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父母和老师都更喜爱“好孩子”,他们“上进心强、成绩优秀、乖巧听话、凡事让大人放心”。但是,这些“闪光点”往往掩盖了“好孩子”人格方面的缺陷,并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专家研究显示:“好孩子”在心理上往往比一般孩子脆弱,他们身上常常存在成就焦虑、孤独、自负、依赖、独占欲强等心理问题。人们公认的“好孩子”中,超过10%的人存在“强迫症”症状。因为“好孩子”面临的压力大,家长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当其从封闭的环境进入开放环境后,极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排除法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全国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0%-30%,中学生为40%-60%。“心理障碍排除法”总结了八种可以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心理障碍排除方法。这些方法经过实践证明,都是简单易行又速见成效的。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三个层次
许多专家呼吁重视和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般来说,心理不健康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失常,比如精神分裂、精神病、各种非常明显的精神反常现象。这在孩子中间并不多见。
还有一种情况就比较多一些,用现代心理学、医学的术语讲,就是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具体如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忧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
有的小孩老担心自己和父母的安全,害怕自己出事或者父母出事,什么事情总往最坏处想,很多很多焦虑,这就属于一种不健康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焦虑症。有的孩子老怀疑自己有这种病或那种病,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健康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疑病症。有的孩子老觉得自己的手没有洗干净,反复洗,这是一种强迫症。很大的孩子夜晚还不敢独自睡觉,老觉得有危险因素,害怕很多东西,这可能有些恐怖症。这些都是精神上的不健康,这种现象在孩子中间是比较多的。
第三种,一般的心理障碍、心理脆弱。
例如学习稍微紧张一点,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反应,经常咳嗽,并不是感冒造成的咳嗽,是精神性的,考试结束就消失了。只要考试一来他就开始咳嗽,剧烈咳嗽,甚至呕吐。还有的孩子一到星期一精神状态就开始不好,感到紧张,到周未了就松弛下来。这些现象都反应出孩子精神上的某些不健康状况。年幼孩子的家长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他的心理健康,等他长大以后,问题就会累积得比较严重。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中存在心理不健康现象及各种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大。严格地说,大多数学生都有这种或那种心理上的不健康现象,有这种障碍或那种障碍,有些还比较严重。例如很多大学生在生活紧张时,总觉得自己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好象是生理原因,其实是心理原因,比如胸闷、消化不良、头痛,还包括很多妇科的不正常反应。
做家长的既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还要从小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使他们成年后能够避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前面提到的各种不健康状况,如孩子因为不能适应生活及学习的压力,精神紧张,产生了各种情绪和心理反应,像焦虑、抑郁、孤僻,与周围同学及社会交往困难,甚至有些变态心理,还有通常所说的神经衰弱及由很多心理原因造成的肠胃官能症、心动过速等等。到了大学乃至成人阶段,累积的就比较多,它们都将极大地危害孩子的成长。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家庭。
包括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两部分。
特殊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家庭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中有一个人去世,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刺激和创伤。二是个别家长对孩子施暴、虐待,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创伤和心理疾病。三是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流氓骚扰,甚至性迫害,受到小霸王式的同学欺侮,这也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这三种情况数量比较少,相对来讲特殊一点。
