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公交见闻话孩子的学习

10年前 [01-10 23:48 周五]
      今天下午外出坐车,由于天气不好,路上比较拥堵,我找个位置在最后一排坐下,也许是车厢里太沉闷,人们有点闲得无聊,我旁边一位年轻女士拿出手机开始打电话,差不多整整打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旁边的人有何感受,至少我是受不了了。
        电话那头应该是这位女士的孩子,今天上午刚考完期末考试,两三句开头后就听这位女士开始在电话这头询问孩子的考试情况,问得非常详细,妈妈居然可以例出应用题的题型,比如今天出的是不是两个人走路的题,一个人先走多久,后面那个人开始走?电话那头的孩子大致描述了下,好像是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吧,我不由得佩服这位妈妈对题型的掌握,接下来妈妈又询问了孩子其他题做得如何,比如填空什么的?我都怀疑妈妈是位小学老师了,用的词非常专业,感觉那题都是妈妈出的。询问完数学考试,妈妈又开始询问语文考试的内容,包括孩子有个艰难的艰没写上,妈妈都在电话里对孩子进行了辅导,而作文的题目则被妈妈一下子猜到,就是写观察日记,妈妈说写小蚂蚁搬家,我给你说过哦,孩子在那头也说写的是这个。
        把两门科目全部问完了,妈妈心里应该对分数有了个底,对孩子没做好的题,妈妈一直说没关系,就是填空,只有几分。接下来开始奖励儿子了,孩子应该才回到家,而孩子的爸爸可能也在玩电脑,只听妈妈说让你爸爸把ipad给你玩,辛苦了,今天就尽情地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妈妈的口气充满着骄傲与沾沾自喜,而我在旁边则很无语。
        好不容易把儿子的电话挂掉,妈妈又开始给另一位朋友或是亲戚打电话,询问一个女孩的英语成绩,大概对方说孩子考了93分吧,而这位女士则说自己儿子上次只考了93分,把自己气坏了,感觉对方也不想说太多,这位女士只说了几分钟便挂了电话。
        虽然只有三十多分钟的对话,但从妈妈在电话里对孩子所说的真的看到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硬伤。
       从妈妈对孩子的辅导中可以看出孩子大概在二三年级左右,孩子在电话里对妈妈是十分依赖的,学习上都是妈妈在辅导,感觉孩子的成绩和考试都在为妈妈,非常地被动,说到没做起的题,孩子在电话那头应该比较惶恐,妈妈刚在这边不停地安慰孩子。不知道这位妈妈是否会一如继往地坚持下去为孩子辅导其他科目,当她能力达不到时,孩子没有了拐杖又该怎么办?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小学成绩优秀的孩子升了初中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在小学阶段的保姆式陪读有很大的原因。
         学习在妈妈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干什么都可以。今天这位妈妈在儿子汇报考试情况后,判断孩子考得不错,于是给孩子了最大的恩典,玩ipad。不知道孩子得到这个奖励后会怎么想?看来学习好的奖励就是玩游戏。既然爸爸也在家,为什么不把先生拉到教育孩子的队伍中呢,让爸爸陪着孩子游戏或做点其他事情,一家人都打游戏,以后要是真出了有网瘾的孩子妈妈可能哭都哭不出来。同时我在想,要是孩子今天没考好,妈妈是不是会在电话这边大发雷霆,让孩子好好反思?妈妈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成绩?我不清楚,也不好评论。
         攀比。妈妈的第二个电话打给了另一个家长,比来比去就是孩子的成绩。要是孩子知道了,他们会如何想?孩子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学习的目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居然现在成了家长们攀比虚荣的砝码。
       短短的车程,让我深深感受了一次中国式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家长们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
      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1至3年级,相反,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才是这个时期培养的重点,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经历了从游戏到系统学习的阶段,小学和幼儿园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纪律性等都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去适应校园生活,学会接触同学、老师,学会接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如什么样的字才算写得好?怎样上课才算是认真了?回家应该怎样做作业?这都是定标准,只有标准定好了,孩子才知道怎样去学习,这是其一;
        其二,为谁而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反正成绩好了,家长就高兴,孩子是为家长而学习,为家长而考试,完全没有一个学习的目标,也没发现学习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长期下去,当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时,孩子可能就会产生厌学心理了。这个时期,建议家长们要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方向和乐趣,这才是这个阶段家长所做的。
        第三,学习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赌博。今天这位妈妈,居然都能猜出题型来,我们不能不说妈妈在孩子学习上的用心,但这种偶然的幸运是否会一直眷顾孩子呢?作为家长,更多的是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如果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位家长的作法没什么不可,但以后的题海大战孩子是否能适应?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思考,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孩子的见识,让孩子主动去探索,使孩子在应试教育中以不变应万变。
       那这个考试后的电话该怎样打呢?其实妈妈完全没必要在喧闹的公交上给孩子打这个电话,毕竟公交车上是公共场合,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的家事的,我是被她堵在最后一排了,被迫听了几十分钟;妈妈可以在比较清静的地方给孩子悄悄打个电话,这也体现了家长的素养,问下孩子今天考试的状态,不用去猜分数,毕竟成绩还没下来,你猜得高,万一考得不好呢,孩子是不是会很失望,告诉孩子考完了就不要想考试的事情了,下午自己是准备怎么安排的?这就是给孩子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不要妈妈全给孩子安排完了。最后考试成绩出来了,再帮孩子分析考试中的得失,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个提高的机会。
       一点点感想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与孩子一起成长!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