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你利用孩子的羞愧感了吗【原】

10年前 [03-11 19:38 周二]

在我们的观念中认为一个孩子有了羞愧感,说明他知道自己错了,还是可以教育的。如此,羞愧似乎是一种良性情感。于是,我们就会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感到羞愧。但是在这里人们往往会混淆了“羞愧感”和“健康的羞愧”的概念,使孩子在羞愧中否定自我,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和恐惧,造成自卑、怯懦的内心。

“羞愧感”不同于“健康的羞愧”。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错了”,而羞愧感是“我是个有问题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一个错误”,而羞愧感是“我本身是个错误”;健康的羞愧是“我的行为不太好”,而羞愧感是“我不好”,两者大不相同。
     妈妈给儿子讲练习题,其中有一道题妈妈认为答案不确切,让儿子订正。但儿子却很感委屈,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差不大并且他急于要去玩,所以不想订正。这时妈妈掩面很伤心地说:“妈妈每天很辛苦的工作,即使很累也仍然抽时间给你讲题,但你却不体谅妈妈,妈妈很伤心。”儿子一见妈妈如此,很是羞愧,含着眼泪怯怯地安抚妈妈说:“妈妈,你没事吧?你别生气,我去订正。”

儿子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哭起来,他只是觉得是自己的行为让妈妈难受了,自己是个坏孩子,他心里感到很是羞愧,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愿望,照料妈妈的情绪去了。当妈妈说“懂得体谅妈妈,真是个好孩子”时,儿子也满足了,因为妈妈给予自己奖赏了。

也许从此儿子就会形成一个模式:放弃自己的愿望,照顾好父母的情绪,不让他们失望和伤心,这样就是好孩子,能得到夸奖。

 健康的羞愧只能是因为“犯了错”,或者没做到该做的事情,但这个儿子却承担了本来不属于他的羞愧感,尽管他的妈妈也许是无意识的。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累死累活的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你嘛!你再不好好学习,再不听话,你对得起我们吗?”这时孩子就会产生羞愧甚至负罪之心,结果往往是,孩子经常性地去做取悦或者报答父母的事情,而不是原本他想去做的事情。你或许因为孩子听话而心里舒服了,但事实上他已经失去了自己,因为他已经没有空间去做自己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不压抑孩子的“自我”,孩子就可以完全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用为自己的过失感到羞愧,但我们在批评或说服孩子时,一定要把孩子做的事和他这个人区分开,就事论事而不是扩大到孩子本身。

 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羞愧感,尤其是本不属于他的羞愧感,要知道,作为父母本应该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和情绪。即使孩子有了过失,也请允许他在做出弥补的行为之后,让羞愧感从此远离。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也才能重新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