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感悟
10年前 [02-21 23:40 周五]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1983-1985年先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共300余万字。通过认真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我将结合他的核心智慧,谈四方面的感悟:
第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基础。幼儿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从陈鹤琴的这一思想中,使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使我回想起了儿时没什么文化的爸爸常常教育我的一句话“人看从小,马看蹄爪”,甚至有人说“三岁看老”,可见,幼儿期对一个人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而一些家长受不科学的育儿思想的影响,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在幼儿期只要不生病,能吃能睡能身体就可以了,很少甚至几乎不关注孩子的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结果孩子没有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到了青春期、成年以后各种问题就会不断的出现,到时后悔已晚矣。所以,一定要相信,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越早、越小、越多随着孩子的长大才可以越少且越有效,孩子的成长也会越来越好;反之,投入越迟、越晚、越少随着孩子的长大将付出越多且越没有效,孩子的成长将会越来越遭。
第二、家庭教育的要点是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做好父母”提出了条件:以身作则、研究儿童的生理与心理、不要太过自信、不要迁怒。对于两三岁以前的幼婴儿,要注意养成其良好的习惯。不迁就、不吓唬、不随意打骂。从陈鹤琴的这一思想中,使我认识到创造良好环境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使我联想到“孟母三迁”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包含的道理,也使我进一步明白了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做孩子的好父母。
第三、家庭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儿童。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并且列举了儿童教育的七大心理特征: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好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等。并提出了活教育的十七条原则,其中有: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实践出真知;要从实践中摸索教育儿童的规律。从陈鹤琴的这一思想中,使我认识到了解儿童的重要性,也使我联想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育人重在育心,育心得先交心,交心得先知心,知心得先从了解开始。而要了解孩子,必须从学习并顺应孩子的心理特征开始。
第四、教育当与时俱进。陈鹤琴指出,教育应当随时势而改变。时势改变了,而教育仍旧不改变,那种教育是“死”的,没有效用的。从陈鹤琴的这一思想中,使我认识到家庭教育绝非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孩子的实际情况赋予新的内容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家庭教育始终走在与时俱进的、不断“活化”的正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