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让国学教材大大方方走进课堂(转)

11年前 [10-05 12:59 周六]
http://www.qianlong.com/2013-09-29 09:05:12来源:千龙网

  日前,30所中学的高中生用上了中国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台湾国学教材进京并非坦途,由于教材容量太大,缺乏国学师资等原因,目前北京只有一家民办高中在尝试教学。更有趣的是,为了适应内地的教育环境,教材甚至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多位感动中国人物也被编入台湾国学教材。 >>>新闻细读

  正如报道所说,国学教材进京并不是一路坦途。这里面的波折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教材容量大;缺乏国学教师;由于不是考试内容,对学校和孩子的吸引力小。这些还都不是问题的主要症结,主要症结在于这样的教材不适应国内教育环境,被做了修改,多位感动中国人物编入教材。

  感动中国人物能不能被编入教材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是不是非要把这样的内容加入到国学教材里?这真的还是值得商榷的事情。这种添加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国学教材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感动”。但是,我们更明白的是添加者的良苦用心。这种良苦用心却为国学添了水分。

  无论观念有无不同,对于国学而言,两岸是有着共同点的。这些渊源流传的国学有着同样的血脉。正如我们无需纠结晨读能不能读奥巴马一样,开设国学课程,自然也无论是海峡那边的还是海峡这边的。但是,这直接引用台湾版国学教材也暴露出我们自己不少问题。一者,这种直接拿来主义是我们对国学漠视的尴尬。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材中,失去了对国学的重视,才有了我们自己没有一本像样国学教材的慌张,需要开设课程也只能直接拿来了。二者,国学教材容量太大原本不应该是个问题。对于中国人的课堂,国学内容真的容量太大了吗?其实,不是容量太大,而是容量太小,我们没有国学教师,多大的容量也超越不了英语的容量吧;三者,缘何国学成了选修课程,没有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呢?就是因为这样的课程并不需要考试,仅仅作为一种兴趣,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之下,学校和教师没有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最该思索的地方。我们对国学教育缺失了什么,国学是不是早就该登上大雅之堂了呢?正是由于我们对国学的不重视,也就有了把感动中国人物列入国学教材的举动。感动中国人物需要学习,列入教材也未尝不可,在诚信缺失的时代,让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进入教材,不仅仅是一种导向,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但是,这样的内容进入到国学教材里显然是不伦不类的,它更该“感动”的是《思想品德》或者是《社会》教材。把感动人物的事迹安排到国学教材里,显现的是我们对国学的不重视,是应景和形式。

  我们真的不该在自己的课堂上,让我们自己的东西流失。我们需要一个堂堂正正的国学教育,这不是固守传统不放,而是为了更好延续和利用。我们更需要一个纯纯正正的国学教材,这个教材里不需要太多的“感动”,更无须让“感动”陪着才能进入课堂。(郭元鹏)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