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发人深省的专家对话

10年前 [03-14 00:06 周五]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尚阳)“很多学校只看高考(微博)这一年孩子考上了什么名校,把高考作为起点,但是他们并没有统计过考上名校的孩子,10年、20年以后他们是否还会领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中国青年网、未来网联合主办的“青年与代表委员面对面”访谈活动上发出了这样的诘问。
    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和郑强代表、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等就“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招生与就业”、“孩子培养”等问题与广大青年、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家长一直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到底在哪儿?在郑强代表看来,中国的很多孩子是被累垮在起跑线上的。现在孩子为了读书几乎把吃奶的劲全用上,那些题连大学教授都不能做的,让孩子去做,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及玩的权利。
    郑强代表说,作为校长看待起跑,我们不是以高考作为起点的,读了博士学位也不代表你就怎么样,还有很漫长的人生。就像还没跑,就让孩子预热,五千米的体力很快都用完了。
   “跑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万米跑的时候起跑线根本不重要,你的耐力、你的坚持力比这个重要得多。最后冲刺比起跑冲刺重要得多。”龚克代表说,真正的起点在家庭,如果作为父母特别看重分数,孩子的分数一好什么都可以,分数一不好什么都不行,这个影响非常不好。好就是好,分数出现一点挫折的时候,不要逼他,要鼓励他,对他今后的发力特别重要。
   “你们太重脸面了,二楼一个小孩下来碰到,说句英语,很多人都受不了,想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不读?绝不输在起跑线上。我告诉你们,你们要有点定力。”郑强对现场的家长说。
    曾在浙江大学读书工作多年的郑强代表则透露,他的儿子就没读浙大,也从来没有指望他读浙大,而是把他送到比贵州还要西部的一所大学,但是过了10年、20年回到浙大,当时说他调皮的教授的女儿现在都来追了。“为什么?说我的儿子好啊,勇敢。”郑强代表幽默地说。
    郑强代表说:“现在为什么中国的社会出生于1977、1978年的人都成了栋梁之才,我总结就是野性。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的孩子天天这么读书。他有了野性之后让孩子勇敢,孩子锻炼以后他的身体就能承受折磨。所以我说生了儿子的人,听我一句话要放养。”
    龚克代表透露,他的儿子什么班都没上过,就爱踢球,足球踢的相当不错。上了西部的一所普通大学,现在大学毕业了,还是坚持每个礼拜去踢球,也挺好。一人一个活法。
   “我们的人生不是短跑,是长跑,太看重了起跑线就会累死在起跑线上,这是害孩子的,一定要用长跑,人生长久的生命是特别重要的。真正爱孩子的家长要想长远一点。”龚克代表说。
    郑承军说,中国古代特别讲一个人的学问是道和术要统一在一起,现在我们把很多起跑线放在了术上,而输在了道。所以现在有重术轻道的倾向。教育如果是没有价值观的教育,就是没有价值的教育。这是一个。第二,核心价值是教育的灵魂,也是灵魂的教育。
   “要从德和品行来做起。我们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友善不是只是对亲人友善,要对所有人友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起点。”龚克代表说。
    会上,郑承军引用泰戈尔说过的一句话送给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我的感悟:1、家长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乐在起跑线上;
             2、家长要教育孩子不比速度比耐力;不必分数比人品;
             3、家长要以身作则,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孩子不怕慢就怕站;
    当然,希望有更多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早日改变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才能使更多的孩子从起跑线上真正解放出来,我衷心期盼这一天尽快到来。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