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转]拯救男孩: 0—18岁男孩父母与教师必读的书

11年前 [06-18 16:27 周二]

孙云晓简介
  自1972年至今一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8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主要作品:《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5卷)、儿童文学代表作《孙云晓金品---夏令营中的较量》和《16岁的思索》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李文道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博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少年儿童自我管理习惯培养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主持人之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重要成果《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一书副主编,畅销书《十几岁决定孩子一生》作者(合著)。目前,正致力于男孩教育的研究,愿全力帮助更多男孩父母走出养育困境。
  

  赵霞简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参与编写、出版《自主学习决定成功》(合著)、《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合著)、《孩子健康生活的6个要领》(合著)、《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副主编)、《孩子有了新朋友》(副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研究报告》(副主编)等书。一直致力于儿童发展的研究工作,愿为儿童成长服务。

    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最新力作。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的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

《拯救男孩》:第一部分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甚至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子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这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拯救男孩》:第二部分

    男孩比女孩有更高的成瘾行为。有调查指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男性约比女性高出7.18个百分点;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在吸烟、酗酒等成瘾行为上,男孩的比率也远高于女孩。
  男孩在绝大多数常见心理疾病上的发病率都高于女孩。多动症,男孩与女孩的比率为4:1~9:1,自闭症,6:1~9:1,学习障碍,2:1~6:1,智力障碍,1.5:1~1.8:1。
  关于社会危机,我们发现男孩具有更高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潜能,在我国的工读学校中,男生9090人,女生只有1245人,男生所占比例是女生的7.3倍还多。

    《拯救男孩》:第三部分

    以健康为例,在我们周围,那些不时感冒发烧生点小病的人,往往长寿,而那些平时体壮如牛、从不生病的人,一生病往往是大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时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警惕性高。而那些几乎从不生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放松了对外界病毒的警惕,一旦病发,往往反应不过来或者反应过度。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30岁儿童”就是缺乏磨练结出的恶果。

转自:中华家庭教育原著阅读中心u/8751/archives/2010/201014204345.html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