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李某某案件
2013年2月23日,警方证实,曾因寻衅滋事被劳教的星二代、某著名歌唱家之子李某某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8月30日,李某某之母受访,含泪回忆儿子案发始末。她公开道歉,指出儿子的错误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她认为儿子没有强奸,是“你情我愿做了不好的事”。她指出被告“淡定、懂事、内心干净”。9月26日上午,北京海淀法院对李某某等五人涉强奸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李天一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评 点: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提出教养风格有四类,其中溺爱娇纵型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要求和标准,也很少限制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而对孩子的需求却 有求必应,充满了关爱和期待。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控能力特别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与愿望相违背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 的冲动……这段描述颇为贴合李某某家长的教养风格以及孩子后来的个性表现。从对照李某某成长的超级履历不难知道,他获得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物质满足和优质教育资源,但显然他父母注重的教育更多是才艺培养,而非教育他如何为人——如何理解、体谅别人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据记者调查,他在小学曾与同伴多次冲突,却屡屡享有“豁免权”。家长一再的护犊心切,却教会了孩子“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走上了唯我独尊的“小霸王”之路。
事件二:“集体婚礼”
2013年1月11日,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结婚”的是100多名孩子。“集体婚礼”举行得很隆重,不仅仪式参照成人结婚,而且还让孩子紧紧拥抱,表达爱意,更亲密的,还当众吻了一个。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新郎”要给“新娘”戴戒指,家长也在婚礼现场“见证”。
评点:“集体婚礼”是一次教育游戏吗?游戏的教育功能,妙在介于真假之间,由孩子的想象性、自发性和互动性来完成。然而这一场“婚礼”由园长来导演,有服装道具(礼服、婚纱),有预定好的程式(婚礼进行曲,男生单膝跪地求婚),甚至有固定的对白和“正式”观众(父母们在场“观礼”)。与其说是教育游戏,不如说是严格依照导演安排多次“彩排”后的登台演出。没错,3~4岁的孩子能朦胧地认识到婚姻是两性间的基本关系,或许这位幼儿园园长试图破解传统幼儿教育中对爱情婚姻避而不谈的窘境,然而这样一场”集体婚礼”让孩子学会的到底是婚礼的程序,还是领会到爱的真谛?不妨与引进的国外优秀绘本《鳄鱼爱上长颈鹿》(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个比较,同样是触及两性相处,绘本传达了鳄鱼女士和长颈鹿先生这对差异极大的恋人如何用共同努力来弥合差异,故事充满童趣。”集体婚礼”是成人化而外在的“形“,绘本是符合童趣却又内在的“神”,家长们觉得哪一个是爱的教育呢?
事件三:“洗衣机绞死女童”
2013年9月21日,江西省南昌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对只有四岁和两岁的小姐妹在家里玩时,不慎爬进洗衣机,被双双绞死。椐孩子的爷爷回忆,当时儿子在房间听歌,儿媳在烧饭,两个孙女在客厅玩。没过5分钟,两人发现孩子不见了,四处寻找了半个小时后,最终在洗衣机里发现了全身红紫的孩子。
评点:孩子幼年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家长的悉心看护和环境的安全。这一意外发生的惨剧中孩子父母的疏忽大意、海尔洗衣机缺乏相应儿童防护设计都难辞其咎。父母作为监护人应保证孩子随时随地都在看护者的“眼皮底下”; 家电厂商应预想到产品使用时的各种可能,特别对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更应提前设计和防范,儿童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所以产品设计本身就要规避这方面的 风险。比如应设计只有先盖盖儿后按启动按钮儿洗衣机才开始工作。这一事件经南昌警方侦破许多网友仍不相信两位女童是意外被洗衣机绞死,也折射出中国农村”重男轻女“(流产或出生后抛弃的多为女婴)社会现状仍非常严重,大众甚至不惮以“恶意”来猜测两位女童的死因。
事件四:“到此一游”
2013年5月24日晚上,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丁XX到此一游”几个中文字,当时该网友和同伴“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随后事件持续发酵,有网友根据种种信息,将涂鸦风波的当事人丁某某指向南京的一个孩子。25日,这名孩子的父母通过媒体公开道歉。
评点:随着国人富裕出国游越来越多,“XXX到此一游”也顺理成章地走出了国门。在国内风景区,即便是成人游客刻字留名,也并非鲜见。事后这位孩子的父母通过媒体致歉,表示“从小带他到外面玩,常常看到类似的情况,但我们没有想到告诉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也从侧面证实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父母当初的不以为意。国内家长普遍更重视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物权,不得损坏他人的物品,而对公共设施和文物的损坏则较无 所谓,缺乏公民意识。这一事件多少也折射出学校文化教育和美育的失败,许多孩子缺少对人类文明一路筚路蓝缕留下的文物的欣赏和珍视,甚至缺乏基本的审美眼 光(在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上“到此一游”好看吗),有的只是粗俗直白的“我”来过这里留下痕迹为证的幼稚炫耀。孩子的教育,还任重而道远。(来源:《为了孩子》)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