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暑假才能使孩子应对学习
日期:2013-07-19 作者:刘俐 来源:文汇报
暑假应该是孩子玩乐的时节,而现在的暑假成了辅导班的“领地”。以至于孩子连暑假都处于高度紧张的“三态”。
所谓的“三态”就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老师管着、同学比着、家长盯着”的三种状态。正是因此,孩子们往往成了“玻璃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暴露于各种目光下,所以非常容易焦虑。对于成绩好的孩子,这“三态”会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信心,从而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但对落后的孩子,结果则相反,他们自卑、无助、焦虑。根据调查,前者的比例大概20%左右,后者为80%左右。
家长应该从战略上管理孩子的学习,在比较宏观的层面帮助孩子做一些大的规划,做一些粗线条的、但又是“打一点得一片”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不是这样,而是紧紧盯住孩子,逼着他们100%地按照老师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过程复制”,还在校外给孩子申请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其实孩子本身的心理已经处于严重的焦虑状态,再加上高强度的补习班,大大消耗了孩子的体力,使得孩子心身疲惫,但收效甚微,有时候还适得其反。
因此,假期到来时,应该让孩子尽情地放松身心,让他们感受大自然,享受自由的生活,然后再适当地增加一些学习任务。轻松而与平时正常学期中有差别,才会使得孩子在开学以后进入良好学习状态。之所以会有如此建议,是因为早就有学者发现,孩子只有在“低威胁,高挑战”的状态下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和应试效果。
美国神经认知学家、教育学家凯因夫妇的理论认为人的最佳学习状态是“低威胁、高挑战”。因为人受到威胁时认知模式会立即转入生存模式,“高威胁”状态下,人不可能学习好。中国教育模式最容易产生的就是“高威胁,高挑战”,但“高威胁”应激状态会损坏人的创造力。
“低威胁”就是心情愉悦放松,此时人心门完全打开,也建立起交流通道,“高挑战”就是用大量外部信息对大脑进行高强度地刺激,使人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现在,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舍去习养过程,成为孩子的学习“经纪人”,使家庭成为另一个战场。使得孩子上不接“天气”、中不接“人气”、下不接“地气”,严重破坏了人的自然心性,犹如一株长在空中的植物得不到环境滋养,怎能成才?
事实上,目前学习压力很多来源于家长推动,使整个教育环境变成一个可怕的竞技场,出现了教育中的“剧院现象”。即“有人为了更好的观感站起来,后面的人被迫跟着站起来,最终整个剧院的人全站起来”,这时就会有人感慨要是大家都像过去一样坐着观看多好,问题是已难回到从前了。
其实,中国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并不低,对孩子稍微放缓一些节奏,因势利导才是策略。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师)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