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究竟对孩子将来有没有用?
|
发表时间:2013-05-10 14:35:42 文章来源:现代育儿报
|
铸基教育编前话: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以经典教育为主的“儿童经典诵读班”,社会各界关于读经的各种议论也一直在进行。有专家认为,如今倡导孩子诵读经典,不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熏陶,这有助于孩子提高文化品位,开发记忆力和打好语言功底;学习经典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孩子懂得感恩、孝道,在成长中践行“修身齐家治国”的社会责任。但也有家长认为,孩子不能理解古文的内容,朗诵实用性不强。
读经,作为一种既复古又新兴的教育方式,诵读经典日益进入人们的视线。经典引导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只有明白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才是智慧的人生,在面对生活的各种选择和挑战时,才不会迷茫。越是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就越大,一个熟读经书、满腹经纶的孩子,等长大自然会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儿童的读经在于吸收和酝酿,要经过长期的熏陶才能发挥作用,经典也值得孩子用一辈子来领悟。 那么,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来读经?孩子读不懂怎么办?读经有哪些误区呢? “弟子规,圣人训……”这是百名孩子齐声共诵传统经典的声音。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以经典教育为主的“儿童经典诵读班”。对于这股“儿童诵读经典热”,有的家长认为经典诵读有助传承民族文化。但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诵读的实用性不强。有专家建议诵读应结合实际,老师应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导孩子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儿童经典诵读又称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是在儿童0~13岁期间,在他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去朗读、背诵、熏习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从而达到开启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潜能、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和提高语言学习能力的目的。 学校: 经典诵读可使孩子定性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每逢周六、周日上午,在散发着淡淡檀香味的大佛禅寺内,响起了百名孩子齐声共诵传统经典的声音,这是一些0~13岁的儿童正在上经典诵读班。房子里坐满了孩子和家长。老师柔和地跟孩子们解释着经文,孩子们边读边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经句的内容。 “孩子诵读经典后,定性多了。回家后孩子还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广州大佛寺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此外,由于不少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上课,家长在无形之中也接受了经典的教育。大佛寺图书馆副馆长传耀认为目前的孩子道德观念薄弱,朗读圣贤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道理观念。
家长: 经典诵读,有用吗? “如今倡导孩子诵读经典,不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熏陶。这有助于孩子提高文化品位,开发记忆力和打好语言功底。”网友“我是水叮当”说。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不能理解古文的内容,朗诵实用性不强。对于儿童朗诵经典,家长褒贬不一。 赞成: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 “孩子背诗,可以感受诗词中那优美的意境,对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也有很大帮助。”网友“酒醒何处”说。网友“蓝色雨”解释,经典不因时代变迁而减损其价值,经典可不断引发创造的思维。网友“小李飞刀”建议,儿童应该朗读影响较大的蒙学读本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 反对:实用性不强 有的网友认为经典朗读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但是有的网友则认为经典朗读的实用性不强。一位网友说:“现在入学试都把英语成绩、电脑能力,钢琴考级等特长作为加分项目。学校不会看重孩子的古文知识。”也有一些网友担心,古文化的观念并不适合现在的竞争社会。《三字经》提及“融四岁,能让梨”。孩子受了这样的教育后,将来评职称、升职时可能会一味地谦让。 专家: 经典诵读启发孩子左右脑 有的专家认为孩子经典朗诵可加强孩子的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也有一些专家建议,老师应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导孩子一些为人处事道理。 留德医学博士林助雄表示,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可反复地舒解身心的压力,并能在α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的过程中加强孩子的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即使学前儿童现在不懂古文的意思,但长大后自然能明白,这是“文化基因”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早期阅读专家张明红教授建议孩子在朗诵经典时,老师应教导孩子为人处事道理,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经典诵读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为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启发了左右脑的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同步运作时,学习能力可以增加2~5倍。 |
易中天:我们为何读经典? |
发表时间:2013-05-10 14:32:18 文章来源:新华网 人民日报 |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就是经典! 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但是,大家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来,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有用吗?有! 因为它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的问题永远回答不完。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尽管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释迦牟尼等等产生在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民族,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相似。 我认为,第一点是对待人、对待人类社会与人类精神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个就是对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幸福的终极关怀。相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中国的思想家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伦理、道德、政治和艺术的关系,更注重社会的稳定、安定、和谐。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读经? |
发表时间:2013-05-10 14:31:22 文章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
随着对读经的了解,不少父母都对读经教育产生了兴趣,或者尝试过教宝宝读经。有些妈妈还为此写了宝宝的读经日记,例如有位妈妈在日记中说宝宝刚开始对读经还感兴趣,过了两天就不肯读了,买回来的书也束之高阁。这位妈妈在教宝宝读经的过程中没能激发宝宝的兴趣,读经教育也就没法持续下去。但是,有不少父母在教宝宝读经时积累了不少妙招。!
