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好早期教育中的鼓励性原则
在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都有一些共同的体会,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每次批评、责骂过后,孩子心里难受,我们心里也难受。俗话说得好:“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我们批评方式不当,不讲究语言艺术,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是得不偿失的。对孩子的批评轻言细语,实际上是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教育方式,孩子当然容易被感动,同时,也体现了家长的素养。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都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的爱,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接受,还会用各种举动来回避和对抗。于是,我们着急了:骂孩子白眼狼、忘恩负义,甚至还要打孩子。其实,这种种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学会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没错,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怎么可能会接受父母对自己的教诲和要求?因此,父母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平等交流,这样孩子才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产生对父母由衷的爱,并由此更敬重父母,从感情上更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轻声细语的批评,其效果要明显好于训斥和命令。原因在于,大声训斥的时候,家长更多展示的是一种威严,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没有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进行心的交流。而批评孩子时采用耳语、弯下身子讲话,甚至把孩子叫到僻静处轻声细语地批评、嘱咐的时候,是把孩子放在了受尊重的位置上,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与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当然孩子就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在家庭教育中轻声细语的批评,其效果要明显好于训斥和命令。原因在于,大声训斥的时候,家长更多展示的是一种威严,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没有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进行心的交流。而批评孩子时采用耳语、弯下身子讲话,甚至把孩子叫到僻静处轻声细语地批评、嘱咐的时候,是把孩子放在了受尊重的位置上,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与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当然孩子就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
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往往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而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方式,体现出父母与孩子友好商量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结果是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
愿天下父母们用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一块适宜的土壤。更科学地教育孩子,更艺术地批评孩子,使我们的孩子更快进步。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