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由家长陪孩子报道想到的
新学期开始了,在今年秋季七年级新生入校的过程中,90%的孩子都是由家长陪同报道的。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是:学校的通知书上并没有要求家长陪同,说明学校认为这种事情学生有能力自己办。问题不在于孩子有没有能力去做、能不能做好,而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不是在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氛围。如果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自觉,而有的孩子去做了又得不到肯定和鼓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形成。
晚上洗澡时,我告诉儿子:我中午已经洗澡了,晚上就不用再洗了,他爸爸说:“我今天不想洗。”王启迪说:“我自己洗,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们洗了,我已经自己洗很多次了,你们放心,我自己会洗的很干净的!”
其实,孩子需要自强自立;培养实践能力比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这些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可为什么一到实际当中就行不通了呢?这又一次告诉我们,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应该做的事,从身边的事做起。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是说孩子都应对大事负责,而小事就无关紧要。事实上,不能做小事的人也成就不了大事业。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应该从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如整理玩具、收拾书籍、吃饭、穿衣、系鞋带、睡觉、看电视等日常琐碎的小事入手,只要孩子能够自己做,就必须让孩子亲自去做,不要认为孩子做事慢、做得不好而不让他做,否则他永远也不会做好。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很多时候父母都不愿意孩子吃苦,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做事太慢,做事不如意,与其等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做了;更有些父母认为为孩子做的事情越多,表明越爱孩子,事无巨细,一切都自己承包。
一定要让孩子有责任感,这也有利于提高挫折商.不要什么也替孩子做,替孩子做,就相当于是告给孩子:孩子,你不行,我替你做吧.有些事情也多让孩子选择,多让孩子做决定,这样大了他对自己的选择就会负责的,就不会埋怨大人.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这样也会把孩子的创造性,创新性,好奇心给抹杀了,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家长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适时调整教育方案。而家长本身的持之以恒则又给孩子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促使孩子责任心的养成。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不仅对孩子的学习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健全的人格负责;不仅对孩子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让我们牵着孩子的手,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地为孩子美好人生、未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