我们还总结了家庭教育中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比较普遍的七种原因:
第一,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
第二,与溺爱并行的专制。孩子在溺爱和专制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健康。因为溺爱和专制极大地破坏了孩子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自在状态。
第三,偏重智力教育,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的溺爱,再加上对智力的高追求、高开发,也是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
第四,父母期望值过高,因而使孩子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和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在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上的扭曲、不健康是必然的。
第五,孩子从小和父母关系过于紧密,容易产生“恋父情结”、“恋母情结”。
目前中国的家庭中,恋母情结是比较普遍的。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对母亲呵斥来呵斥去,就好象一个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听话的妻子一样。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家长的警惕。孩子从小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是不幸福的。反过来,爱超过了一定限度,到了溺爱的程度,也会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变化。当有的母亲很骄傲地对人讲,儿子十来岁了,晚上还要她搂一搂才能睡着觉,吃不下饭还要她喂一喂。她不知道,这实际上是葬送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一个男孩子十来岁了,还对母亲如此依恋,离开母亲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这是一种病。
第六,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缺乏正确的性教育。
医学研究还表明,很多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都源于小时候不正确的性教育和性指导。一个大学生患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因为他在初中阶段有过手淫行为,使他产生了深刻的犯罪感。这种犯罪感一直控制着他,使他觉得无脸见人,在生活中和人交往有障碍。
第七,因为现在的家长普遍溺爱孩子,同时又在不自觉地进行攀比,比如我的孩子穿的用的有没有其他孩子好;别人的孩子出国夏令营,我是不是也让孩子去等等。家长的攀比同时也造成了孩子间的攀比,是我们家的车好还是别的同学家的车好?是我的手机款式新,还是别的同学手机款式新?这种攀比常常对孩子产生额外的刺激和压力。这种精神压力也是造成孩子心理上不健康的原因。
以上七种比较普遍存在的原因,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改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首先需要改变家长的观念。一个人不懂得成功之外还需要健康,是很愚蠢的;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心理健康,是不具备现代意识的。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不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把孩子当做精神寄托,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考虑孩子未来发展前景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如果因为家长不妥当的教育方法,已经对孩子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和结果,要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有八种可以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心理障碍排除方法。
这些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对家长、对孩子都是简单易行又速见成效的。
对于轻微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自然康复。
(1)倾诉法
孩子或者父母有某种压抑的情绪、压抑的情结,压抑得多了,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心理行为障碍。比如经常有孤独感,孤独感压抑着;经常恐惧,恐惧感老压抑着;经常有某种担心、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压抑着;老有某种欲望,这种欲望不敢说,不敢实现,老压抑着;这些都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心理上的不健康现象。包括心里有很多苦恼,很多冤屈,不说出来,人也会有疾病。
治疗这种疾病的第一个方法就叫“倾诉法”。
