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深刻领会,现在中国的年轻父母无不重视对孩子英语教育的培养。
心理学关于幼儿学习的研究成果及笔者的实践表明,孩子学外语,越早越好。那么早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的回答是,从零岁即可以开始,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胎教即已开始。对于想教好孩子英语的父母,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早计划。父母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千万不要把孩子学习英语的任务全推到老师身上。如果你一天不教孩子,你就浪费了一天的好机会;如果你晚一年教孩子,你就错过了一年的好时光。家长也许会疑惑:这么小就进行双语教育,会不会产生语言之间的相互干扰呢?其实担心是多余的。在实际教育中,可能会发现孩子确实存在把两种语言混在一起使用的现象,但家长不必大惊小怪,语言各有其自身的体系和结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就会自然地予以纠正。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没有注意早着手、早准备,其实是对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的一种轻视,是对自己辅导能力缺乏信心,或根本就没有耐心的表现。
其次,亲历亲为。在这里,年轻父母们可能要问:“我们连发音都不准,这不等于贻误孩子吗?”这是一个很实在、很现实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观察,只要父母达到初中毕业或者更高的水平,那么你就可以放开手脚去教了。原因有三:其一,幼儿英语及小学阶段英语简单;其二,即使就那么点水平,只要能教他们,就会给他们打下学习英语基础,为今后学习英语开个好头,更何况孩子对语言的灵活使用程度是成人无法想象的,成人掌握几百个单词划短语可能无法自由表达,而孩子则完全有可能;其三,退一步讲,如果家长由于时日已久,把英语忘得差不多了,但为了孩子为何不去充充电呢?笔者曾做过成人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师,常常发现班上有许多大龄青年,他们之所以学英语,就是想辅导孩子,其中不乏现学现教。他们那种为人父母负责的精神,高度责任感很值得我们学习,何况现在的各种声像俱全的教辅设备比比皆是。无论怎样,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第三,要坚持用直接法。就是说,在教英语过程中,要多教小孩能见、能听、能尝、能触、能闻的东西,让英语词汇直接与事物及意义联系起来,不做母语的任何解释。这样用直接法教出的小孩,会用英语直接进行思维,省去把一种语码换成另一种语码的过程。其实,在孩子面前用母解释,可以说徒劳无功。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言资源。当自己对某种表达无法把握或把握不大时,可以去查查工具书或问问别人。记住,要教就教地道的英语。
第四,不断重复。孩子有良好的记忆力,可只给孩子教一遍或几遍就指望他们完全记住却不现实。美国学者斯金纳认为,人的语言行为像大多数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通过各种强化手段而获得。在某一语言环境中,别人的声音、手势、表情和动作,等等,都可以成为强化的手段。由于语言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学习者就会逐渐地学会这种语言形式。如果没有强化,语言是不能学习到的。只有语言形式的不断出现,语言学习才能发生。
第五,多用全身反应法。全身反应法是美国心理家詹姆斯·阿谢尔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外语教学法,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主要活动是命令和对命令作出反应。幼儿喜动不喜静,十分乐意对父母发出和对命令作出反应。这一点为父母实施这一方法提供了便利。例如,当听到父母说“open the door”时,他们会一蹦一跳地跑去把门打开。当听到“jump”时,他们就会高高兴兴地跳起来。父母在命令时,可能作恰当的语音、语调并伴以姿势和面部表情,便他们得到一种愉快地感受。反过来,在他们能理解命令并作出反应的基础上,可能与小孩交换角色,让他们模仿父母向父母发出命令。这时,父母应积极配合,对他们发出的各种命令作出反应,让他们体会产成功的感觉。
在教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very good,wonderful,great”可以常挂在嘴边,以此激发学习积极性。
尽管幼儿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力和模仿力,但这毕竟只是为其提供了学习英语的优势,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英语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任何操之过急都不行。只有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就会有丰硕的成果。产笔者为例,我的孩子在差不多3岁的时候,所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就达到600个左右,他自己完全能独立、主动地讲出少量地道的英语。在见到说英语的外国人时,能大方地也他们打交道,让他们甚感惊讶。
父母教孩子,有艰辛,更有快乐。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小不点竟能讲英语的时候,我们会由衷地说出:“我们的心血没白费!”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