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 学 相 长

11年前 [11-23 21:28 周六]

 

     教学相长,我认为不仅指的是老师与孩子之间传授知识的能力,也很适合我们这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隐形教育。
    很多孩子来自意外,那是源于我们家长对情欲的满足和对生命的无知,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小生命,在家人的指点下,也根据自己成长的经历,就这么摸索着把这个小小的生命终于抚养成了能自主说话、穿衣、吃饭,以至于后来的上幼儿园、小学、初中、......,生命的历程就是这么走过来了,我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痛苦过、迷茫过、无措过,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需要,我们限制他们的某些活动,因此他们成了一个长大后不知所措,甚至无梦想、无兴趣、无思想的人,好像只是一个游走的灵魂,而不是一个人。他们经常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但是我们还是在继续抱怨、指责:我为你付出了多少辛苦、失去了多少升迁的机会、花费了多少钱财、推卸了多少次聚会......,你却让我这么失望!

真的是孩子们的过错吗?!

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按理说,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可是现在有多少父母是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现在好多来咨询的家长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怎么什么话也不跟我们说?

真的有代沟吗?我相信代沟肯定会有,那是对事物、事件的理解不同和经历造成的,但是不应该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上。如果有,那么就是父母的问题了。

我觉得最简单的原因是父母没有学会向孩子学习,总是用家长的权威、过来人的经验教育孩子,从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角度上去思考、观察问题,做出相对的回应,所以永远是两个对立面。有些问题如果站在孩子的年龄阶段去看的话,我们大人的见解、做法还真是不正确的。比如青春期孩子的早恋问题、网瘾问题。我们家长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那个时候喜欢过某个同学、老师,想跟谁一起玩,也许都经历过,可是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就是谈虎色变了。孩子爱网络玩游戏,其原因很简单之一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欣赏、尊重、鼓励、支持,没有成功感和喜悦感,甚至是骄傲感,在网络里他都可以得到。因此,我们家长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和社会存在问题。

学会像孩子学习,这是我多年来的教子心得,特别是在学习家庭教育之后,宣传、推广时要制作PPT,虽然在金华学习时陆文清、吴明老师曾经教过我,回到家里后我也忘得 差不多了。每每遇到难题,便会骚扰儿子,甚至是发给儿子,弄好了再给我传过来。几经折腾,才慢慢地掌握,但是还是不很熟练。有时儿子就说:“你不努力”。我就笑笑说:“因为妈妈笨,也老了。”因为那句话是他在年幼时,因为成绩不好我说过的(偷笑)。

我一边学习新的家庭教育知识,一边把它推荐给周围的人,遇到咨询的家长,我便耐心地解答、引导。在网上很多家长以为我是什么专家、学校老师呢。当他们知道我只是一个家长而已时都感到不可理解、不相信;也不明白一个曾经跟教育不相干的人,现在会这么热情地推广和传播它。?现在有很多有责任心的学校老师、家政老师就自己孩子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与我讨论,共同来引导、教育孩子。曾经有个老师问:“你不会觉得不可思议吧?老师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说:“能理解。业有所长,术有专攻。也正因你是老师,会总以老师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也会把学校里的不良情绪带到家里来,给孩子很大的困惑。做好老师的孩子也很惨的,有压力的。呵呵。”也许是源于我的理解和她对我的信任,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教学相长,也便真的如此。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我不断地学习、总结、体验,才会有爱人对朋友说:“这次回来真的不一样了,有了很多改变。”

教学相长,也真的如此。我把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对儿女的教育上。为了联络他们父女的感情,也是对自己曾经年轻气盛做错事的悔过,我给女儿写信,希望她原谅因而我造成她对父亲的很多偏见,也为她以后的婚姻作一些铺垫,不要因为父母的错误影响她将来的婚姻观。(特别是看过张德芬的《两个好人不一定有好的婚姻后》)。其时,有时错不在一个人的身上,如果每个人、或者某个人能在当时能忍让、宽容,甚至是包容、妥协一点,那么那些记忆中对孩子的心灵有阴影的小事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造成父女的隔阂了(因为女儿很爱我)。

因此,学习家庭教育很有必要;学习了要有所悟也很重要;悟了要正确地运用也很重要。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他们理论知识比我懂得多,但是他的孩子却教育的不是很成功,其原因也在如此。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