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小刘,男,8岁,个子却奇高,体型相对于二年级学生略显庞大,有157公分,52公斤左右,他刚来报到时,我以为他是高年级的学生,竟然给他指路到五、六年级去,结果他说:“老师,我的条子上写的就是二6班。”这个孩子聪明好动,学习习惯较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骗家长,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上课要么浑身乱动,不认真听课;要么左顾右盼,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小辫子、用橡皮块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发出怪声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发生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拖把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二、原因分析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小刘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爱狡辩,;心理方面玩世不恭、缺乏进取心;无集体观念;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并且不会劳动;学习方面兴趣不浓、投机取巧。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方面:
1、家长的宠爱。
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母亲是急诊科医生,父亲是个体,因为他爷爷奶奶在库尔勒市,于是从小就被送往爷爷奶奶家带,在他6岁时在库尔勒市四小上一年级,长时间远离父母,爷爷奶奶对其比较宠爱,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据他妈妈说上一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每天下午爷爷来接他时,都要买一样零食才肯回家,要不然小孙子就发脾气、哭闹,老人拗不过他,便一味地迁就、满足,要啥给啥,以至于长成了现在的小胖墩样。
2、集体的排斥。
小刘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随意乱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有时还耍心眼,将没完成的作业藏起来或谎称作业本忘在家里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只要老师说今天有同学用脚踢开了别的教室的门,或有人反映班上有人以大欺小欺负一年级的学生,全班学生会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他,此时的他也会难为情地低下头。像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同学讨厌的目光,老师时不时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反正我已经是个坏孩子了。作为一个7、8岁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孩子的情况也令父母非常着急。也许父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于是又把他转回家乡玛纳斯我们这个学校就读。
3、教育方法的粗暴。
虽然家人对小刘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给他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进最好的学校,用最好的学习、生活用品,学不好是不应该的,自己没有上多少学,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遗憾,不应该让他们失望。因此,他们对小刘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批评、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辅导措施及方法
作为老师,我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才能逐步融入这个集体,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才能不断提高,能力才能不断加强。古希腊有个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疏导,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在召开家长会后,我留下了他们的家长,与他们做了深刻交谈。
从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一言一行谈起,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交谈中,家长也挺配合,但她也挺无奈,说:“我们也想把他教育好,但不知从哪下手,我自己工作压力大也缺乏耐心。”我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控制孩子的零用钱,不要觉得小时候欠的亲情要用金钱来弥补,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作业要按时完成,家长要起到监督和辅导作用。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另外,还请家长每周或有时间的情况下多与我打电话联系,了解孩子在家或学校的表现,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
当我了解到本学期他的作业每天都是在爸爸的饭馆完成时,我似乎找到了孩子作业心不在焉,不认真听讲的真正原因,我建议家长让孩子回自己家书房写作业,或在饭馆二楼的单间雅座里,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地方,并且规定好写作业的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并做到签字。
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杂志,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体会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不要单纯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向,改变家长其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挖掘放大“闪光点”,促进转化。
我发现小刘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特别想当体育委员……所以我便发掘他这些积极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上课时,我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让他当小老师,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就及其宽容地予以肯定他的勇气可嘉,培养他的自信心。
每当学校大课间活动或阳光体育活动,只要能与他对得上号,就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平时中,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领操、发作业、当值日小组长等,因为他的主动参与会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大家也需要要他,再次在同学中间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3、从班干部做起,共同关注。
班干部在班级中是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一呼百应。我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玩耍,并指派他当班里的体育委员。如果他又有意地范错误了,班干部就大度地说一声:没关系!并且暂时不汇报老师,但给他提出警告,以此来促使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能通过同学的忍耐,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我还号召班干部在他有困难时主动去帮助他,我安排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他同座,随时检查并督促他完成学习任务。在同桌的带动下,渐渐地,全班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了。还记得有一次手工课,他忘带胶水了,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借给他,话音刚落,许多小朋友都举起了手,有的干脆直接送到了他的座位上。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了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好朋友。
4、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我们不要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老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活动或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就把他进步的消息打电话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让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我,并给予鼓励…… 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学习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合力、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比较在乎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脾气也有所收敛。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不可缺少的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期末考试中,从来时70多分上升到93分,写字也干净整洁了许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相信他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当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以创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主,包括学校和家庭环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通过开展课内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等心理品质。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真正转化后进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