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恩,在我的生命旅程中能走进中华家庭教育网,这里的每一个指导师对学员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注,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诠释什么叫关心、帮助、尊重、信任等等,让我能在这一年中走过艰难,走过困境,收获满满,虽然只是刚迈开步,但我已很有信心,也更有力量,在此对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一路上有你们陪伴!
论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策略
摘要:到了青春期,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增强,家长如果旧有权威专制的沟通模式不改变,孩子的心门将会对家长慢慢关上,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同时孩子将会出现各种问题。家长通过学习,修心,用平等尊重信任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成为孩子的朋友,才能引领孩子走得更远。
关键词: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尊重平等理解信任接纳;自我成长
0前言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健时期,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突然增强,赋予他们足够的力量,让他们有勇气来对家长不当的教育进行反抗,努力为自己争取着权力,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大部分问题将会在青春期集中爆发,家庭育人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对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闻报道,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药家鑫、李天一事件等等。
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用3年的时间,研究了两万名青少年发现:能够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经常向父母倾诉的青少年,较少出现学习成绩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恶习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孩子满11岁之前,通常什么都愿意跟父母说,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因为那段时间孩子内心力量还不够,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亲子间的沟通大多是建立在顺从的基础之上,主动权更多的是掌握在父母手中。但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他们自主意识增加后,不愿意再被父母掌控,希望能为自己作主,这种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下亲子间的沟通将变得异常困难起来。
这时如果家长能抓住机会,学习家庭教育,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学会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将是家长重新走进孩子心里的一把非常有用的钥匙,引领孩子完善自己的人格,为自己行为负起责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完整的人。
1.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1.1理解是人性最基本的需要,有效的沟通能更好地与人建立联系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能被他人所理解的,而有效的沟通能更好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使得双方情意想通,让爱在彼此间流动。亲子间更是如此,孩子如果觉得自己能被父母所理解,内在的力量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将更愿意去冒险,去创造,去体验,他们觉得父母与自己的心贴得是如此的近,将更有勇气面对人生的挫折。
1.2有效地沟通能化解很多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
一方面由于以往错误的育人方式,造成很多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孩子青春期时将会更凸显出来;另外,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都不一样,亲子间的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于是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将这些矛盾与冲突化解,显得尤其重要。请大家记住这样一句话: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指亲子间没有矛盾与冲突,而是大家都能真诚而勇敢地面对它,然后双方一起有建设性地去解决。
1.3有效的沟通能疗愈孩子内心的创伤和痛苦
孩子内心的创伤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过往负面的情绪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释放,长期被压抑所致,而有效的积极倾听,无条件地关注陪伴,将给孩子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重新疏理自己,通过倾诉慢慢释放过往的负面情绪,疗愈自己的伤口。
1.4有效的沟通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促进两代人共成长
有效的沟通,通过转变我们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孩子进行积极倾听,让双方都有机会聆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彼此,促进两代人共同成长。
2.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矛盾心理特点
2.1身心发展不平衡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发展速度快于心理发展,无论在外形上还是生殖器官都将接近于成人,而心理上还在成人与孩子间徘徊,心理上的不成熟更接近于孩子。
2.2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青春期是孩子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个时期孩子将进入他人生的第二反抗期,这时候他们希望能为自己作主,他们希望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情绪上更容易波动,任何不顺他意都将会激怒他们。而面对现实,他们又觉得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在碰到困难或者遇到挫折时,又更希望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对父母有极大的依赖性。
2.3开放性与封锁性共存
