励,珍贵的闪闪发光的品德因此不断地得到了正面的强化,不难想象,慷慨和礼貌、谦让因此会伴随这个可爱的孩子一生。在记忆中,我们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人行为,热情地给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吃东西,将好吃的先给他人,好玩的分享给他人,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反而不会了,反而自私了,是孩子变坏了吗?是家长没有将孩子的良好习惯给予正面强化。很多父母和老人因为心疼孩子,所以经常拒绝孩子孝敬的食品,而是反塞进孩子的嘴里,慢慢地,孩子钻石一般的孝心就泯灭了。智慧的父母是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钻石品质的父母,是善于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父母,也是善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给予正面强化的父母。
那么如果因为家长认识不足或者疏漏,孩子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本人也曾经为此而曾经大伤脑筋。我的女儿由于小时候没有关注她的握笔姿势,她写字时用大拇指压着食指,光线都被手挡住了,头要俯的低低的,几乎趴在纸上,才能看到笔尖,不但会影响视力,而且会影响整个脊柱的发育。我们每次见了都要提醒她,可很快又恢复原状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深思,是什么阻碍了孩子不良习惯的改变?
参考了相关的资料,深受启发,其实每种习惯,都首先是一种经常反复的行为,而所有行为都受脑神经的控制和支配,只有脑神经发送要改变一种行为的信息,行为才会有所改变。看来要想让“积习”变得不难改,必须首先改变脑神经中的相关信息。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脑神经中的信息是怎样运作的?
我和孩子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我问她,为什么她的书写姿势很难改变?她想了想说:“不想改,改了觉得别扭。”我又问她如何才能让她的不良姿势彻底改变,她想了想认真地回答:“除非我知道不良姿势有很严重的后果。”从孩子简短的回答中,透露出来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1、 孩子觉得她目前的姿势是舒服的,正确的握笔和坐姿让孩子觉得别扭难受。(在她的脑神经里,目前的姿势和快乐相连的,良好姿势是和痛苦相连的。)
2、 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必须让孩子深刻地体会到这种不良写字姿势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如果在她心里,目前的姿势能够和痛苦紧密连接,正确的坐姿能够和快乐紧密连接的话,孩子的改变就指日可待了。
3、 最有效的改变是源自于内心,而非外在的逼迫。孩子不是不能改变,而是内心不愿意改变,不是不愿意坚持,而是支持孩子坚持的动力不足。
4、 目前的姿势和痛苦连接的越紧密,痛苦程度越高,支持孩子改变的内心动力越大;
正确的坐姿和快乐连接的越紧密,快乐程度越高,支持孩子改变的内心动力越大。
而以上四点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点,也就是旧习惯和痛苦、新习惯和快乐的连接程度,只有成功地让孩子知道严重后果,深刻地感知到痛苦,才能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
为了促进孩子的改变,我首先在网上查找了大量关于正确握笔和坐姿的资料,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呵护我们的脊柱》PPT,PPT中不但介绍了脊柱的基本形态和功能,而且采用了很多脊柱变形的详实的照片,介绍了变形产生的原因和医学处理办法,还让孩子体会了英姿飒爽的军人和端庄大方的空姐的美丽姿态,在孩子心中产生不小的震撼。
而后,我又编写了小剧本,推荐给孩子班主任,希望孩子们通过表演,加深对呵护自己脊柱,保持良好姿势的认识。
走在马路上,看到身体歪斜的人,对他们表示同情的同时,都可以用来警示孩子。
在网上电视上看到相关新闻,也特意叫孩子一同看。
接着,我买了孩子最爱喝的奶茶,庆祝孩子改变的开始,以对快乐进行正面的加强。期间,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不定时地给予了糖果等的奖励。
逐渐地,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背坐的比以前直了,头抬的也比以前高了,虽然也有偶尔忘记的时候,我不再因此而时时指责孩子,我对孩子的改变充满信心,相信这些暂时的反复都只是可以克服的。我鼓励和赞赏给予孩子更多的快乐体验和内心的支持。
通过对女儿的坐姿习惯的成功改变,总结和验证了以下经验:
A.不愿意改变的浅层原因:
1、 对旧的习惯的不良后果认识不够
2、 对新习惯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
3、 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B.不愿意改变的深层原因:
1、 旧习惯和舒适是紧密相连的,而正确的习惯和不舒服是紧密相连的。
2、 内心深处是不愿意接受改变的。
C. 改变不良习惯的方法:
1、通过各种方式分析并确定旧习惯目前和将来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充分感知。
2、通过各种方式分析并确定良好习惯将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并充分感知。
3、分析新的行为可能会遇到的阻碍,进行障碍罗列,并及时去除部分障碍。
4、在良好习惯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鼓励、奖赏、表扬等正面强化。
5、不良习惯反复出现时,不给予指责、批评、打、骂等负面强化。
6、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从感情上贴近父母,引发孩子孝心,给予孩子坚持良好习惯的正面能量。
7、改变旧有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再次实践-再次总结。。。等等循环往复的长期坚持和恒心毅力。需要我们和孩子有必胜的信心和心理准备。
最后,希望和大家分享一句话:任何一种行为,如果没有强化,最终一定会消失;任何一种行为,如果不断进行强化,最终一定会成为习惯!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