你有心理障碍,自己找人倾诉。家人有这种情况,让家人倾诉。孩子有这种倾向,让孩子对你倾诉。你要成为一个耐心听取孩子真心倾诉的好家长。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采用其他方式倾诉,例如对同学倾诉、写博客倾诉等等。
善于倾诉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手段。有些人会发现,在某些健身活动中,有的人就是因为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大哭一场,过段时间发现自己身体的疾病好了。为什么?他把压抑情绪释放出来了。所以,“倾诉法”是释放自己压抑的各种情绪、情结的手法之一。
(2)宣泄法
现代人工作比较紧张,经常在人际关系中造成某些冲突。人在特别愤怒的时候,在和领导、同事发生冲突的时候,常常很压抑。日本有些公司就专门准备了一些沙袋,甚至把沙袋做成总经理的形象。部下生气了,就冲着沙袋暴打一顿。都是为了释放情绪,释放完了人就舒服了。宣泄的方式也可能是哭,也可能是其他的表示,要找到各种适当的宣泄方式。
(3)脱敏法
脱敏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你有什么烦恼,或者孩子有某种心理障碍,怕一个人待在屋里,不敢单独睡觉,怕生人,或者老担心有什么不安全因素。这时,你可以让自己或者让孩子把自身所压抑的东西,惧怕的东西,或者某些缺点、缺陷、心理障碍全写在纸上。是你的你自己写,是孩子的让孩子自己写。写完以后,把纸一撕,说,我不要这些缺点了,我从此以后不要它们了。这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有时候也许一次不能解决问题,两次不能解决问题,多做几次就解决问题了。这叫“脱敏法”。因为当你撕纸的时候,你的心理上就有了一个要把这些东西否定掉的能量。这一瞬间,自己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心理调整,就等于批判了、否定了、抛弃了自己的这个情结,这个病态的东西。
家里没用的东西,生活的垃圾,我们可以用直接抛弃的方法。
心理上不健康的东西也要扔掉。但是心理上的不健康你看不见,当你写在纸上时,它就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当你把纸撕了扔掉的时候,就完成了一种抛弃的心理模拟,这就能起到把缺陷、弱点扔掉的那种心理变化。比如你有某种缺陷,害怕某种现象,或者特别害怕站在高处──恐高,或者容易急躁,动不动就着急,这种超出常规的急躁带有心理障碍特征的时候,要把这些缺陷写在纸上,一撕,然后扔掉。你扔的动作特别干脆,撕的动作特别干脆,决心特别大,话说得特别利索,你会发现,自己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
在心理上抛弃一个东西,用这种“象征”的手法,跟扔掉垃圾是一样的。
(4)“哼哈二将”法
自古以来,我们说“哼哈二将”,其实就是你的左右手。
当你心理上有一些畏惧,疑神疑鬼了,老担心什么了,或者有其他不良心理障碍的时候,找一个地方站着,并且同时,左手往前一推为“哼”,右手往前一推为“哈”。这样,一哼一哈,一哼一哈,左右手交替向前推,同时大声喊哼哈,哼哈,哼哈,哼哈。声音越大越好,气壮山河。“哼哈二将法”调动了你心理的能量,能战胜很多不良心理。无论是疑神疑鬼,不良信息,胆小,还是迷信的想法,一哼一哈全部去除。对不良信息、不良心理因素干扰,用“哼哈”表示排斥、拒绝,意思是不要你们!这个方法家长可以用,孩子也可以用。
有的时候孩子特别胆小,老觉得床底下有什么东西;老是在晚上不敢出门,怕遇到危险;有的孩子一听外面刮大风就害怕。你教孩子玩一会儿“哼哈二将法”就好了。
(5)心理分析法
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有原因的,父母和孩子要在平等对话中慢慢分析出原因。
有的孩子上高中了,还不敢一个人在家睡觉,老要父母陪着。其实这是个心理障碍,而家长却不知道为什么。分析一下才发现,从小母亲经常出差,父亲也很忙,孩子特别怕失去母爱,也怕失去父爱。因为怕父母不在身边,就产生了一个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就不敢睡觉的心理现象。而自从他有了这种心理现象以后,父母就总要有一个人陪在家里。
他用不敢一个人睡觉把父母留在身边。
一个中学生从小怕黑,上高中了还不敢关灯睡觉。经过细致的分析发现,孩子上幼儿园时,曾经被老师关过几次小黑屋。原因分析清楚以后,怕黑的症状彻底消除了。
很多心理障碍就是这样形成的,非常微妙,要分析。
(6)减轻压力放松法
很多心理障碍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重所致。
如果不能够适当地减轻压力、压力持续地压在身上、任何人都可能承受不了,产生心理障碍。现在很多种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身体疾病。很多肠胃疾病,心脏疾病、高血压等等,其实是神经官能性疾病,要用“减轻压力放松法”来进行调整。
(7)暗示鼓励法
孩子虽然有这样的缺点,有那样的障碍,可是你暗示他:你慢慢就好了,你慢慢就胆大了,你慢慢就不怕了。这就是暗示鼓励法。
(8)听之任之法
人有了这种心理障碍或那种心理障碍,在进行调节的时候,要有个过程,不是说好就好的。这时坚持,一个原则特别重要,由这个原则引伸出的方法叫“听之任之法”。
有了心理障碍和不正常现象,不要太当回事。太当回事就会更成一回事。
一位大学生对我说,他老爱脸红,只要一张嘴说话脸就胀得通红。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障碍。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有一点对你很重要,就是不要太在意。有的时候你的脸并不是太红,你太在意了,老觉得别人在注意你的脸红,就愈发脸红。所以听之任之,并不太在意的态度,有的时候也是处理心理障碍的一个方法。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