孩子到了青春期,归属感的需求变得异常强烈,他们希望能被同龄人或者自己的父母理解和接纳,从中找到自我价值。他们渴望彼此间都能打开心扉,能一起共诉烦恼和欢乐。但由于彼此间性格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又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封锁起来,希望呆在自己安全的世界里免受伤害。
3.传统的几类亲子沟通模式
3.1根本没在听孩子说些什么,只顾做自己的事
这类亲子沟通模式,一般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存在。当孩子渴望与父母沟通时,父母只顾埋头忙自己的事,根本没有听见孩子在说些什么,孩子想表达什么,孩子有什么样的感受。对待孩子的问题不是轻描淡写地“哦”“嗯”,就是心不在焉地“嗯啊”等等。心烦或者忙碌时,会训斥孩子怎么那么多话,快离他们远一点。
3.2刚听孩子说,就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这类亲子沟通模式,家长一般不太有耐心,也不太信任孩子,有的只是自己的想法期望和要求。双方每次沟通时,家长总不自觉地打断孩子,急于向孩子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或者急于给孩子建议,或者安慰孩子,甚至是批评指责等等。
3.3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
这类沟通模式,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是影响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这类沟通是家长与孩子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家长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说教,不停地唠叨,或以命令的方式让孩子继续顺从家长的权威,以到达控制孩子的目的。
3.4缺乏足够的观察力,忽视语言之外的沟通信息。
这类亲子沟通模式,家长缺乏足够的观察力,不能注意到孩子语言之外的信息,只注意孩子所讲的内容。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语言在沟通中仅占7%的内容,更多的是对方的面部表情、动作、音调、语气、心情、姿态等传达出来的信息。对非语言信息的忽视,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3.5能听孩子说,但不知如何与孩子共情
这类亲子沟通模式,家长能安静下来听孩子说,但是由于受自身成长环境限制,自己内在积压了太多的负面情绪,不能全然地对孩子开放,在与孩子沟通时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无法全身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与孩子共情。
4.造成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障碍的因素分析
4.1家长自身的局限,不能很好处理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我觉察力
我们这一代做家长的基本上成长在传统权威环境下,多多少少遭受过父母对我们在身体或情绪上的伤害和压制,承袭了上一代人的一些毒性教条或有害的家庭规则,不敢真实地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能清楚地分化自我界限,慢慢地与自己的内在失去了连接。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为自己作主的自由。一旦孩子到了青春期,自主意识增强,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自我觉察能力,为自己的感受、认知、解释负责,尊重彼此的界限,必将阻碍亲子间有效的沟通,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
4.2家长不能接纳孩子的现状,对孩子有较高要求和期望
家长由于自我价值感较低,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家长希望通过孩子弥补自身成长中所留下的遗憾,于是无意识地对孩子就有了较高的要求和期望。这时家长就不能无条件地关注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谈中,听不到孩子真正在说些什么,也看不到孩子需要,顾及不到孩子的感受,看不到孩子真实的存在,更多时候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另外由于家长对自我不能很好地接纳,不能做到真正地爱自己,于是也不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这必将导致青春期孩子的极大不满,阻碍亲子间有效的沟通。
4.3家长缺乏平等尊重意识
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开放,民主意识的抬头,孩子不再信服权威专制的教养方式。遗憾的是一些父母仍然深信自己必须是有权威的,对孩子缺乏平等尊重的意识,或者仍然信奉“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信念,这势必造成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自尊心低落,严重影响亲子关系,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4.4家长停滞自身的学习,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
青春期孩子充满激情活力,充满幻想,敢于尝试挑战各种新鲜事物,敢于冒险。如果家长不注重自身的学习,不学习了解孩子各个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不学习了解孩子的世界,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孩子会觉得跟父母没有话说,慢慢不再与父母进行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沟通。
4.5家长与孩子价值观方面有冲突
由于人生阅历的不同,孩子与家长在很多方面价值观不同,比如孩子觉得打游戏能释放自己的压力,能从中找到乐趣,对提高自己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而家长却认为孩子打游戏是在浪费时间,对身心不好。这些亲子间价值观的冲突,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也将会影响亲子间有效的沟通。
5.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策略
通过以上多方面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策略
5.1改变观念,努力学习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家长希望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必须重新检讨自己以往权威专制教养方式,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价值观,改变传统以说教、建议、指责、批评等沟通模式,创造一个民主开放的氛围,以平等尊重为前提的有效沟通方式。这需要家长花时间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升自我家庭教育素养,中华家庭教育学院院长顾晓鸣老师的十大教育理念,基本上囊括全部家庭教育内容,家长们可以反复地去理解和体会,从根本上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对人性的基本看法。(附顾晓鸣老师家庭教育的十大理念:1、学会向孩子学习;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3、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4、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5、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6、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7、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8、关注家长生命的成长,改善家长自身素养;9、学会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10、亲子教育要向亲职教育转变。)【1】
