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狼爸”萧百佑用他的“棍棒教育法”将三个孩子“打进”北大后,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强烈关注,现有沈阳申女士以“亲妈诈死”的方式促使孩子独立自强。这些另类家庭教育的出现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还是一种残酷的赌博,不禁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在“虎妈”、“鹰爸”的教育方式频频引发争议的环境下,教育子女似乎“没有最狠,只有更狠”。近日,沈阳申女士的教育方式,再度挑战这种残酷的极限:她怕女儿在殷实的的家庭环境中被宠坏,就骗孩子说“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9月12日《现代金报》)
自“狼爸”萧百佑用他的“棍棒教育法”将三个孩子“打进”北大后,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强烈关注,现有沈阳申女士以“亲妈诈死”的方式促使孩子独立自强。这些另类家庭教育的出现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还是一种残酷的赌博,不禁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自孩子出生开始,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的呵护、关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亲妈诈死”事件中的申女生为了改掉孩子显露出来的娇气,竟然不惜用“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这样的谎言来欺骗孩子。所以当她告诉女儿真相的时候,女儿表示不相信的情况在意料之中。
当一个小女孩儿得知自己的妈妈是后妈时,她是会变得敏感脆弱而走向绝望毁灭,还是会变得独立坚强而成材成功?应该说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虽然事实证明,申女士的另类教育方式取得了预期效果——女儿逐渐变得懂事刻苦,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略不计。一方面,在“亲妈变后妈”的打击下,女儿确有走弯路甚至走极端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许如果当初没有母亲刻意制造的这番“变故”,女儿也许会比今天更成功,并在成长过程中不至于失去亲情的温暖。
在被议论得纷纷扬扬的“李天一案”中,梦鸽体现出了另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即极端的宠溺。她以母爱之名不惜歪曲事实来保护她的孩子。这种表象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歧途,先是没有承担起好好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孩子出事以后没有让孩子承担起他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位申女士与梦鸽对待孩子的态度看似完全是两个极端,但其实本质上她们是殊途同归,她们的功利心都太强了,她们都急切地盼望孩子的“成功”,一个用极端的严酷,一个用极端的溺爱。溺爱的肥料上得太多,小苗会烂根儿;严酷的没有养料,小苗会畸形。
申女士不能说是一个坏母亲,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只是她把中国父母的成长焦虑发挥到极致罢了。我们都知道,中国父母有一个口头禅——“都是为你好”,似乎在这样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包裹下,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性。然而,一个起码的共识是,孩子的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保证孩子成长过程的身心健康远比让孩子成材成功来得重要。一个连“母亲是谁”的知情权都被剥夺的孩子,她的成长能不存在遗憾和亲情缺陷吗?牺牲掉这些,她的成功还有几分值得羡慕之处?
http://www.bamaol.com/Html/2013091308480505.shtm【l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