“小朋友,跟我念。”这是教育专家王财贵的六字真言,教宝宝读经最基本的方法是让他多接触,多念多背。例如父母念一句,宝宝跟着念一句,接着再念再跟,读完一段接着读下一段,读完一章接着读下一章,反复宝宝就熟读了。 “讲解要适当。”对年龄小的宝宝,不一定能听懂讲解,让宝宝像念儿歌一样诵读就行,讲解反增加宝宝的压力。在宝宝能听懂一点以后,父母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简单的或宝宝问到的问题作讲解。 “培养宝宝的兴趣。”兴趣是宝宝能坚持读经的内在动力,父母要设法培养和保持宝宝的兴趣,可从几方面着手: ●营造温馨、愉快、悦读的家庭氛围。宝宝喜欢模仿,其他家庭成员喜欢读经,加上温馨愉快的亲情,能促使宝宝产生读经的兴趣。 ●让宝宝体会成就感。及时发现、肯定宝宝的进步、学习态度等等,给予表扬(例如称赞、奖励小礼物等),宝宝体会到成就感,就更喜欢读经了。 ●讲故事。宝宝三对以后,理解能力提高,对一些简单的故事有了更浓厚的兴趣,父母可以跟宝宝讲一些关于历史、传统文化方面的故事,也可以提高宝宝的兴趣。 ●同伴齐读。如果身边也有年龄相仿的宝宝,不妨让他们一起读经,这样同伴间的合作竞争也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不”这是一位家长总结的读经心得,简言之:不间断、不放弃、不攀比、不急噪。 ●不间断:教宝宝读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天天读。如果宝宝不感兴趣了,父母也要坚持自己读,想办法吸引宝宝。 ●不放弃:有的父母试了几次,宝宝不愿意读就放弃了。其实十三岁之前还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之前还是有利于古典经文学习的,父母要抱着不放弃的心理。 ●不攀比:不要跟别的宝宝比较,例如当面说别的宝宝会背什么,或者经常让自己的宝宝当众背诵。 ●不急噪:不要急于求成,过于注重成果,例如宝宝今天读了多少、背了多少,这些做法会造成宝宝的心理负担。 |
读经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偏向? |
发表时间:2013-05-10 14:30:26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边家珍 |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读经热”。“经”的本义是织之纵丝,先有经后有纬,因而引申为纲纪,后来用以指称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庄子·天运》篇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当前“读经热”所读的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读经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但从读经教育实践来看,其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偏向。 一是精华、糟粕不加区分 儒家经典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的,其中的崇圣意识、君权意识、道统意识、权威意识、复古意识、臣民意识、民本意识等,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都有,对此我们在读经教育中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例如,《论语》、《春秋》、《礼记》等儒家经典,其中宣扬的尊卑等级观念,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等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是与现代民主观念背道而驰的,属于糟粕。我们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健全的民主和法治国家,需要让学生从小培植起现代公民意识。而与公民意识尖锐对立的正是传统的臣民意识,臣民意识多一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和法治进程就艰难一分。学生年幼,尚无辨别是非正误的能力,思想上常常先入为主,因此,对于《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们决不能兼收并蓄、不加辨析地传扬与灌输,而应区分精华与糟粕,以免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抵触或背离。 二是将经典的内容功利化、庸俗化 这是当前读经教育的一个误区。据报载,某老师举了“超市先赠送礼品吸引顾客,然后从中赚钱”的例子,让学生说出《老子》中哪句话可以解释这一行为,有一个学生说出是“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受到老师的表扬。殊不知,这种解释完全脱离了老子的原意。“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见于今通行本《道德经》三十六章,原文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在这里是告诫统治者,治理社会宜无为,宜守弱守雌,因为在老子看来“反者道之动”,太张了就会合,太强了要转弱,因此统治者行政务必小心谨慎。正如高亨先生指出的:“此诸句言天道也……老子戒人勿以张为可久,勿以强为可恃,勿以举为可喜,勿以与为可贪耳。”把“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理解为谋取私利的方法,显然是对老子本意的曲解,也是将经典内容功利化、庸俗化的一种表现。再如,有人把《论语》视为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欢乐的秘诀,提出只要改变自己的内心,把世上一切(包括受到的伤害和遭遇的不公正)都看成是合理自然的,就能使我们安心于既定的环境而怡然自乐。这种认识与《论语》的主要思想(或者说孔子思想的主导方面)完全不是一回事。正如鲁迅先生早就指出的:“……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在读经教育中,把古代经典的内容功利化、庸俗化,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有损于经典本身所固有的思想价值。 三是“填鸭式”死记硬背 封建社会的私塾里让儿童背“四书五经”,经常出现背不上来而被先生打板子的事,为什么?因为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理解力的儿童来说,在教师未加讲析的情况下,经典字句基本上是一大堆无意义的材料。这样的“填鸭式”的、死记硬背的读经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就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虽可能一时背会了,但很容易遗忘。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与“理解”二者不应该被割裂开来。学习古代经典,即便是成年人,也需要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需要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表明,应当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切己体察中自然而然地有所记忆。所谓“切己体察”,就是在读书时联系自己的固有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等来理解认识。朱熹说:“今人读书,多不就切己上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又说:“取《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切己体察,着己践履,虚心体究。”为师者宜善为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必要的质疑与论辩、个人生活体验中自觉地理解领悟,与其已有的知识储备、人生经验贯通起来并产生新的认识,达到像司马迁所说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样,记住的东西也不容易遗忘。 总之,今天我们让学生读经的目的,是要他们通过学习变得更智慧,而绝不是更“愚”。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我们从事经典教育,理应比孔子站得更高。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