5.2家长需自我成长,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
要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的自我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家长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他们才有能力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才会有爱的能力。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相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者参加一些心灵成长方面课程,或者接受比较专业的团体辅导课程,还可以自己组织一些家长一起学习,借助团体的力量相互支持勉励等等,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个真实真诚的人。
5.3家长需要修炼好以下五大心法:关心、帮助、理解、尊重、爱,提升自己觉察能力。
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关心、帮助、理解、尊重和爱的。这也是我们人性的最基本需求,是沟通最起码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些作基础,无论你的沟通技巧有多完美,其实沟通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如果家长是出于发自内心地关心、帮助、理解、尊重、爱与孩子进行沟通,哪怕没怎么讲究技巧,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他们会愿意打开自己的心门的。如何修炼这五大心法呢?那就是每次与孩子沟通时或沟通后,养成问问自己内心的习惯:我是出于真心关心孩子爱孩子吗?尊重孩子我做到了吗?在孩子需要我帮助时,我及时给于帮助和引导了吗?我除了语言信息之外,语气、表情、音调肢体语言等向孩子又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当时哪怕没有做到,能觉察到就不断地给自己鼓励,下次再继续努力,相信坚持一段时间后,只要大家真正愿意去改变自己,放下身段,相信一定会把这五大心法修炼到家的。
5.4学习一些沟通技巧
5.4.1积极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要
积极倾听首先需要家长区分几组概念:一组是观察与评论;观察就是要求家长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在特定时空下所观察到听到的景象事件等用语言客观地描述出来即可,而评论是指家长将所观察到的景象事件通过带有情绪或自我价值判断在里面的主观描述。记得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一句话:不带评论地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由此可以知道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对家长来说是何其的艰难,这需要家长不断地在生活中进行练习和区分,因为我们人类太容易倾向于进行评论,而我们又是那么容易接收到负面信息。一组是感受与想法;我希望通过下面一组具体的例子,向大家更好地说明感受与想法的区别。
A:想法
我觉得自己歌唱得不好
B:感受
作为歌手,我有些失落;或者作为歌手,我有些郁闷;
感受更多是指生理上的一种反应,在自己需要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时身体上的一些反应,而想法是指头脑中的一些主观评判。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能让我们更好地留意自己内在对事物的解释习惯,能更敏锐地与他人感同身受,对于他人未觉察的行为及他内在的感受,给予适当的回馈。【2】
其次需要家长及时放下手中正在干的活,调动一切注意力,与孩子眼睛平视,面带微笑,身体微微向前倾,放松身心,向孩子传达我很愿意也很用心听你说的信息。倾听时不仅用耳朵听对方说话,还要听他的语调,口气;用眼睛去观察他的手势,神情,坐姿,家长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用心灵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他的情感,这时候更重要的是,倾听者一定要清空自己内在的想法,不加评判,以开放的心态真实地面对孩子,这样才能与孩子同频共振,了解孩子的感受及感受背后的需求,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
5.4.2客观如实地表达我的信息
面对孩子,家长觉得有问题时,需要向孩子表达我的信息。表达我的信息分三个步骤,首先家长要有敏锐地观察力和觉察力,向孩子客观描述自己所观察到听到的事件或者场景,然后真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当时内心真实的感受,最后温柔而坚定地发出自己的请求。
5.5关心孩子所关心的,了解孩子所感兴趣的,增加亲子间共同话题
家长为了加深亲子间的感情,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需主动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近来都在关注哪些事?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有哪些?然后对他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事和东西也多加关注,多去了解,这样跟孩子就有了共同话题,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也将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接纳,与父母的心会更加贴近,亲子间的沟通将会更加有效。
5.6多使用正向积极的语言,学会由衷地欣赏孩子。
与孩子交流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多用正向思维,培养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用积极的语言向孩子及时表达和反馈,给孩子以鼓励和力量。同时家长也要学会由衷欣赏孩子,欣赏孩子生命的独特性,欣赏孩子的努力付出的点点滴滴,孩子也将会在父母的欣赏中逐渐学会爱自己。
5.7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和谐稳固的婚姻,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不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来充当实现父母需要未能在双方身上得到满足时工具,孩子能更好地做他自己,他将会更有力量来表达自己,给亲子间一个更轻松愉快的沟通环境。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