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父亲生前的一番话
他苦练普通话报考广电专业
王磊,沛县中学,录取徐州师范大学。王磊是沛县中学高三(14)班的班长,校学生会主席,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在高二时毅然选择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传媒人,很多同学都不理解地问他,“王磊啊,你成绩不错啊,为什么要走艺术的道路呢?”每每此时,他只能以沉默来回答,他不想告诉太多人自己学习专业课的原因,除了自己和在天堂的爸爸之外,没有人知道他的想法。2006年的夏天,父亲的笑让王磊此生难忘,那年,哥哥考上了名牌大学,自己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那个夏天,父亲昂首阔步,见了谁都满脸的笑。父亲曾说过他有个梦想,希望兄弟俩将来能够学医或者成为一名传媒人,这句话,他和哥哥从来没有在意过。第二年,父亲患肝癌治疗无效去世了,家里不仅失去唯一的劳动力还欠下了一笔债务。爸爸走了以后,王磊强烈地想要完成爸爸的那个梦想,他在爸爸的坟前起誓,不管有多难,有多辛苦,他都会一步一步走下去。于是,他不顾一切地选择了广电编导专业,去挑战自己,因为他知道,要考这个专业,一定要有较好的条件,尤其要会讲普通话,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乡村的男孩,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他没有放弃,每天不停地练啊练啊。他的刻苦,让专业课老师对他十分的照顾,本来应该交1600元学费的,却一分钱都没有收,而且还给他很多的帮助,在考专业课去外地集训的时候,老师帮他垫付了来回的车费和住宿费,知道他舍不得吃好的,还经常请他吃饭。集训是去年11月份的事情,那天恰好是爸爸去世一周年的纪念日,触景生情,他哭了整整一晚上,一个艺术班的同学和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坐在一旁默默地陪他,支持他。
姐姐和弟弟相继辍学
他说家庭的未来系于自己一身
董晓峰,滨海中学,录取扬州大学。“我考大学是为父母争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再那么辛苦,这是我的心愿!”这是记者在滨海中学采访董晓峰时,董晓峰向我们表达的心声。这个9岁就上街卖蔬菜挣学费的男孩告诉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为了给全家盖两间栖身的房子,又舍不得找工人,就自己一块砖一块砖地搬运砌墙,太辛苦落下严重的胃病,母亲身体也不好,因为家里收入太低,每年姐弟三人交学费的时候,父母都要东奔西走去借钱,看到父母如此艰难又坚定地供他们读书,他时常感到对不起父母。董晓峰承认,从现实来看,辍学出去打工挣钱确实比上大学要“实惠”来得快,但却会辜负父母的一番苦心,“高考,是我唯一的出路,我一定要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姐姐推迟一年上学
就是为和他共用一份教材
徐腾,铜山县茅村中学,录取江苏警官学院。徐腾在5月初就打电话报名申请助学。因为贫穷,家里至今没有装电话,他是用公用电话打来的。1997年,父亲在一场车祸中离世,留下残疾的母亲和三个分别为七、八、九岁的孩子,母亲拖着残腿勉强种点地糊口。孩子该上学了,母亲想了个办法,让姐姐推迟一年入学,和他同年上学,再请求老师让他们同桌,这样可共用一套教材,省下一份书本费,即使这样,到初二时,因为负担实在太重,成绩优异的姐姐含泪主动辍学了,姐姐对他说:“你是咱家长子,振兴家业的责任比谁都重!”进入高中后,学费更多了,因为学费问题几次差点辍学,为了保证他顺利读书,弟弟也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家里的负担是减轻了,但徐腾心里的负担更重了,他强烈地意识到弟弟的未来,自己的未来,家庭的未来都系在他一人身上!
记者感言:
永不放弃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永不放弃,这是所有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共同的选择,贫穷打不倒他们,却使这些孩子高昂起年轻的头颅,满怀雄心壮志,生活愈艰,志向愈坚。
当很多城市孩子拥有手机、电脑和网络游戏的时候,这群特殊的贫困生群体面对的,却只是家徒四壁的生活、沉重的家庭负担和残缺的人间亲情。唯一能让这些家庭挺起腰板的,就是这些寒门学子让人刮目的成绩。记者发现,无论是在一处处四面漏风的简陋平房内、还是在一堵堵泥灰剥落的墙壁上,一张张代表贫困生成绩的奖状,始终高高悬挂在全家最显眼的地方,向人展示着这些弱势家庭强者的一面,也展示着他们的希望。
没有充满乐趣的童年少年,过着落后于时代潮流的生活,但这些贫困生却一样迎来了鲜花与掌声——他们用勤奋与刻苦、用成绩和实力,诠释着“责任”的含义。
这就是一群孩子别样的“90后”生活,缺乏物质,却同样精彩!
http://www.jiaj.org/?action-viewnews-itemid-106652【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